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0994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为设置在公路弯道及其前端的彩色沥青路面,包括车道和车道两侧设置的纵向减速标线,车道由警示段、减速渐变段和车道保持段构成,警示段设置在弯道前端,由三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构成,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相等,每组内的条纹间距相等;减速渐变段设置在警示段与车道保持段之间,由渐变间距的多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组成,条纹间距长度沿行车方向递减;车道保持段位于弯道中点前后各10~30m,由中间的车道保持通道及两侧的辅助车道构成,辅助车道设有间隔均匀的色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彩色路面材料的防滑特性、色彩的警示特性及条纹间距布设的规律性,有效减少弯道车辆超速的情况,避免弯道车辆产生车道偏移和正面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
技术介绍
在安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行为是车速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驾驶员获取的行车信息中90%以上是视觉信息,驾驶员主要通过道路周边视觉信息来感知车速及车辆位置,从而进行判断、决策、行动。弯道是事故多发地段之一,由于超速、反应不及时等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目前统计的弯道交通事故明显比直线段的要高,而且大多数因为车辆通过弯道时的车道偏移和车辆的正面碰撞。因此,控制车辆进入弯道的速度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彩色路面逐渐应用在道路建设上,合理设计彩色路面显得尤为重要。彩色沥青路面因其色彩视觉特性及有效的防滑性能,可以有效地处理事故多发地段的弯道,提高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效果,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缩短车辆的刹车距离,增强车辆的制动减速效果,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且彩色路面能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有效地提高对行车人员的警示性,通过对道路施划不同颜色,使驾驶员注意到接近的危险路段和瓶颈路段,避免紧急刹车,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大大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现有彩色路面的设计往往缺少合理规范的设计,其减速效果较差,没能完全体现其路面色彩的警示能力,难以达到弯道交通管理控制和保障弯道交通安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利用彩色路面材料的防滑特性、色彩的警示特性及条纹间距布设的规律性,有效减少弯道车辆超速的情况,避免弯道车辆产生车道偏移和正面碰撞,缓解我国严峻的弯道交通安全形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为设置在公路弯道及其前端的彩色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道和车道两侧设置的纵向减速标线,车道由警示段、减速渐变段和车道保持段构成,其中:所述的警示段设置在弯道前端,由三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构成,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相等,每组内的条纹间距相等;所述的减速渐变段设置在警示段与车道保持段之间,由渐变间距的多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组成,条纹间距长度沿行车方向递减;所述的车道保持段位于弯道中点前后各10~30m,由中间的车道保持通道及两侧的辅助车道构成,辅助车道设有间隔均匀的色块,色块的颜色与车道保持通道不同。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警示段的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为5m,每组内的条纹间距为1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减速渐变段的条纹间距根据以下方法获得:S1、根据弯道长度及转弯角度,选取减速渐变段的理论加速度a和车辆进入减速渐变段的初速度v0;S2、确定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位置,沿行车方向上的第t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根据下述公式计算:xt=12a(tf)2+v0(tf)+x0---(1),]]>式中:xt为第t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位置;x0为第一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位置;f为第二彩色路面条纹闪现频率;S3、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第n个间距等于第t+1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位置xt+1和第t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位置xt之差,即:Sn=xt+1-xt(2),Sn为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第n个间距;计算出条纹间距之后,根据减速渐变段的总长度确定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总数。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减速渐变段的理论加速度a的范围为-3~-2m/s2,车辆进入减速渐变段的初速度v0为第85%位速度,第二彩色路面条纹闪现频率f取4bps。