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697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冷凝器,包括:混合冷凝器本体,混合冷凝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管,底部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在混合冷凝器本体一侧的下方连通有二次蒸汽管;在所述二次蒸汽管的上方设置有一级冷却装置;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水供水管、一级冷却水室、一级顺流引射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损失在原逆流式冷凝器内的3-7℃温度损失转变为多效蒸发系统的有效温差,提高热利用率,实现增产节能。相对于传统的逆流冷凝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造的混流式冷凝器进出口可以实现零流阻,内部结构简单,不易堵塞,维护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芒硝、烧碱、真空制盐等行业多效蒸发系统混合冷凝器的技术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蒸发浓缩是化工企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艺。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真空是传热的推动力。在末效真空压强的推动下,料液经过多次蒸发,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得以重复利用。末效真空度的高低与相对生产强度密切关系,随着末效真空度的提高,生产强度迅速增大。因此,维持较高的末效真空度一直是多效蒸发系统节能的关键所在。现有真空系统大多通过混合冷凝器配多级蒸汽喷射器和水喷射泵(或水环式真空泵)来保证真空度。其中,混合冷凝器通过汽水之间直接传热传质将蒸汽冷凝而产生真空,是形成真空的核心设备;蒸汽喷射器和水喷射泵主要用于抽除系统中的不凝气。混合冷凝器的运行效果是影响多效蒸发系统末效真空度的关键设备。目前在用的冷凝器多为逆流式混合冷凝器,其内部结构有板式、管式、喷射式和并流式。逆流式冷凝器中二次蒸汽或不凝气从冷凝器底部进入,与自上而下的冷却水进行逆流接触,不凝气从顶部被真空设备抽除。二次蒸汽或不凝气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管道和设备的阻力,还要克服冷却水的阻力,因此这种逆流式冷凝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易堵塞,流阻大等缺点。通常,逆流式冷凝器的流动阻力为2000-4000Pa,对应的温差损失约为3-7℃,约占有效温差的10-20%,大大降低了热效率,导致了生产强度的下降。因此降低混合冷凝器的阻力可以将系统的有效温差提高3-7℃,同期产能提高10-2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保证二次蒸汽完全冷凝的前提下,对现有逆流式冷凝器的内部结构,冷却水的分配和喷头布局型式进行了改造,提供一种集抽气和冷凝于一体的,零流阻的混合冷凝器。一种混合冷凝器,包括:混合冷凝器本体,混合冷凝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管,底部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在混合冷凝器本体一侧的下方连通有二次蒸汽管;在所述二次蒸汽管的上方设置有一级冷却装置;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水供水管、一级冷却水室、一级顺流引射喷头;所述一级冷却水室固定在二次蒸汽管的外围上,所述一级冷却水供水管安装在一级冷却水室的外壁上用于为其提供水源;所述一级顺流引射喷头安装在二次蒸汽管内,该一级顺流引射喷头与所述一级冷却水室连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下方设置二级冷却装置;所述二级冷却装置包括:二级引射喷头、二级冷却水室、二级冷却水供水管;所述二级冷却水室设置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内部,所述二级冷却水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二级冷却水室的顶部固定连通,另一端伸出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侧壁外;所述二级引射喷头分布安装在二级冷却水室的四周侧壁上。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三级冷却装置;所述三级冷却装置包括:三级冷却水室、三级冷却水供水管、三级旋流雾化喷头;所述三级冷却水室固定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外围上,所述三级冷却水供水管安装在三级冷却水室的外壁上用于为其提供水源;所述三级旋流雾化喷头安装在混合冷凝器本体内,该三级旋流雾化喷头与所述三级冷却水室连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混合冷凝器本体内、三级冷却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溅水板。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四级冷却装置;所述四级冷却装置包括:四级冷却水室、四级冷却水供水管、四级旋流雾化喷头;所述四级冷却水室固定在混合冷凝器本体的外围上,所述四级冷却水供水管安装在四级冷却水室的外壁上用于为其提供水源;所述四级旋流雾化喷头安装在混合冷凝器本体内,该四级旋流雾化喷头与所述四级冷却水室连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混合冷凝器本体内、四级冷却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溅水板。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第二溅水板的下方设置有淋水环。