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557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公开了一种零件冷镦加工方法:步骤一,通过第一冲压模(1)对零件毛坯的挤压,获得尾部锥度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二,通过第二冲压模(3)对步骤一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底孔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三,通过第三冲压模(4)对步骤二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呈锥度和杆部镦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步骤四,通过第四冲压模(5)对步骤三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头部压扁及杆部缩径和进一步抽孔达到所需尺寸;步骤五,通过第五冲压模(6)对步骤四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具有有效挤压底孔、工序简单、加工方便、材料利用率高、模具寿命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零件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抽底孔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41854.2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紧固件冷镦成型工艺,是首先选取布氏硬度小于100的盘卷退火状态的钛材料,在拉拔时采用小道次工艺,即每次退火后的变形增加一个道次,每个道次加工量为上个道次加工量的50%;拉拔好的盘卷材料送入高强度多工位冷镦机,至少通过两次冷镦成型制成,且每次冷镦成型变形量不超过50%。该专利技术工艺的应用可提高工效10-15倍,材料利用降低50%,使得整体成本下降70%以上。该工艺生产的钛紧固件从经济价值来比较,比不锈钢的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使该产品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数倍。但其缺点是:工序较为复杂,材料利用率仍有提高空间,加工材料范围较小,产品带有毛刺,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其工艺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其是一种有效挤压底孔、工序简单、加工方便、材料利用率高、模具寿命高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按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第一冲压模(1)对零件毛坯的挤压,获得尾部锥度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二,通过第二冲压模(3)对步骤一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底孔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三,通过第三冲压模(4)对步骤二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呈锥度和杆部镦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步骤四,通过第四冲压模(5)对步骤三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头部压扁及杆部缩径和进一步抽孔达到所需尺寸;步骤五,通过第五冲压模(6)对步骤四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形状。优选的,第一冲压模(1)包括上模和下模(17),上模能相对下模(17)作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11)、冲压棒(13)、冲压棒压块(14),上模壳(11)形成冲模腔(12),下模(17)形成能将零件毛坯成型为尾部锥度和杆部镦粗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15),下模凹腔(15)与冲模腔(12)上下相对应;冲压棒(13)从上而下伸入上模壳(11)的冲模腔(12)且伸出上模壳(11)的底面并能压入下模凹腔(15)内;冲压棒(13)的顶部与上模壳(1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14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凹腔(15)竖向伸入能将冲压成型零件(2)从下模凹腔(15)中顶出的顶杆(16),顶杆(16)上端处于下模凹腔(15)内,下端处于下模(17)的下端面之下。优选的,第二冲压模(3)包括上模和下模壳(34),上模能相对于下模壳(34)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31)、冲压棒(32)、冲压棒压块(33),上模壳(31)的底部形成能将零件毛坯镦粗成要求尺寸的冲模腔(30-1),冲压棒(32)从上而下伸入冲模腔(30-1),上端与上模壳(3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33)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壳(34)内配合上下活动式的内模前仁(35),内模前仁(35)形成能将步骤一成型的零件(2)挤压成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30-2),下模凹腔(30-2)与冲模腔(30-1)上下相对应;内模前仁(35)相对下模壳(34)能上下移动,推管(36)从下而上伸入内模前仁(35)的下模凹腔(30-2),其能相对下模凹腔(30-2)作上下移动;推管(36)内装配拉伸冲针(39),拉伸冲针(39)的上端伸出推管(36)后而处于下模凹腔(30-2)内,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38-3),组合垫块(38-3)固定于内模垫块(38-1),内模垫块(38-1)固定于下模壳(34)的下端;内模垫块(38-1)的上端面与内模前仁(35)的下端面间装入弹簧;组合垫块(38-3)装配能竖向运动的三针(38-2),三针(38-2)的上平面与推管(36)的下平面接触;三针(38-2)能上下滑动地穿过组合垫块(38-3)而伸出下模壳(34)的底部。优选的,第三冲压模包括上模(4)和下模壳(44),上模(4)能相对于下模壳(44)作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41)、冲压棒(42)、冲压棒压块(43),上模壳(41)的底部形成能将零件毛坯冲压成头部锥度要求尺寸的冲模腔(40-1),冲压棒(42)从上而下伸入冲模腔(40-1),其上端穿过冲模腔(40-1)的顶部后与上模壳(4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43)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壳(44)形成能放置零件(2)成型的下模凹腔(40-2),下模凹腔(40-2)与冲模腔(4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40-2)伸入推管(47),推管(47)能相对下模凹腔(40-2)作上下移动,推管(47)配合拉伸冲针(48),拉伸冲针(48)上端伸出推管(47)而处于下模凹腔(40-2),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45),组合垫块(45)固定于下模壳(44),组合垫块(45)的下平面与下模壳(44)的下平面平齐;组合垫块(45)配合能上下运动的三针(46),三针(46)的上端与推管(47)的下平面接触,下端伸出组合垫块(45)之外。