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掺杂型纳米粉体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纳米电接触领域的镍掺杂纳米氧化锡(Ni-dopednano-SnO2)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触点体统作为电器产品的关键部位,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器产品的品质。传统触点材料Ag/CdO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污染环境而面临淘汰,Ag/SnO2作为新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目前已经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但是由于SnO2自身性能,使得Ag/SnO2材料亦有其本身的不足:(1)接触电阻高,温升快,(2)SnO2与Ag润湿性差,二者结合力不高,力学性能差。已有研究表明掺杂元素一方面可以改善Ag与SnO2之间的润湿性;另一方面,掺杂元素能进入SnO2晶格中,提高SnO2的导电性。由于掺杂SnO2具有多方面的应用潜能,使得其合成制备成为了研究热点,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被广泛研究用来合成掺杂SnO2纳米材料。目前制备Ni掺杂SnO2纳米材料的主要工艺为固相法、水热法、化学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然而,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不仅浪费资源,产物易出现杂项,而且产物尺寸较大,而水热法合成过程中通过奥斯瓦尔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驱体溶液的配制:将物质的量比1~5:10的原料SnCl4·5H2O与Ni(NO3)2·6H2O添加至水中溶解完全后配置成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浓度为0.2~0.6mol/L的透明的前驱体溶液;(2)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的制备:将氢氧化钠溶液以滴加方式导入置于磁力搅拌的前驱体溶液中,直至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10并形成透明溶液后,继续磁力搅拌1~3h,将搅拌得到的混合溶液于150~20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反复洗涤白色沉淀物去除多余离子,烘干获得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驱体溶液的配制:将物质的量比1~5:10的原料SnCl4·5H2O与Ni(NO3)2·6H2O添加至水中溶解完全后配置成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浓度为0.2~0.6mol/L的透明的前驱体溶液;(2)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的制备:将氢氧化钠溶液以滴加方式导入置于磁力搅拌的前驱体溶液中,直至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10并形成透明溶液后,继续磁力搅拌1~3h,将搅拌得到的混合溶液于150~20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反复洗涤白色沉淀物去除多余离子,烘干获得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掺杂纳米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儿,郑晓华,裘凯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