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二、
技术介绍
现在建筑施工一般采用框架建筑体系和砖混建筑体系,共同施工法都是浇筑梁柱、屋面、砌墙、粉墙、做外保温等工序。这样的建筑模式有很大缺陷:1、施工还停留在秦砖汉瓦、搬砖提泥的粗犷式施工时代,施工工期长、费工、费力、费材、污染环境,其建筑90%的工作量都在风刮日晒的工地现场完成。2、建筑保温需二次施工,且使用年限只有20年,质量差,经常有被大风吹落砸人现象发生。3、屋面用预制板影响房子整体结构性,地震时易造成隐患,用现浇顶费工、费模板、造价高。4、屋面施工工序复杂,不管是平屋面还是坡屋面,都易出现漏水现象。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墙材和施工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包括整体保温墙板生产与施工、楼板生产与施工、全能瓦生产与施工等组成。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先生产出整体保温墙板,它的高是建筑地梁与圈梁之间的距离,长是建筑这一间立柱到另一间立柱之间的距离,墙板两面层为混凝土,内有钢筋网,中间层为发泡水泥,钢筋穿过发泡水泥把两层钢筋网连接,门窗口、水、电气管道可一并做出,四周有凹槽,有钢筋连接头,上部有吊装孔。楼板是采用大块毛边预制板,它的长是房屋间的内净长,可微长,它的宽一般采用略小于房间一半的宽。因房间宽一般在3.5米以上,如楼板做成整块毛边预制楼板则不方便运输,毛边端面有延伸出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包括整体保温墙板:墙板的高是建筑地梁到圈梁之间的距离,长是建筑这间立柱到另一间立柱的距离,墙板四周预埋的钢筋连接头分别与立柱、圈梁、地梁、楼板的钢筋笼连接,经立柱、圈梁、地梁的混凝土浇注和整体保温墙板自然成为一体,墙板两面层为混凝土,内有钢筋网,中间为保温层,钢筋穿过保温层把两面层内的钢筋网焊接,它的吊装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整体保温墙板做好后进行编号,按编号在基础上划出应放位置;墙板吊上基础按编号放置,同时吊钩适力拉紧,用调节推拉杆上部的卡紧装置卡紧墙板顶部,调节推拉杆与墙呈斜拉状,调节推拉杆底部用重物压牢,调节中部的推拉装置,用垂直靠尺校正墙板垂直度,完毕后去掉吊车吊钩。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8 CN 20151070487201.一种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包括整体保温墙板:墙板的高
是建筑地梁到圈梁之间的距离,长是建筑这间立柱到另一间立柱的距
离,墙板四周预埋的钢筋连接头分别与立柱、圈梁、地梁、楼板的钢
筋笼连接,经立柱、圈梁、地梁的混凝土浇注和整体保温墙板自然成
为一体,墙板两面层为混凝土,内有钢筋网,中间为保温层,钢筋穿
过保温层把两面层内的钢筋网焊接,它的吊装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
整体保温墙板做好后进行编号,按编号在基础上划出应放位置;墙板
吊上基础按编号放置,同时吊钩适力拉紧,用调节推拉杆上部的卡紧
装置卡紧墙板顶部,调节推拉杆与墙呈斜拉状,调节推拉杆底部用重
物压牢,调节中部的推拉装置,用垂直靠尺校正墙板垂直度,完毕后
去掉吊车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保温墙板吊装安装工艺其特征在
于:在安放好的墙板底部抹灰浆,两边打上楔子,焊接连接头;当相
邻两块墙板顶部用钢筋焊接后,前一块墙板的调节推拉杆方可去掉;
在两墙板间,放入立柱钢筋笼,焊接端面连接头并上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包括毛边大块
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的长是房间的净长,楼板的宽稍小于房间一
半的宽,四周端面毛边,有延伸出端面的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边大块楼板,其生产工艺特征在于:
可移动平模或地平模加挡板的工艺进行,先按尺寸要求生产楼板钢筋
笼,平放于模上或地平模上,四周上挡板,做若干小铁皮,上钻孔,
直径同楼板钢筋,以好穿孔为宜,在挡板上钻大孔,比楼板钢筋大一
倍,以能被铁皮遮掩为宜,先穿小铁片,后穿挡板,模板完工后,注
入混凝土、振动、整平,初凝后即去挡板,四周拉毛、保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包括整体保
温墙板,毛边大块楼板、立柱和圈梁的建筑工艺用一浇全连法进行,
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层的整体保温墙板安装完工后,墙板上端上圈梁
模板,外墙内面模板和内墙模板要低于外墙外模板一个楼板的厚度,
放入圈梁钢筋笼,吊装楼板,放置在圈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领然,张前,李悦雯,张政,马兆龙,徐科化,李俊强,张利敏,张利宁,王新萍,张利静,张利振,职敏玲,郝桂芝,李昊梁,
申请(专利权)人:张领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