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1637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晶体管采用表面MOS结构,半导体外延层设置有沟槽,沟槽内壁生长有上薄下厚的阶梯状场氧化层,场氧化层内淀积有源极多晶硅,沟槽外围设置有P型体区,P型体区内设置有N+源极和P型半导体接触区,P型体区外围设置有N型JFET区,器件表面淀积有源极金属铝,并与外延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其制备方法包括:外延生长步骤,JFET及P型体区离子注入步骤,沟槽刻蚀步骤,氧化层生长步骤,源极多晶硅淀积步骤,栅极多晶硅及栅极氧化层形成步骤,N+源极离子注入步骤,P型半导体接触区离子注入步骤及源极金属淀积步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雪崩耐量能力可提高27%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
,具体涉及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晶体管特别适用于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屏蔽栅(Split-GateTrench,SGT)功率半导体晶体管主要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如无人机、小型电动车、平衡车等。该类型器件通过采用纵向场板结构,极大的降低了器件的导通电阻,提高了器件的功率密度。在电机驱动系统中,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电流可以达到数十安培甚至上百安培,线路中的寄生电感会储存有较大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会通过功率半导体晶体管进行泄放,使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处于雪崩击穿状态,这个过程中空穴电流流经重掺杂N+源极下方的P型体区区域,极易导致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寄生三极管开启,致使器件失效,在高功率密度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器件中更是如此。因此,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雪崩耐量能力是其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改变空穴电流路径、抑制了寄生三极管开启的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除提高功率半导体晶体管雪崩耐量能力以外,并不牺牲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击穿电压,导通电阻等电学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结构技术方案: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包括:重掺杂N+型衬底,在重掺杂N+型衬底上设有轻掺杂N-型外延层,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的表面下方设有P型掺杂体区,在P型掺杂体区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穿过P型掺杂体区并进入轻掺杂N-型外延层,在沟槽内壁上设有一层场氧化层,在场氧化层内填充有N型源极多晶硅,在场氧化层的外围设有重掺杂N+源极,所述重掺杂N+源极位于P型掺杂体区内并位于P型掺杂体区的表面,在重掺杂N+源极及P型掺杂体区上连接有源极金属,其特征在于,在重掺杂N+源极与氧化层之间设有由部分P型掺杂体区构成的P型半导体接触区;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的表面上方设有栅极多晶硅,所述栅极多晶硅的一个边界位于重掺杂N+源极的上方,并且,所述栅极多晶硅被栅极氧化层包裹;所述N型源极多晶硅与源极金属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法技术方案:一种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第一步:首先选取重掺杂N+型硅材料作为衬底,并外延生长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步: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表面普注磷杂质;利用一块掩膜版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表面选择性注入P型杂质,并进行退火,分别形成N型掺杂JFET区域及P型掺杂体区;第三步:利用另一块掩膜版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选择刻蚀出沟槽;第四步:在沟槽内壁生长形成场氧化层,场氧化层的内腔呈上大下小的阶梯状;第五步:在已生长好的场氧化层的内腔淀积N型源极多晶硅,N型源极多晶硅充满场氧化层的内腔,且N型源极多晶硅的表面与轻掺杂N-外延层的表明齐平;第六步: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表面生长氧化层,在已生长的氧化层表面淀积多晶硅,利用一块掩膜版,依次选择性刻蚀出栅极多晶硅及栅氧化层的形貌;第七步:利用另一块掩膜版,沿轻掺杂N-外延层形成的表面金属-氧化物-硅结构的边缘靠近P型掺杂体区的一侧,选择注入高浓度砷杂质,并退火形成重掺杂N+源极区域;第八步:在第七步基础上,淀积氧化层,并利用另一块掩膜版,选择性刻蚀出栅氧化层的最终形貌;第九步:利用一块掩膜版,选择型注入高浓度硼杂质,并退火形成P型半导体接触区;第十步:在器件表面淀积金属铝,作为源极金属,且源极金属与轻掺杂N-外延层表面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深沟槽内阶梯状场氧化层5的厚度变化,通过改变非箝位感性开关状态下导致器件击穿所产生的空穴电流的密度分布,使得因雪崩击穿产生的空穴电流延深沟槽内阶梯状场氧化层5的侧壁流向源极金属10,避免流经重掺杂N+源极9的下方,起到了抑制寄生三极管开启的作用。在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结构中,采用的是沟槽栅,重掺杂N+源极9在半导体材料表面,并且紧贴栅极氧化层。在非箝位感性开关引起的器件击穿状态下,延深沟槽氧化层侧壁流向源极金属的空穴电流首先流经重掺杂N+源极的下方,极易导致寄生三极管开启,致使器件失效。为达到使因雪崩击穿产生的空穴电流延深沟槽阶梯状氧化层5的侧壁直接流向源极金属10,避免流经重掺杂N+源极9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结构做了以下改进:(1)、将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结构中的栅极多晶硅8设置于半导体材料表面;(2)、将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结构中厚度一致的深沟槽场氧化层制作成阶梯状深沟槽场氧化层,并在氧化层内腔填满N型源极多晶硅6;(3)、调整重掺杂N+源极9的水平相对位置,将重掺杂N+源极9设置于距离深沟槽阶梯状场氧化层5的侧壁有一定距离的半导体材料表面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器件在雪崩击穿状态下,其阶梯状N型源极多晶硅6,阶梯形场氧化层5,P型体区4构成MOS结构。