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461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为包括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的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二板材二者中至少一者为包括至少两种材料层的复合板材;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内部形成有具有特定形状的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包括至少两种材料层的复合板材,相变抑制传热板中的热超导管路位置的强度大幅提高;在保证足够的强度的前提下,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的厚度更小,可应用于精密元件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相变抑制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
技术介绍
传热学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电力、电子
,其中涉及10W功率微小器件散热器,散热板厚度≤1mm,并且槽道强度必须达到3.0MPa以上。如果采用传统的热管技术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必须采用传热效率高的相变抑制传热(PCI)板来解决。相变抑制(PCI)传热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密闭体系中传热介质微结构状态而实现高效传热的全新技术。在传热过程中,液态介质的沸腾(或气态介质的冷凝)被抑制,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工质微结构的一致性,实现一种目前尚未被世人所认知的全新的传热方式与机理。具有高传热速率和高热流密度,在实验室中测试的热流密度可高达600W/cm2。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电子、通讯、计算机、高铁、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电等行业。随着电力电子行业技术的进步,同时,传热技术也获得迅速发展,电子行业不断地向传热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课题,但现有的相变抑制传热板在内部形成热超导管路之后强度较低,如果要保持足够的强度,相变抑制传热板的厚度会较大,限制了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因此高强度超薄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为包括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的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二板材二者中至少一者为包括至少两种材料层的复合板材;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内部形成有具有特定形状的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为包括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的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二板材二者中至少一者为包括至少两种材料层的复合板材;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内部形成有具有特定形状的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通过辊压工艺复合在一起;所述热超导管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呈单面胀形状,所述第一板材或所述第二板材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热超导管路相对应的凸起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复合材料相变抑制传热板呈双面胀形状,所述第一板材极所述第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居强杨俊强牛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