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机机头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424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酒机机头壳体,特点是包括机壳、机头壳体、控制板、连接结构、摆臂、第一复位结构、刺刀、落料槽及安全结构;机头壳体活动的设在机壳上,控制板的端部与机头壳体的上部转动连接;摆臂上端转动的设在机头壳体上,摆臂的上部与连接结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控制板与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摆臂摆动,第一复位结构的两端分别设在摆臂及机头壳体上;刺刀固定设在摆臂的下部,落料槽设在机头壳体上,所述刺刀可穿过机头壳体刺破位于落料槽中的料包,控制板可打开或关闭落料槽的上开口;安全结构设在机头壳体中,安全结构可限制摆臂的摆动。其优点为:能自动刺破调酒包,使用卫生、安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酒机机头壳体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调酒机,利用人手将调酒包撕破,然后将调酒料放置在调酒杯中混合;使用不方便,人手撕破调酒包时,容易触碰调酒包内的调酒料,使用不卫生,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调酒机机头壳体,能自动刺破调酒包,人手不会触碰到调酒包内的调酒料,使用卫生、安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调酒机机头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头壳体及控制板;其中所述机头壳体活动的设在机壳上,所述控制板的端部与机头壳体的上部转动连接;连接结构、摆臂及第一复位结构;其中所述摆臂上端转动的设在机头壳体上,所述摆臂的上部与连接结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控制板与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摆臂摆动,所述第一复位结构的两端分别设在摆臂及机头壳体上;刺刀及落料槽;所述刺刀固定设在摆臂的下部,所述落料槽设在机头壳体上,所述刺刀可穿过机头壳体刺破位于落料槽中的料包,所述控制板可打开或关闭落料槽的上开口;以及安全结构;所述安全结构设在机头壳体中,安全结构可限制摆臂的摆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外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酒机机头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酒机机头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头壳体(2)及控制板(3);其中所述机头壳体(2)活动的设在机壳(1)上,所述控制板(3)的端部与机头壳体(2)的上部转动连接;连接结构(4)、摆臂(5)及第一复位结构(8);其中所述摆臂(5)上端转动的设在机头壳体(2)上,所述摆臂(5)的上部与连接结构(4)的一端转动连接,控制板(3)与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摆臂(5)摆动,所述第一复位结构(8)的两端分别设在摆臂(5)及机头壳体(2)上;刺刀(6)及落料槽(7);所述刺刀(6)固定设在摆臂(5)的下部,所述落料槽(7)设在机头壳体(2)上,所述刺刀(6)可穿过机头壳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酒机机头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头壳体(2)及控制板(3);其中所述机头壳体(2)活动的设在机壳(1)上,所述控制板(3)的端部与机头壳体(2)的上部转动连接;连接结构(4)、摆臂(5)及第一复位结构(8);其中所述摆臂(5)上端转动的设在机头壳体(2)上,所述摆臂(5)的上部与连接结构(4)的一端转动连接,控制板(3)与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摆臂(5)摆动,所述第一复位结构(8)的两端分别设在摆臂(5)及机头壳体(2)上;刺刀(6)及落料槽(7);所述刺刀(6)固定设在摆臂(5)的下部,所述落料槽(7)设在机头壳体(2)上,所述刺刀(6)可穿过机头壳体(2)刺破位于落料槽(7)中的料包,所述控制板(3)可打开或关闭落料槽(7)的上开口;以及安全结构(9);所述安全结构(9)设在机头壳体(2)中,安全结构(9)可限制摆臂(5)的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酒机机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外安装框(41)、内滑块(42)、定位珠(43)及第二复位结构(44);所述内滑块(42)移动的设在外安装框(41)中,内滑块(42)的伸出端部与控制板(3)转动连接,所述外安装框(41)的端部与摆臂(5)的上部转动连接,在外安装框(41)上设有定位孔(412),所述定位珠(43)及第二复位结构(44)均设在内滑块(42)上,第二复位结构(44)支撑定位珠(43)从而控制定位珠(43)复位,定位珠(43)可插设在定位孔(412)中从而使内滑块(42)与外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雪特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