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辅助车道的色块的间隔为2-3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第二彩色路面条纹和车道保持通道的颜色取红色或黄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进入弯道之前发出视觉警示,使驾驶员提高注意力,并加强对车辆的控制;通过彩色路面减速渐变段上条纹间距逐渐减小特性,使驾驶员在通过减速渐变段时产生速度过快的错觉,而主动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降低进入弯道的车速,能够有效的减少因车辆车道偏移等造成的交通事故;最后在车道保持段设置中间的车道保持通道及两侧的辅助车道,使驾驶员产生车道狭窄的错觉,从而主动控制车速;最终利用彩色路面材料的防滑特性、色彩的警示特性及条纹间距布设的规律性,有效减少弯道车辆超速的情况,避免弯道车辆产生车道偏移和正面碰撞,缓解我国严峻的弯道交通安全形势。2、弯道彩色路面的设计方法施工简单快捷,成本较低,不仅提高了路面信息对驾驶员的警示性,同时能够改善弯道路面的抗滑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警示段示意图。图3为图1的减速渐变段示意图。图4为图1的车道保持段示意图。其中,1-警示段、2-减速渐变段、3-车道保持段、4-硬路肩、5-白色车行道边缘线、6-黄色道路中心线、7-1-第一彩色路面条纹、7-2-第二彩色路面条纹、8-纵向减速标线、9-车道保持通道、10-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为设置在公路弯道及其前端的彩色沥青路面,如图1所示,它包括车道和车道两侧设置的纵向减速标线8,车道由警示段1、减速渐变段2和车道保持段3构成,其中:所述的警示段1设置在弯道前端,如图2所示,由三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7-1构成,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相等,每组内的条纹间距相等;所述的减速渐变段2设置在警示段1与车道保持段3之间,由渐变间距的多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7-2组成,如图3所示,条纹间距长度沿行车方向递减;所述的车道保持段3位于弯道中点前后各10~30m,如图4所示,由中间的车道保持通道9及两侧的辅助车道构成,辅助车道设有间隔均匀的色块10,色块10的颜色与车道保持通道9不同。具体实施时需要确定每个部分的长度,然后在设置彩色路面弯道路段车道边缘均施画纵向减速标线8,其技术参数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指路标志》(GB5768-2009)。具体实施时,道路两边设有硬路肩4,硬路肩4内为白色车行道边缘线5,若为双向车道,则在双向车道之间设有黄色道路中心线6,每个方向的车道均为彩色路面。优选的,警示段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7-1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为5m,每组内的条纹间距为1m,本实施例中,每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7-1为3条。警示段1最后一条第一彩色路面条纹7-1与减速渐变段2的第一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7-2的距离也为5m。优选的,所述的减速渐变段2的条纹间距根据以下方法获得:S1、根据弯道长度及转弯角度,选取减速渐变段的理论加速度a和车辆进入减速渐变段的初速度v0;一般取2~3m/s2为彩色条纹的设计减速度,即理论加速度a的范围为-3~-2m/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为设置在公路弯道及其前端的彩色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道和车道两侧设置的纵向减速标线,车道由警示段、减速渐变段和车道保持段构成,其中:所述的警示段设置在弯道前端,由三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构成,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相等,每组内的条纹间距相等;所述的减速渐变段设置在警示段与车道保持段之间,由渐变间距的多条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组成,条纹间距长度沿行车方向递减;所述的车道保持段位于弯道中点前后各10~30m,由中间的车道保持通道及两侧的辅助车道构成,辅助车道设有间隔均匀的色块,色块的颜色与车道保持通道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为设置在公路弯道及其前端的彩色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车道和车道两侧设置的纵向减速标线,车道由警示段、减速渐变段和车道保持段构成,
其中:
所述的警示段设置在弯道前端,由三组第一彩色路面条纹构成,组与组之间的组间距相
等,每组内的条纹间距相等;
所述的减速渐变段设置在警示段与车道保持段之间,由渐变间距的多条第二彩色路面条
纹组成,条纹间距长度沿行车方向递减;
所述的车道保持段位于弯道中点前后各10~30m,由中间的车道保持通道及两侧的辅助车
道构成,辅助车道设有间隔均匀的色块,色块的颜色与车道保持通道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示段的组与组
之间的组间距为5m,每组内的条纹间距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弯道彩色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渐变段的条
纹间距根据以下方法获得:
S1、根据弯道长度及转弯角度,选取减速渐变段的理论加速度a和车辆进入减速渐变段
的初速度v0;
S2、确定第二彩色路面条纹的位置,沿行车方向上的第t条第二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杰奚少新赵玮王啸啸严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