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瓷器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专利技术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瓷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原料组分:黏土38‑44份、改性高岭土8‑12份、改性瓷土8‑12份、海泡石8‑12份、蒙脱石8‑12份、绢云母4‑6份、电气石4‑6份、硼砂4‑6份、酪蛋白磷酸肽螯合铁1‑2份、硅化钴粉1‑2份、钨粉1‑2份、马氏体铁粉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瓷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原料组分:黏土38-44份、改性高岭土8-12份、改性瓷土8-12份、海泡石8-12份、蒙脱石8-12份、绢云母4-6份、电气石4-6份、硼砂4-6份、酪蛋白磷酸肽螯合铁1-2份、硅化钴粉1-2份、钨粉1-2份、马氏体铁粉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高岭土由以下方法制备:向高岭土内加入白醋然后烧至150-200℃,再将高岭土浸泡于15°的绍兴黄酒中,将高岭土捞出沥干使其含水率维持在8%-10%,然后在5-5.2MPa压力下处理1小时,取出高岭土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小时,捞出高岭土后继续煅烧至230-260℃,然后在1分钟内冷却至常温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月桂酸20-30份、珠光脂酸14-18份、肉桂酸14-18份、黄芪苷5-10份、壳聚糖5-10份、白藜芦醇5-10份、四乙氧基硅烷5-10份,将各原料混合加入它们重量份20倍清水搅拌均匀即可。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纯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青花坊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