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2749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汽车排气管尾管领域。该汽车排气管尾管包括:顺次连通的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弯折的连接管、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和复合金属法兰。第一管、弯折的连接管和第二管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第一管的中部具有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凸台。通过将连接第一管和第二管的连接管设置成弯折状,可减少该汽车排气管尾管的安装空间,方便安装。通过将第一管的中部设置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凸台,改善了该汽车排气管的隔热效果,能够保证第一管周围的汽车零部件的正常运行。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具有抗震性、耐腐蚀性、质量轻、隔热效果好、安装空间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排气管尾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在生活中已经大范围普及。汽车主要通过动力系统为其提供动力来正常行驶,其中,汽车排气系统可对汽车动力系统产生的废气进行排放,以维持汽车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汽车排气系统主要包括顺次连通的排气歧管、汽车排气管、催化转换器、排气温度传感器、汽车消声器、汽车排气管尾管。汽车动力系统燃烧燃料产生带有巨大热量的空气,其中一部分热空气推动发动机运作,另一部分废气将由排气阀门进入排气歧管及汽车排气管内,然后经催化转换器、汽车消声器处理后,由汽车排气管尾管排入大气中。专利文献CN105835966A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汽车排气管,包括:碳纤维排气管本体、倾斜孔和散热层。其中,碳纤维排气管本体为直管状,且碳纤维排气管本体由至少两层碳纤维层组成,相邻两层碳纤维层的中间夹有玻璃纤维布,碳纤维排气管本体上加工有倾斜孔,散热层通过散热涂料涂覆在碳纤维排气管本体上得到。通过使用该碳纤维汽车排气管,可以使汽车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排出,并且散热效果好。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碳纤维汽车排气管本体为直管状,其安装空间大,不易安装在汽车底盘,而且隔热效果差,容易影响碳纤维汽车排气管周围的汽车零部件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安装空间小、隔热效果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包括:顺次连通的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弯折的连接管、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和复合金属法兰;所述第一管、所述弯折的连接管和所述第二管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所述第一管的中部具有由包括所述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凸台。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复合金属法兰包括金属法兰,及分布在所述金属法兰的表面上的玻璃纤维。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凸台的厚度为25-30mm。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管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1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带有弯折角的模具的外表面上涂覆脱模剂。步骤b、将碳纤维布放入第一环氧树脂、第一固化剂的混合物中进行浸润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所述第一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3:0.5-1.5。步骤c、将来自于步骤b的碳纤维布缠绕在所述模具上,并加热而固化,然后脱膜得到顺次连通的第一管、弯折的连接管、第二管,其中,在所述第一管的中部缠绕形成凸台。步骤d、将第二环氧树脂、第二固化剂和玻璃纤维的混合物涂布在金属法兰的外表面上,加热,固化而得到复合金属法兰,其中,所述第二环氧树脂、所述第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3:0.5-1.5。步骤e、将所述复合金属法兰与所述第二管的管口连接,得到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10℃-135℃,时间为2.5-3.5h。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加热后,降温至50-60℃,然后保温20-40min。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70℃,时间为12-15h。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所述固化的温度为110-130℃,时间为3-5h。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中,通过粘结的方式使所述复合金属法兰与所述第二管的管口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通过将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弯折的连接管、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设置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使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具有耐腐蚀性、抗震性、质量轻等特点。通过将连接第一管和第二管的连接管设置成弯折状,可减少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的安装空间,方便安装。通过将第一管的中部设置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凸台,改善了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的隔热效果,能够保证第一管周围的汽车零部件的正常运行。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具有抗震性、耐腐蚀性、质量轻、隔热效果好、安装空间小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的制造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第一管,101凸台,2弯折的连接管,3第二管,4复合金属法兰,h凸台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如附图1所示,该尾管包括:顺次连通的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1、弯折的连接管2、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3和复合金属法兰4。其中,第一管1、弯折的连接管2和第二管3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第一管1的中部具有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凸台1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通过将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1、弯折的连接管2、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3设置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使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具有耐腐蚀性、抗震性、质量轻等特点。通过将连接第一管1和第二管3的连接管设置成弯折状,可减少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的安装空间,方便安装。通过将第一管1的中部设置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凸台101,改善了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的隔热效果,能够保证第一管1周围的汽车零部件的正常运行。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具有抗震性、耐腐蚀性、质量轻、隔热效果好、安装空间小等特点。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复合金属法兰4与第二管3的接触面之间因电位差产生电偶腐蚀,可以在复合金属法兰4与第二管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不导电的材质,例如可在复合金属法兰4的表面分布树脂、玻璃纤维等不导电的物质。作为优选,复合金属法兰4包括金属法兰,及分布在该金属法兰的表面上的玻璃纤维,其中,玻璃纤维可以起到优异的隔离效果,且安全无毒,能够延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玻璃纤维为GEP215玻璃纤维,该玻璃纤维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管1的中部具有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凸台101,这改善了第一管1的隔热效果。其中,凸台101的厚度为25-30mm,例如凸台101的厚度可以为25mm、26mm、27mm、28mm、29mm、30mm等,如此设置凸台101的厚度可保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在合适安装空间的前提下,具有适宜的隔热效果,不会影响周围汽车零部件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散热。其中,如附图1所示,凸台101的厚度h定义为第一管1两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通的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1)、弯折的连接管(2)、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3)和复合金属法兰(4);所述第一管(1)、所述弯折的连接管(2)和所述第二管(3)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的中部具有由包括所述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凸台(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通的带有出气口的第一管(1)、弯折的连接管(2)、带有进气口的第二管(3)和复合金属法兰(4);所述第一管(1)、所述弯折的连接管(2)和所述第二管(3)为由包括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的中部具有由包括所述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凸台(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法兰(4)包括金属法兰,及分布在所述金属法兰的表面上的玻璃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01)的厚度为25-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管(3)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120°。5.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排气管尾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带有弯折角的模具的外表面上涂覆脱模剂;步骤b、将碳纤维布放入第一环氧树脂、第一固化剂的混合物中进行浸润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环氧树脂、所述第一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3:0.5-1.5;步骤c、将来自于步骤b的碳纤维布缠绕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林熊建民陈大华洪丽唐少俊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