由于P型体区4附近的阶梯状场氧化层5的厚度很薄,在雪崩击穿状态下,P型体区4靠近薄场氧化层5的区域在MOS结构作用下形成带有正电荷的强空穴积累层;轻掺杂N-外延层2靠近厚场氧化层5的区域在MOS结构作用下形成带有正电荷的空穴反型层,为由雪崩击穿产生的空穴提供了延阶梯状场氧化层5侧壁流动的空穴电流通路,尤其是在P型体区中,空穴电流通路能够紧贴场氧化层5侧壁。。将重掺杂N+源极9设置于距离深沟槽阶梯状氧化层5的侧壁具有一定距离的半导体材料表面的位置,使得上述空穴电流通路能够引导因雪崩击穿产生的空穴直接流向源极金属10,避免因雪崩击穿产生的空穴电流经过重掺杂N+源极9下方而流向源极金属10,从而避免了因寄生三极管开启而导致的器件失效,提高了器件的雪崩耐量能力27%以上。2、本专利技术在轻掺杂N-外延层2表面,相邻P型掺杂体区4之间设有N型掺杂JFET区域3,提高了该区域N型杂质浓度,降低了该区域的电阻率,改善了因上述优点1中描述的结构改变带来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导通电阻增大的隐患,使得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导通电阻与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导通电阻相比几乎不变。3、本专利技术器件制备工艺集成了传统表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的表面栅极工艺、深沟槽蚀刻工艺、深沟槽内部氧化层生长,深沟槽多晶硅填充等成熟工艺技术,可行性高。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器件剖面结构图;图2所示为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器件剖面结构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与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击穿电压特性曲线对比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与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导通时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对比图;图5所示为非箝位感性开关测试电路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与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在非箝位感性开关测试时电压-时间与电流-时间特性曲线对比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雪崩耐量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在反向偏压时,P型掺杂体区延氧化层侧壁的空穴积累层和轻掺杂N-型外延层延氧化层侧壁的空穴反型层示意图;图8所示为传统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在雪崩击穿状态下的空穴电流的路径;图9所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包括:重掺杂N+型衬底(1),在重掺杂N+型衬底(1)上设有轻掺杂N‑型外延层(2),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2)的表面下方设有P型掺杂体区(4),在P型掺杂体区(4)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穿过P型掺杂体区(4)并进入轻掺杂N‑型外延层(2),在沟槽内壁上设有一层场氧化层(5),在场氧化层(5)内填充有N型源极多晶硅(6),在场氧化层(5)的外围设有重掺杂N+源极(9),所述重掺杂N+源极(9)位于P型掺杂体区(4)内并位于P型掺杂体区(4)的表面,在重掺杂N+源极(9)及P型掺杂体区(4)上连接有源极金属(10),其特征在于,在重掺杂N+源极(9)与氧化层(5)之间设有由部分P型掺杂体区构成的P型半导体接触区(11);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2)的表面上方设有栅极多晶硅(8),所述栅极多晶硅(8)的一个边界位于重掺杂N+源极(9)的上方,并且,所述栅极多晶硅(8)被栅极氧化层(7)包裹;所述N型源极多晶硅(6)与源极金属(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包括:重掺杂N+型衬底(1),在重掺杂N+型衬底(1)上设有轻掺杂N-型外延层(2),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2)的表面下方设有P型掺杂体区(4),在P型掺杂体区(4)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穿过P型掺杂体区(4)并进入轻掺杂N-型外延层(2),在沟槽内壁上设有一层场氧化层(5),在场氧化层(5)内填充有N型源极多晶硅(6),在场氧化层(5)的外围设有重掺杂N+源极(9),所述重掺杂N+源极(9)位于P型掺杂体区(4)内并位于P型掺杂体区(4)的表面,在重掺杂N+源极(9)及P型掺杂体区(4)上连接有源极金属(10),其特征在于,在重掺杂N+源极(9)与氧化层(5)之间设有由部分P型掺杂体区构成的P型半导体接触区(11);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2)的表面上方设有栅极多晶硅(8),所述栅极多晶硅(8)的一个边界位于重掺杂N+源极(9)的上方,并且,所述栅极多晶硅(8)被栅极氧化层(7)包裹;所述N型源极多晶硅(6)与源极金属(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N型源极多晶硅(6)呈阶梯状且位于P型掺杂体区(4)内的一端为大头端,N型源极多晶硅(6)大头端深度大于P型掺杂体区(4)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2)的表面下方设有N型掺杂区域(3),且所述P型掺杂体区(4)位于所述N型掺杂区域(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P型掺杂体区(4)的表面与源极金属(10)为良好的欧姆接触。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雪崩耐量的屏蔽栅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首先选取重掺杂N+型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锋田野杨卓祝靖陆生礼时龙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