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所述三级旋流雾化喷头、四级旋流雾化喷头的流量均在4-50t/h的范围,工作水压均为6-12mH2O,喷嘴直径均为12-50mm,平均雾滴直径均小于2mm。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从第一溅水板到四级旋流雾化喷头的淋水密度为100-180t/m2·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损失在原逆流式冷凝器内的3-7℃温度损失转变为多效蒸发系统的有效温差,提高热利用率,实现增产节能。相对于传统的逆流冷凝器,本专利技术改造的混流式冷凝器进出口可以实现零流阻,内部结构简单,不易堵塞,维护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混合冷凝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级顺流引射喷头布局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二级引射喷头布局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三、四级喷头布局方式结构示意图。1-二次蒸汽管;2-一级冷却水供水管;3-一级冷却水室;4-一级顺流引射喷头;5-四级冷却水室;6-混合冷凝器本体;7-三级冷却水室;8-冷却水回水管;9-二级引射喷头;10-二级冷却水室;11-二级冷却水供水管;12-第一溅水板;13-三级冷却水供水管;14-三级旋流雾化喷头;15-淋水环;16-第二溅水板;17-四级冷却水供水管;18-四级旋流雾化喷头;19-不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冷凝器,包括:混合冷凝器本体6,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管19,底部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8,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一侧的下方连通有二次蒸汽管1;在所述二次蒸汽管1的上方设置有一级冷却装置;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水供水管2、一级冷却水室3、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所述一级冷却水室3固定在二次蒸汽管1的外围上,所述一级冷却水供水管2安装在一级冷却水室3的外壁上用于为其提供水源;所述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安装在二次蒸汽管1内,该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与所述一级冷却水室3连通。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下方设置二级冷却装置、中部设置有三级冷却装置、上部设置有四级冷却装置;所述二级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混合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冷凝器本体(6),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管(19),底部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8),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一侧的下方连通有二次蒸汽管(1);在所述二次蒸汽管(1)的上方设置有一级冷却装置;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水供水管(2)、一级冷却水室(3)、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所述一级冷却水室(3)固定在二次蒸汽管(1)的外围上,所述一级冷却水供水管(2)安装在一级冷却水室(3)的外壁上用于为其提供水源;所述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安装在二次蒸汽管(1)内,该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与所述一级冷却水室(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冷凝器本体(6),
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管(19),底部设置有
冷却水回水管(8),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一侧的下方连通有
二次蒸汽管(1);
在所述二次蒸汽管(1)的上方设置有一级冷却装置;
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一级冷却水供水管(2)、一级冷却
水室(3)、一级顺流引射喷头(4);所述一级冷却水室(3)固
定在二次蒸汽管(1)的外围上,所述一级冷却水供水管(2)安
装在一级冷却水室(3)的外壁上用于为其提供水源;所述一级顺
流引射喷头(4)安装在二次蒸汽管(1)内,该一级顺流引射喷
头(4)与所述一级冷却水室(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混合
冷凝器本体(6)的下方设置二级冷却装置;
所述二级冷却装置包括:二级引射喷头(9)、二级冷却水室
(10)、二级冷却水供水管(11);所述二级冷却水室(10)设
置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内部,所述二级冷却水供水管(11)
的一端与所述二级冷却水室(10)的顶部固定连通,另一端伸出
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侧壁外;所述二级引射喷头(9)分布
安装在二级冷却水室(10)的四周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混合
冷凝器本体(6)的中部设置有三级冷却装置;
所述三级冷却装置包括:三级冷却水室(7)、三级冷却水供
水管(13)、三级旋流雾化喷头(14);所述三级冷却水室(7)
固定在混合冷凝器本体(6)的外围上,所述三级冷却水供水管(13)
安装在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