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7474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3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包括:第一振动传感装置,感受来自第一受力方向上的振动;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与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呈第一预设角度α设置,感受来自第二受力方向上的振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第二振动传感装置并联形成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连接至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大大减小受力盲区,能够感应用户从任何方向的拍打,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振动传感器导致的触发盲区大、受力死角多的问题,使得用户无需多次或者用力拍打即可触发振动装置,极大增强了使用舒适度,提升了用户操控的成功率及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家电中,人们希望借此能增加家电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使用质量。传统的家用电器有些采用振动传递感应器,用户操控与交互的方式是通过外力轻拍,触发振动传感器,实现设定的功能。然而,采用单一的振动传感器,由于外力受力方向的制约或者受力大小不一,会导致大量动作无法触发,因此需要多次拍打。如图1a所示,相关技术中振动传递感应器的电路原理图。采用振动传感器与一个上拉电阻组成检测电路,当发生振动或者位移时,单片机可通过检测到的高低电平变化来触发唤醒,通过软件设置延时处理来调节灵敏度。但是在外力方向和振动传感器内部的震荡器有死角,不管是水平还是垂直放置振动感应器如图1b所示,在相应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会出现比较大的触发盲区。因此,需多次拍打或者用力拍打突破受力死角,用户体验难以保证。因此,如何提高振动传递感应器的触发能力、提升用户体验,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包括:第一振动传感装置,感受来自第一受力方向上的振动;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与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呈第一预设角度α设置,感受来自第二受力方向上的振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第二振动传感装置并联形成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连接至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通过在第一受力方向设置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在第二受力方向上设置第二振动传感装置,来感受不同受力方向上的振动,并将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第二振动传感装置并联形成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连接至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可大大减小受力盲区,能够感应用户从任何方向的拍打,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振动传感器导致的触发盲区大、受力死角多的问题,使得用户无需多次或者用力拍打即可触发振动装置,极大增强了使用舒适度,提升了用户操控的成功率及使用体验。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与第一受力面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β;以及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与第二受力面夹角为第三预设角度γ;其中,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垂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振动传感装置设置在与第一受力面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β,并与第二受力面夹角为第三预设角度γ的位置,并且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垂直,可明确第一、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设置位置,使得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的受力盲区恰好是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最佳受力区域。实现大大减小受力盲区,能够感应用户从任何方向的拍打,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振动传感器导致的触发盲区大、受力死角多的问题,使得用户无需多次或者用力拍打即可触发振动装置,极大增强了使用舒适度,提升了用户操控的成功率及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预设角度β的范围为:30°≤β≤60°;以及第三预设角度γ的范围为:30°≤γ≤6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二预设角度β及第三预设角度γ的范围,进而限定了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的位置区域,从而能够明确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的位置区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第二预设角度β的范围为:30°≤β≤60°,但不限于此;以及第三预设角度γ的范围为:30°≤γ≤60°,但不限于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预设角度β为45°;以及第三预设角度γ为4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预设角度β以及第三预设角度γ设置具体值,明确了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以及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具体位置。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与水平受力面及垂直受力面夹角均为45°,同时增加与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呈第一预设角度α的第二振动传感装置进行检测补偿,可大大减小受力盲区,能够感应用户从任何方向的拍打,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振动传感器导致的触发盲区大、受力死角多的问题,使得用户无需多次或者用力拍打即可触发振动装置,极大增强了使用舒适度,提升了用户操控的成功率及使用体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第二预设角度β为45°,但不限于此;以及第三预设角度γ为45°,但不限于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包括:第一灵敏度调节器,与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串联,调节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的灵敏度;以及第二灵敏度调节器,与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串联,调节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灵敏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灵敏度调节器与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串联,将第二灵敏度调节器与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串联,实现分别调节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灵敏度,使得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灵敏度可调,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在触发过程中的实时性,进而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模数转换器,连接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模数转换器连接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可将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第二振动传感装置并联形成联合振动传感装置产生的振动或者位移信号转换成数字控制信号,进而通过数字控制信号触发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使得用户在做出操控动作时,振动传感装置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提高使用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预设角度α的范围为:20°≤α≤16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预设角度α的范围,可知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设置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第一预设角度α的范围为:20°≤α≤160°,但不限于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预设角度α为9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预设角度α设置为90°,可明确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的具体位置,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与水平受力面及垂直受力面夹角均为45°,同时增加另一与其成90°垂直方向的第二振动传感装置进行检测补偿,可大大减小受力盲区,能够感应用户从任何方向的拍打,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振动传感器导致的触发盲区大、受力死角多的问题,使得用户无需多次或者用力拍打即可触发振动装置,极大增强了使用舒适度,提升了用户操控的成功率及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输出装置,连接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输出装置连接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可将经由模数转换器处理的信号输出至外部,并将输出结果呈现给用户,以便于用户根据输出结果进行操控,方便用户操控的同时,避免了用户不必要的多次拍打,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输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模拟装置;其中,显示装置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显示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由于接收振动同时经模数转换器处理而产生的第一振动模拟信号以及用于显示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由于接收振动同时经模数转换器处理而产生的第二振动模拟信号;模拟装置与显示装置并联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用于模拟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由于接收振动同时经模数转换器处理而产生的第一振动模拟信号以及用于模拟第二振动传感装置由于接收振动同时经模数转换器处理而产生的第二振动模拟信号。在该技术方案中,输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模拟装置,通过将显示装置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将模拟装置与显示装置并联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可将经由模数转换器处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传感装置,感受来自第一受力方向上的振动;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呈第一预设角度α设置,感受来自第二受力方向上的振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所述第二振动传感装置并联形成联合振动传感装置,所述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连接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传感装置,感受来自第一受力方向上的振动;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呈第一预设角度α设置,感受来自第二受力方向上的振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和所述第二振动传感装置并联形成联合振动传感装置,所述联合振动传感装置连接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与第一受力面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β;以及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与第二受力面夹角为第三预设角度γ;其中,所述第一受力面与所述第二受力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β的范围为:30°≤β≤60°;以及所述第三预设角度γ的范围为:30°≤γ≤6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β为45°;以及所述第三预设角度γ为45°。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传递感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灵敏度调节器,与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串联,调节所述第一振动传感装置的灵敏度;以及第二灵敏度调节器,与所述第二振动传感装置串联,调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