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788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触头系统和磁路系统;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触头系统的静触头与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连接;磁路系统包括线圈骨架、电磁线圈、静铁芯、动铁芯、磁极座和芯杆;线圈骨架上设有中心通孔,静铁芯、动铁芯和磁极座自上而下依次设于中心通孔中,静铁芯中心设有通孔,芯杆位于通孔中且其底端被限定在动铁芯的第一容置孔中,芯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一端抵在静铁芯上,其另一端抵芯杆上,芯杆套设有绝缘套和动触头固定座,绝缘套和动触头固定座通过螺母固定在芯杆上,触头系统的动触头固定在动触头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结构合理且更为简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接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目前邮电通讯、程控电源、计算机不间断电源等领域所使用的常开型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系统需长时间接通,因而直流接触器内的电磁线圈需要长期处于通电状态之中,电磁线圈长时间通电容易发热,不仅会加速材料老化从而影响直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也会消耗较多的电能。针对常开型直流接触器存在的上述缺陷,市场上出现了常闭型直流接触器,这种直流接触器使用在不间断电源领域中无需长时间对电磁线圈通电,只在切断线路时对电磁线圈通电,具有节省电能、有效延长直流接触器使用寿命的优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常闭型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大都不够简化,组装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合理且简化的直流接触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有内腔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接线端子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触头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和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所述触头系统设于所述磁路系统的上方;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与所述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线圈骨架、电磁线圈、静铁芯、动铁芯、磁极座和芯杆;所述线圈骨架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电磁线圈绕设在所述线圈骨架上并与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静铁芯、动铁芯和磁极座自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静铁芯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芯杆位于所述通孔中且其底端被限定在动铁芯的第一容置孔中,所述芯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的一端抵在静铁芯上,其另一端抵芯杆上,所述芯杆套设有绝缘套和动触头固定座,所述绝缘套和动触头固定座通过螺母固定在芯杆上,所述动触头固定在所述动触头固定座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中盖板和盖帽,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设于所述中盖板上,所述中盖板和盖帽之间设有密封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极座与所述底壳通过铆钉铆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极座的上端成型有容置所述动铁芯的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设有绝缘纸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杆为阶梯柱状结构。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较之现有的直流接触器,本技术中的直流接触器的结构更加合理且更加简化,装配操作也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直流接触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不附图标记为:1_壳体;11-底壳;12_中盖板;13-盖帽;2_触头系统;21-动触头;22_静触头;3_磁路系统;31_线圈骨架;32_电磁线圈;33_静铁芯;34_动铁芯;341-第一容置孔;35_磁极座;351_第二容置孔;36_芯杆;37_复位压簧;38_绝缘套;39-动触头固定座;4_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_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6_螺母;7_密封圈;8_绝缘纸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直流接触器的一种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有内腔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I外侧的接线端子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触头系统2和磁路系统3 ;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4和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 ;所述触头系统2设于所述磁路系统3的上方;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所述静触头22与所述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电连接;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线圈骨架31、电磁线圈32、静铁芯33、动铁芯34、磁极座35和芯杆36 ;所述线圈骨架31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电磁线圈32绕设在所述线圈骨架31上并与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4电连接,所述静铁芯33、动铁芯34和磁极座35自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静铁芯33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芯杆36位于所述通孔中且其底端被限定在动铁芯34的第一容置孔341中,所述芯杆36上套设有复位压簧37,所述复位压簧37的一端抵在静铁芯33上,其另一端抵芯杆36上,所述芯杆36套设有绝缘套38和动触头固定座39,所述绝缘套38和动触头固定座39通过螺母6固定在芯杆36上,所述动触头21固定在所述动触头固定座39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壳体I包括底壳11、中盖板12和盖帽13,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设于所述中盖板12上,所述中盖板12和盖帽13之间设有密封圈7,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直流接触器组装,并保证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磁极座35与所述底壳11通过铆钉铆接,采用这种结构固定磁极座35更加容易。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磁极座35的上端成型有容置所述动铁芯34的第二容置孔351 ;所述第二容置孔351内设有绝缘纸片8。通过设置绝缘纸8能够减少动铁芯34和磁极座35间的摩擦。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芯杆36为阶梯柱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便于复位压簧37、动触头固定座39和绝缘套38固定,具体参看附图。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直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做以简述:主电路处于接通状态时,直流接触器的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接触,在复位压簧37的弹力作用下,动铁芯34位于磁极座35的第二容置槽351中,此时电磁线圈32中没有电流通过,若要切断主电路,则对电磁线圈32通电,静铁芯33则吸引动铁芯34向上移动,动铁芯3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芯杆36向上移动同时复位压簧37被压缩,动触头21与静触头22分离,主电路被切断。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有内腔的壳体(I)、设置在壳体(I)外侧的接线端子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触头系统(2)和磁路系统(3);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4)和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所述触头系统(2)设于所述磁路系统(3)的上方;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所述静触头(22)与所述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线圈骨架(31)、电磁线圈(32)、静铁芯(33)、动铁芯(34)、磁极座(35)和芯杆(36);所述线圈骨架(31)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电磁线圈(32)绕设在所述线圈骨架(31)上并与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4)电连接,所述静铁芯(33)、动铁芯(34)和磁极座(35)自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静铁芯(33)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芯杆(36)位于所述通孔中且其底端被限定在动铁芯(34)的第一容置孔(341)中,所述芯杆(36 )上套设有复位压簧(37 ),所述复位压簧(37 )的一端抵在静铁芯(33 )上,其另一端抵芯杆(36)上,所述芯杆(36)套设有绝缘套(38)和动触头固定座(39),所述绝缘套(38)和动触头固定座(39)通过螺母(6)固定在芯杆(36)上,所述动触头(21)固定在所述动触头固定座(3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包括底壳(11)、中盖板(12)和盖帽(13),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设于所述中盖板(12)上,所述中盖板(12)和盖帽(13)之间设有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有内腔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接线端子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触头系统(2)和磁路系统(3);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4)和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所述触头系统(2)设于所述磁路系统(3)的上方;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所述静触头(22)与所述主回路接线端子组件(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线圈骨架(31)、电磁线圈(32)、静铁芯(33)、动铁芯(34)、磁极座(35)和芯杆(36);所述线圈骨架(31)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电磁线圈(32)绕设在所述线圈骨架(31)上并与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组件(4)电连接,所述静铁芯(33)、动铁芯(34)和磁极座(35)自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静铁芯(33)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芯杆(36)位于所述通孔中且其底端被限定在动铁芯(34)的第一容置孔(341)中,所述芯杆(36)上套设有复位压簧(37),所述复位压簧(37)的一端抵在静铁芯(33)上,其另一端抵芯杆(36)上,所述芯杆(36)套设有绝缘套(38)和动触头固定座(39),所述绝缘套(38)和动触头固定座(39)通过螺母(6)固定在芯杆(36)上,所述动触头(21)固定在所述动触头固定座(3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