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此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常见。由于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光源,所以位于发光二极管前方的光直射区通常具有较高的亮度,而非光直射区域的亮度便较低于光直射区域的亮度。基于发光二极管的指向性特性,因此使得发光二极管多是应用于局部需要高亮度的光源装置中,进而使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具有较佳的侧向出光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用以制作上述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波长转换胶层以及保护件。发光元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侧表面。波长转换胶层配置于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上。波长转换胶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保护件包覆发光元件的侧表面与波长转换胶层的第二边缘,且暴露出发光元件的下表面。保护件的第三边缘切齐于波长转换胶层的第一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侧表面;波长转换胶层,配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上表面上,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胶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以及保护件,包覆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波长转换胶层的所述第二边缘,且暴露出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下表面,其中所述保护件的第三边缘切齐于所述波长转换胶层的所述第一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8 TW 105100508;2015.09.18 US 62/220,249;21.一种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侧表面;波长转换胶层,配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上表面上,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胶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以及保护件,包覆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波长转换胶层的所述第二边缘,且暴露出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下表面,其中所述保护件的第三边缘切齐于所述波长转换胶层的所述第一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胶层包括低浓度胶层以及高浓度胶层,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上表面接触所述高浓度胶层,所述低浓度胶层具有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高浓度胶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四边缘与第五边缘,所述低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一边缘延伸至所述高浓度胶层的所述第四边缘外,而所述高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五边缘切齐于所述低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二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包括第一保护件与第二保护件,所述低浓度胶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高浓度胶层配置于所述低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保护件包覆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侧表面、所述低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二边缘以及所述高浓度胶层的所述第四边缘与所述第五边缘,所述第二保护件的顶面切齐于所述低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而所述第一保护件覆盖所述低浓度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护件的所述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胶层的所述第一边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的长度。5.一种发光元件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政暐,郭柏村,杜隆琦,张瑞夫,林育锋,
申请(专利权)人: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