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顶侧梁及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17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顶侧梁,其具有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竖向延伸的腹板,以将顶侧梁的竖向高度增加至100mm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其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顶侧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顶侧梁能够有效地抵御外部冲击力,其具备良好的防护功能,从而防止集装箱因遭到外部作用力而造成损坏,进而提高集装箱的整体强度,由此避免集装箱箱体不被戳破,保证集装箱内货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有利于集装箱的改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强度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大,防护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维检费用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的支承件。
技术介绍
上世纪60年代集装箱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式联运的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以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单一型集装箱规格统一,其结构设计在生产单位的组装速度与生产成本皆有优势。国际上通常使用的集装箱由底侧梁、底梁、角柱、角件、顶侧梁围成框架,由框架所在的各个面上安装上板材构成箱体。图1部分显示了现有集装箱的局部结构。图2则显示了集装箱中的顶侧梁在剖视状态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顶侧梁90为集装箱9的重要构件之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60*60mm的方管顶侧梁结构,其中,方管顶侧梁90的第一面91与顶板93连接,方管顶侧梁的第二面92与侧板94连接,以此通过方管顶侧梁90将顶板93和侧板94连接在一起。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方管顶侧梁结构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通过半挂车装载集装箱的实际运输过程中,由于集装箱的顶侧梁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较小,仅能起到支撑集装箱顶板的作用,一旦集装箱受到较大外部冲击力,顶侧梁几乎不能起到防护的作用,顶侧梁附近的侧板极易被其他集装箱戳穿,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集装箱内的货物也会因集装箱被戳穿而遭到损坏,集装箱从而不能正常使用,进而降低集装箱的整体使用效率。<br>鉴于此,运输企业期望通过对于顶侧梁的改进来提高顶侧梁的防护作用,从而提升集装箱的整体安全性,由此来保证集装箱内货物的运输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的顶侧梁。该集装箱的顶侧梁具备防护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外部作用力对于顶侧梁以及与顶侧梁附近的侧板的不利冲击,从而防止集装箱因遭到外部冲击力而造成损坏,进而提高集装箱的整体强度,由此避免集装箱箱体不被戳破,保证集装箱内货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有利于集装箱的改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的顶侧梁,其具有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竖向延伸的腹板,以将顶侧梁的竖向高度增加至100mm以上。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管件型顶侧梁,本技术的顶侧梁在沿着集装箱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腹板,由此顶侧梁在集装箱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更大。也就是说,原先集装箱侧板中的邻接顶侧梁设置的那一部分侧板被顶侧梁在集装箱高度方向上竖向延伸的腹板所取代,这样,一旦受到巨大的外部作用力,该顶侧梁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从而避免集装箱的侧板被戳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顶侧梁的竖向高度不能达到100mm以上的话,那么顶侧梁能够起到抵御外部作用力的防护作用较小,为此,需要使得顶侧梁的竖向高度保持在100mm以上,以为集装箱的顶板和/或侧板及集装箱整体提供有利的防护措施。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上述腹板的形状及其自身结构并没有严格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制造需求来进行设置,只要具有该腹板的顶侧梁能够适应集装箱结构即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中,上述顶侧梁的竖向高度被增加至150-400mm。就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来说,如果顶侧梁的竖向高度太小,就不能为集装箱提供有利的防护,如果顶侧梁的竖向高度太大,一方面会影响与顶侧梁连接的侧板和顶板的结构设置,另一方面会增加顶侧梁的材料投入,加大顶侧梁的生产制造难度。为此,将顶侧梁的竖向高度设置在150-400mm范围之间,既能确保顶侧梁的防护功能,又不会影响集装箱的结构,增加顶侧梁的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包括顶侧梁本体和固定连接于顶侧梁本体侧面的腹板,该腹板用于遮挡或保护集装箱侧板的上缘。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下,顶侧梁本体和与之固定连接的腹板是一体成型的,也就是说,顶侧梁本体与腹板之间不存在任何连接缝隙;在另一实施方式下,顶侧梁本体和与之固定连接的腹板是非一体成型的,也就是说,顶侧梁本体与腹板之间可以通过现有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通过螺栓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竖立板,该竖立板作为腹板连接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上翼板与集装箱的顶板连接,下翼板与集装箱的侧板连接。较之于集装箱的顶板或侧板,连接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竖立板的强度更高,抵御外部冲击作用力的能力更强。更进一步地,上述顶侧梁的竖向截面呈C型或Z型或S型或工字型或矩形。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顶侧梁的竖向截面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此,竖向截面呈C型的顶侧梁包括开口朝右的“C”型(即正C型)的顶侧梁,也包括开口朝左的型(即反C型)的顶侧梁,正C型的顶侧梁与反C型的顶侧梁之间具有镜像对称性。同样地,对于Z型的顶侧梁来说,其也包括“Z”型(即正Z型)的顶侧梁以及(即反Z型)的顶侧梁;对于S型的顶侧梁而言,其也包括“S”型(即正S型)的顶侧梁以及(即反S型)的顶侧梁。需要说明的是,虽然Z型顶侧梁或S型的顶侧梁中的竖立板或竖立板的部分结构采取斜向设置的方式,但是其也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竖立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上述顶侧梁的竖向截面呈C型或Z型或S型或工字型时,上翼板和/或下翼板具有向下延伸的翻边。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竖向截面呈C型的顶侧梁包括正C型的顶侧梁和反C型的顶侧梁;竖向截面呈Z型的顶侧梁包括正Z型的顶侧梁和反Z型的顶侧梁;竖向截面呈S型的顶侧梁包括正S型的顶侧梁和反S型的顶侧梁。在上翼板或下翼板,或者两者之上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上翼板和/或下翼板的强度,同时,减小顶侧梁与集装箱顶板和/或集装箱侧板在焊接时可能会发生的不利变形,降低焊接难度。较之于向上延伸的翻边,上翼板和/或下翼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在提升了上、下翼板的强度的同时,还不会影响集装箱排水,有利地避免了集装箱在顶侧梁处的积水。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上述顶侧梁的竖向截面呈C型或Z型或S型或工字型时,上翼板和/或下翼板的自由端与竖立板之间还具有支撑板。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竖向截面呈C型的顶侧梁包括正C型的顶侧梁和反C型的顶侧梁;竖向截面呈Z型的顶侧梁包括正Z型的顶侧梁和反Z型的顶侧梁;竖向截面呈S型的顶侧梁包括正S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竖向延伸的腹板,以将顶侧梁的竖向高度增加至100m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竖向延伸
的腹板,以将顶侧梁的竖向高度增加至100m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梁的竖向高
度被增加至150-4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顶侧梁本体和
固定连接于所述顶侧梁本体侧面的所述腹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翼板、下翼
板和竖立板,该竖立板作为所述腹板连接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梁的竖向截
面呈C型或Z型或S型或工字型或矩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梁的竖向截
面呈C型或Z型或S型或工字型,所述上翼板和/或下翼板具有向下延伸
的翻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梁的竖向截
面呈C型或Z型或S型或工字型,所述上翼板和/或下翼板的自由端与竖
立板之间还具有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金祥陈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