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用于辐照加工检测时降低本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783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用于含骨类食品或药品辐照加工检测时降低本底的样本处理方法。该方法用NaClO溶液浸泡含骨类食品或药品的样本,对浸泡后的样本进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测量,降低电子顺磁共振谱中本底信号峰对辐射诱导信号峰的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辐射诱导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为含骨类食品药品辐照加工检测提供方法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物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用于含骨类食品或药品辐照加工检测时降低本底的样本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据报道2004-2006年间,我国出口食品先后10次被欧盟通报存在非法辐照问题。2010版药典收录的药材、饮片及制剂中允许辐照的中药材品种不到36%,中成药不到13%,而制药企业违反工艺流程,把菌群超标的药品送到辐照中心灭菌的现象十分普遍,而有些药材辐照灭菌后其有效性、安全性、有效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来鉴定判别样品是否经过辐照,近年来在全球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该方法是利用辐射诱导产生的长寿命自由基,通过检测这些特征自由基来辨别样品是否经过辐照,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剂量评估。电离辐射可诱导含骨类食品、药品产生CO2·自由基,该CO2·自由基主要是沉积在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中,很稳定(寿命高达107年),且该CO2·自由基浓度会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含骨类食品或药品的矿化程度不同,导致不同种类的含骨类样品的EPR检测灵敏度不同。灵敏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本底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用于辐照加工检测时降低本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NaClO溶液浸泡含骨类食品或药品的样本,对浸泡后的样本进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测量,降低电子顺磁共振谱中本底信号峰对辐射诱导信号峰的干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用于辐照加工检测时降低本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NaClO溶液浸泡含骨类食品或药品的样本,对浸泡后的样本进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测量,降低电子顺磁共振谱中本底信号峰对辐射诱导信号峰的干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芳任越古晓娜马跃峰王婧洁胡波王宏力张忠新王超李幼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