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釉料组合物及其烧制方法,属于陶瓷产品技术领域,该釉料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瑶里釉果55~60份、白云石5~6份、硅灰石5~6份、氧化锌25~33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釉料组合物在烧成过程中粘度高,避免了釉料高温流动性大的缺陷,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釉料组合物配方简单,配比合理,使得釉料的烧成范围宽,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合格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烧制得到的陶瓷制品釉面光泽度高,硬度大,外观美丽,釉面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釉料组合物及其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结晶釉是将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晶体固着在陶瓷釉面得到的美丽、新颖的自然晶花,其外观多种多样,色彩缤纷,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传统的结晶釉一般用于艺术陶瓷或者日用陶瓷制品的表面装饰,其生产工艺是将各种制釉所需的原料磨成釉浆,施在陶瓷制品表面,经高温烧成,使釉料在高温熔融状态时在晶核剂的作用下,围绕着晶核结晶并逐渐长大,形成形状大小各异的花纹图案,以达到装饰陶瓷制品表面的效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515861A公开了一种结晶釉釉料配方,该结晶釉釉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含量计为:SiO255.8%、Al2O322.6%、TiO22.3%、Fe2O30.3%、CaO7.8%、MgO3.5%、Na2O2.8%、B2O32.5%、ZnO2.3%和CMC0.1%,上述釉料在素坯上施釉后,进入窑炉烧制,具体烧制条件为:常温加热,以50℃/h的速率缓慢升温到350℃,然后以70~80℃/h的速率升温到900℃,保温30min,再以150℃/h的速率升温到1320℃,保温10min,降温到1290℃,保温50min,再降温到1100保温3h,自然冷却到室温。上述技术得到的晶花花形大小适中,花形紧凑,结晶均匀,能够保持较高的硬度、光泽度,且釉面平滑温润。但上述结晶釉高温黏度低,极易流釉,造成成品率低,此外,上述釉料料烧制过程中升温速率慢,造成烧制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釉料高温粘度低,极易流釉,成品率低且烧制时间较长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釉料高温粘度较高,流动性低,成品率高且烧制时间短的釉料组合物及其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釉料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瑶里釉果55~60份、白云石5~6份、硅灰石5~6份、氧化锌25~33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0.2份。所述釉料组合物还包括氧化钴0.2~0.35份。以所述釉料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瑶里釉果58.58%、白云石5.85%、硅灰石5.85%、氧化锌29.29%、羧甲基纤维素钠0.14%、氧化钴0.29%。上述釉料组合物烧制而成的结晶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釉料组合物烧制结晶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釉浆将所述釉料组合物、高铝球石和水装入球磨机中,球磨,颗粒细度为万孔筛余0.2%,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釉浆;(2)施釉将釉浆均匀地涂布于素坯体表面,釉层厚度为0.5~2mm,晾干;(3)烧制将施釉并晾干后的素坯体,使用氧化焰或中性焰烧制,从室温以150~200℃/h的速率缓慢升温到400℃,然后以300~350℃/h的速率快速升温到900℃,保温30min,再以200℃/h的速率升温到1277℃,保温10min后以800~850℃/h速率快速降温到1145℃,保温180min,然后以800~850℃/h速率降温到1070℃,保温60min,最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制得所述结晶釉。所述釉料组合物、高铝球石和水的质量比为1:2:0.8;所述球磨时间为30min、转速为450r/min。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釉料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瑶里釉果55~60份、白云石5~6份、硅灰石5~6份、氧化锌25~33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0.2份,本专利技术所述釉料组合物中瑶里釉果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和长石,瑶里釉果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提高釉料的透明度;白云石可作为釉料的助熔剂;硅灰石可以降低烧成温度、缩短烧成时间;氧化锌可以作为结晶釉的外加核化剂,且可加宽釉料的烧成温度范围,防止缩釉;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改善釉料的悬浮性,使釉料成均匀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釉料组合物中的瑶里釉果、白云石、硅灰石、氧化锌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起形成基础釉,调节釉料的熔融温度、熔融性、助熔性、稳定性、流动性和粘度等,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釉料具有高温粘度高,流动性低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釉料组合物还包括氧化钴,其作为色料,用于调节背景釉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釉料组合物,配方简单,配比合理,使得釉料的烧成范围宽广,有效地扩大了结晶釉的成熟温度范围,降低烧成成本;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釉料组合物烧制而成的结晶釉,其结晶晶花为均匀紧凑的羽毛状,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且烧成陶瓷成品釉面光泽度高,硬度大,外观美丽,釉面平整;更重要的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釉料组合物避免了釉料高温流动性大的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釉料组合物烧制釉的方法,有效地扩大了结晶釉的成熟温度范围,突破了结晶釉成熟温度窄、析晶温度范围窄的技术瓶颈,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区间可控,从而降低了烧制成本,且本专利技术采用中温快烧的方式,缩短了烧制时间,使结晶釉能像其它釉料一样实现工业化生产,且能提高成品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均匀紧凑蓝色羽毛状晶花结晶釉的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釉浆准确称量下列釉原料:瑶里釉果58.58g、白云石5.85g、硅灰石5.85g、氧化锌29.29g、羧甲基纤维素钠0.14g和氧化钴0.29g,将上述釉原料、高铝球石和水装入球磨机中,所述釉原料:高铝球石:水的质量比为1:2:0.8,球磨时间为30min、转速为450r/min,颗粒细度为万孔筛余0.2%,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釉浆。(2)施釉将釉浆均匀地涂布于素坯体表面,釉层厚度为1mm,晾干。(3)烧制将施釉并晾干后的素坯体,使用氧化焰烧制,从室温以200℃/h的速率缓慢升温到400℃,然后以350℃/h的速率快速升温到900℃,保温30min,再以200℃/h的速率升温到1277℃,保温10min后以800℃/h速率快速降温到1145℃,保温180min,然后以850℃/h速率降温到1070℃,保温60min,最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制得所述均匀紧凑蓝色羽毛状晶花结晶釉。经平板法测定,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均匀紧凑蓝色羽毛状晶花结晶釉的高温流动度为58毫米。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均匀紧凑蓝色羽毛状晶花结晶釉的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釉浆准确称量下列釉原料:瑶里釉果55.55g、白云石6g、硅灰石5g、氧化锌33g、羧甲基纤维素钠0.1g和氧化钴0.35g,将上述釉原料、高铝球石和水装入球磨机中,所述釉原料:高铝球石:水的质量比为1:2:0.8,球磨时间为30min、转速为450r/min,颗粒细度为万孔筛余0.2%,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釉浆。(2)施釉将釉浆均匀地涂布于素坯体表面,釉层厚度为0.5mm,晾干。(3)烧制将施釉并晾干后的素坯体,使用中性焰烧制,从室温以150℃/h的速率缓慢升温到400℃,然后以350℃/h的速率快速升温到900℃,保温30min,再以200℃/h的速率升温到1277℃,保温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釉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瑶里釉果55~60份、白云石5~6份、硅灰石5~6份、氧化锌25~33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釉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瑶里釉果55~60份、白云石5~6份、硅灰石5~6份、氧化锌25~33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组合物还包括氧化钴0.2~0.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釉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釉料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瑶里釉果58.58%、白云石5.85%、硅灰石5.85%、氧化锌29.29%、羧甲基纤维素钠0.14%、氧化钴0.29%。4.一种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釉料组合物烧制而成的结晶釉。5.一种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釉料组合物烧制结晶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釉浆将所述釉料组合物、高铝球石和水装入球磨机中,球磨,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敏,肖楠,熊露,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