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轮窑焙烧内燃砖代烧轻烧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821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轮窑焙烧内燃砖代轻烧镁工艺,它的主要特征是在焙烧内燃砖的同时完成代烧轻烧镁,这种工艺主要内容是将矿石料破碎至20×25cm块径后放在内燃砖13行之上,按250×500m/m,间隔300m/m放置,该工艺中的另一个特征是在加热过程中设有恒温阶段,温度为950—1050℃,时间为0—40分钟。在该工艺中采取的这两项措施使焙烧轻烧镁的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可省掉过反射窑和节省燃料。(*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烧结工艺
,是对已有烧制轻烧镁工艺的改进。轻烧镁是供人体和动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的摄取源,也是生产耐火制品必须的原料。目前烧制轻烧镁是用反射窑,在窑中采取上投料,下加温的方式,其具体工艺过程是经过予热、锻烧、冷却三个阶段完成。这种工艺一是需要建一个反射窑,二是需要用燃料进行加热、焙烧,三是工艺过程中没有恒温保证过程,所得到的轻烧镁质量较差。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上述工艺存在的需要用反射窑燃烧,用燃料加热,焙烧质量较差的问题,是一种用70门轮窑焙烧内燃砖时,代烧轻烧镁,不需用专门燃料加热,并在工艺中进行保温,得到较好质量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如下①破碎、②码窑、③焙烧、④冷却出窑。①破碎是将矿石料加工破碎到块径20-25cm;②码窑是将破碎后的块料摆放在砖13行上空隙处,码放按250×500m/m,间隔300m/m摆放;③焙烧是先予热窑温由100℃升至600℃,然后进行焙烧,窑温由600℃升至1050℃,之后进行保温,窑温控制在950℃-1050℃,保温时间为0-40分钟;④自然冷却后即得制品。具体实施例方式所用矿石料成份含量iL烧失量SiO2Al2O3+Fe2O3CaO MgO<52%<2.2%<1.0%<1.3%>45%①破碎是将矿石料加工制块径20×25cm;②码窑是将块径20×25cm料放在砖坯13行上,按250×500m/m摆放一层,间隔300m/m。③焙烧、予热使窑温升至600℃升至1050℃,恒温保温窑温控制950℃,时间为30分钟。④自然冷却后即得制品。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是用轮窑焙烧内燃砖的同时代轻烧镁,所以可节省燃料,按年产5000吨反射窑计算,可节煤1500吨。该工艺由于将矿石料加工成20×25cm料焙烧,并进行恒温保温,该工艺由于将矿石料加工成20×25cm料焙烧,并进行恒温保温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权利要求一种用轮窑焙烧内燃砖代烧轻烧镁工艺,它包括选矿、破碎、码窑、加热焙烧、冷却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码窑是将20×25cm块径的轻烧镁矿石料放在内燃砖坯13行上,可按250×500m/m间隔300m/m摆放;在加热焙烧的过程中,窑恒温保温为950-1050℃,时间为0-40分钟。全文摘要一种用轮窑焙烧内燃砖代轻烧镁工艺,它的主要特征是在焙烧内燃砖的同时完成代烧轻烧镁,这种工艺主要内容是将矿石料破碎至20×25cm块径后放在内燃砖13行之上,按250×500m/m,间隔300m/m放置,该工艺中的另一个特征是在加热过程中设有恒温阶段,温度为950—1050℃,时间为0—40分钟。在该工艺中采取的这两项措施使焙烧轻烧镁的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可省掉过反射窑和节省燃料。文档编号C04B2/10GK1039787SQ8810510公开日1990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于东和, 常晓薇, 郑子恒, 王继中 申请人:抚顺新生陶瓷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轮窑焙烧内燃砖代烧轻烧镁工艺,它包括选矿、破碎、码窑、加热焙烧、冷却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码窑是将20×25cm块径的轻烧镁矿石料放在内燃砖坯13行上,可按250×500m/m间隔300m/m摆放;在加热焙烧的过程中,窑恒温保温为950-1050℃,时间为0-4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东和常晓薇郑子恒王继中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新生陶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