优选的,第四冲压模包括上模(5)和下模(52),上模(5)能相对于下模(52)作上下移动;上模(5)包括上模壳(51),上模壳(51)的底部形成能将锥形零件毛坯冲压成饼状头部的冲模腔(50-1);下模(52)形成能放置步骤三后零件(2)的下底模凹腔(50-2),下模凹腔(50-2)与冲模腔(5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50-2)伸入推管(55)的上端,推管(55)能相对下模凹腔(50-2)作上下移动,推管(55)装配拉伸冲针(56),拉伸冲针(56)的上端伸出推管(55)而处于下模凹腔(50-2)内,其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53),组合垫块(53)与下模(52)固定配合并且下平面与下模(52)的下平面平齐,组合垫块(53)装配合能上下运动的三针(54),三针(54)的上平面与推管(55)的下平面接触;三针(54)能上下滑动地穿过组合垫块(53)而伸出下模(52)的底部。优选的,第五冲压模包括上部冲压模(6)和下模(65),上部冲压模(6)能相对于下部底模(65)上下运动;上部冲压模(6)包括冲模(61)、零件头部的上切边模(64)、锁紧盖(62),上切边模(64)嵌置于锁紧盖(62)的孔腔,锁紧盖(62)螺纹式固定于冲模(61)的底端,冲模(6)形成成形产品从冲模(61)内取出的通道(60-1);下模(65)形成能顺利将完成步骤四的零件(2)顺利进入的下模凹腔(60-2),下模凹腔(60-2)与通道(6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60-2)伸入通棒(66)的上端,通棒(66)的下端处于下模(65)之外;通棒(66)竖向设置,能将冲压成型零件(2)从下模凹腔(60-2)中顶出,通棒(66)上下滑动地穿过下模(65)的通孔而伸出下模(65)的底部。底模采用组合式,通过控制推管行程来保证各序抽孔深度,促使底孔能一次成型。为了保证底孔深度能达到要求,分三次抽孔,保证了底孔成型的稳定。在保证深度的同时也避免了材料弹性变形的影响,促使底孔圆度和直径尺寸更稳定。分三次抽孔,促使反挤压抽孔的冲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第一冲压模(1)对零件毛坯的挤压,获得尾部锥度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二,通过第二冲压模(3)对步骤一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底孔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三,通过第三冲压模(4)对步骤二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呈锥度和杆部镦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步骤四,通过第四冲压模(5)对步骤三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头部压扁及杆部缩径和进一步抽孔达到所需尺寸;步骤五,通过第五冲压模(6)对步骤四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第一冲压模(1)对零件毛坯的挤压,获得尾部锥度和杆部所需尺寸;
步骤二,通过第二冲压模(3)对步骤一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底孔和杆部所需尺寸;
步骤三,通过第三冲压模(4)对步骤二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呈锥度和杆部镦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
步骤四,通过第四冲压模(5)对步骤三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头部压扁及杆部缩径和进一步抽孔达到所需尺寸;
步骤五,通过第五冲压模(6)对步骤四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冲压模(1)包括上模和下模(17),上模能相对下模(17)作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11)、冲压棒(13)、冲压棒压块(14),上模壳(11)形成冲模腔(12),下模(17)形成能将零件毛坯成型为尾部锥度和杆部镦粗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15),下模凹腔(15)与冲模腔(12)上下相对应;冲压棒(13)从上而下伸入上模壳(11)的冲模腔(12)且伸出上模壳(11)的底面并能压入下模凹腔(15)内;冲压棒(13)的顶部与上模壳(1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14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凹腔(15)竖向伸入能将冲压成型零件(2)从下模凹腔(15)中顶出的顶杆(16),顶杆(16)上端处于下模凹腔(15)内,下端处于下模(17)的下端面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冲压模(3)包括上模和下模壳(34),上模能相对于下模壳(34)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31)、冲压棒(32)、冲压棒压块(33),上模壳(31)的底部形成能将零件毛坯镦粗成要求尺寸的冲模腔(30-1),冲压棒(32)从上而下伸入冲模腔(30-1),上端与上模壳(3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33)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壳(34)内配合上下活动式的内模前仁(35),内模前仁(35)形成能将步骤一成型的零件(2)挤压成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30-2),下模凹腔(30-2)与冲模腔(30-1)上下相对应;内模前仁(35)相对下模壳(34)能上下移动,推管(36)从下而上伸入内模前仁(35)的下模凹腔(30-2),其能相对下模凹腔(30-2)作上下移动;推管(36)内装配拉伸冲针(39),拉伸冲针(39)的上端伸出推管(36)后而处于下模凹腔(30-2)内,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38-3),组合垫块(38-3)固定于内模垫块(38-1),内模垫块(38-1)固定于下模壳(34)的下端;内模垫块(38-1)的上端面与内模前仁(35)的下端面间装入弹簧;组合垫块(38-3)装配能竖向运动的三针(38-2),三针(38-2)的上平面与推管(36)的下平面接触;三针(38-2)能上下滑动地穿过组合垫块(38-3)而伸出下模壳(3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循明吴栋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