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控制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269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控制接触器,包括线圈骨架、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上下两侧的动铁芯和静铁芯。其中: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的相互配合的吸合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线圈骨架的中心纵轴线的夹角不等于9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增大了动静铁芯之间吸合面的面积,从而增大了电磁吸力,减小了接触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控制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其通常包括接触器壳体、由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衔铁)构成的电磁机构、触头单元(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以及其他部件或结构(例如灭弧结构、反作用弹簧及触头压力弹簧),接触器按主触点连接回路的形式分为交流(AC)控制接触器和直流(DC)控制接触器,其中,DC控制接触器由于其较稳定而用于干净、无噪声的高端场合。在现有设计中,DC控制接触器的静铁芯和动铁芯的吸合面(接触器导通时动、静铁芯的接触面)通常被设置成水平面,当线圈通电时,在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产生电磁吸力,从而使得动铁芯在垂直方向向下移动,最终使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接触,接触器导通。但是,这种DC控制接触器的吸合面的面积相对于同等规格的接触器较小,电磁吸力也较小。为了获取足够的吸引力,通常需要采用具有大量绕组的大线圈,而这种设计势必会增加DC控制接触器的体积,使得制造成本增加,并且不利于节约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流控制接触器,包括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直流控制接触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控制接触器,包括线圈骨架、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上下两侧的动铁芯和静铁芯。其中,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的相互配合的吸合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线圈骨架的中心纵轴线的夹角不等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控制接触器,包括线圈骨架、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上下两侧的动铁芯和静铁芯。其中,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的相互配合的吸合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线圈骨架的中心纵轴线的夹角不等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的所述吸合面为能够彼此相配合的弯曲面或弯折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动铁芯的吸合面和所述静铁芯的吸合面分别相对于所述线圈骨架的中心纵轴线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分别构造成彼此相对置的“山”形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动铁芯的中间部分的自由端包括一尖端部,所述静铁芯的中间部分的自由端包括能够容纳所述尖端部的凹陷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尖端部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呈第一夹角θ1,0°<θ1<180°;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呈第二夹角θ2,0°<θ2<18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θ1>所述第二夹角θ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控制接触器,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θ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杰蔡永涛季雷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