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977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反应器、气浮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气浮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气浮区一侧上部与沉淀区连通,气浮区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连通的释放头,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至气浮区底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刮渣机,其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其底部设置有污泥斗;沉淀区底部与清水区连通,清水区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沉淀区底部靠近清水区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底部朝向清水区倾斜设置。本申请装置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能够高效去除含油废水内的油分;折流板能够有效污泥挡住避免其进入清水区,能够有效降低清水区污染物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石化、食品等行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这些含油废水中的油份分散乳化在水中,难以去除。大量含油废水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根据其成分以及作用原理一般可分为: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几种方法联合分级使用,从而实现良好的除油效果。如上所述为使得废水中油分的充分处理,通常需要多个设备进行处理,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反应器、气浮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气浮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一侧上部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气浮区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连通的释放头,所述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底部;所述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刮渣机,其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其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的污泥斗;所述沉淀区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连通,所述清水区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沉淀区底部靠近所述清水区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倾斜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隔油池内设置有撇油器,所述反应器内设置搅拌装置。利用撇油器能够初步撇去含油废水内的油分,含油废水进入反应器后向其中加入絮凝剂等药剂,利用搅拌器能够有效使药剂与含油废水充分接触,充分反应。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区上部设置有集污区,所述集污区靠近所述气浮区一侧设置。即将集污区设置在沉淀区进水一端,刮渣机逆水流方向将漂浮在污水上部的污物刮至集污区,由于处于气浮区上部的污水漂浮的渣体较多,且产生较快,逆向刮渣能够快速高效地将渣体刮至集污区,使得远离进水端的一侧漂浮的渣体较少,同时也有利于含油废水在沉淀区沉淀。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利用污泥出口能够有效将污泥斗之间的污泥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水区内设置有出水调节器,所述出水调节器包括调节杆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底部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清水区侧壁滑动密封设置,所述挡块在所述清水区内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清水区内的液位。当挡块向上滑动时,清水区内液位上升,沉淀区水位相应下降,挡块向下滑动,清水区内液位下降,沉淀区水位相应上升,利用出水调节器能够有效调节清水区内的水位,从而控制沉淀区水位,从而有利于沉淀区刮渣,避免沉淀区内液位过高或过低造成刮渣机刮渣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溶气罐连通的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空压机和与清水区连通的回流泵。将清水区的经初步处理后的水循环利用,避免引入新的水体,有利于节约用水,减轻整个装置的处理负荷。进一步地,为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的溶气罐设置在所述隔油池和所述反应器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气浮区底部呈锥形,所述气浮区底部截面尺寸最大。此种结构不仅增大气浮区底部的容积,而且有利于含油废水与溶气罐通出气体的充分接触,提高气浮效率。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经过撇油、加药反应、气浮、沉淀等过程能够高效去除含油废水内的油分;折流板能够有效污泥挡住避免其进入清水区,经沉淀后的清水绕过折流板进入清水区,能够有效降低清水区污染物含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其中:1.隔油池,11.撇油器,2.反应器,21.搅拌装置,3.气浮区,4.沉淀区,41.斜管填料,42.污泥斗,43.折流板,44.刮渣机,45.集污区,5.清水区,51.出水调节器,6.溶气罐,61.释放头,62.空压机,63,回流泵,7.污泥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1、反应器2、气浮区3、沉淀区4和清水区5,所述隔油池1内设置有撇油器11,所述反应器2内设置搅拌装置21,所述气浮区3、沉淀区4和清水区5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3一侧上部与所述沉淀区4连通,所述气浮区3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6连通的释放头61,,所述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3底部,所述气浮区3底部呈锥形,所述气浮区3底部截面尺寸最大;所述沉淀区4上部设置有刮渣机44,其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41,其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的污泥斗42,所述的沉淀区4上部还设置有集污区45,所述集污区45靠近所述气浮区3一侧设置,由刮渣机44刮除的渣体排入集污区45,所述的沉淀区4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7,沉淀由污泥出口7定期排出;所述沉淀区4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5连通,所述清水区5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清水区5内设置有出水调节器51,所述出水调节器51包括调节杆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底部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清水区5侧壁滑动密封设置,所述挡块在所述清水区5内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清水区5内的液位,所述的沉淀区4底部靠近所述清水区5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43,所述折流板43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5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罐6连通的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空压机62和与清水区5连通的回流泵63。所述的溶气罐6设置在所述隔油池1和所述反应器2底部。工作原理如下,将含油污水通入隔油池1中,经过撇油器11撇油后通入反应器2,向反应器2内加如絮凝剂等药剂进行反应,在经管道输送至气浮区3底部的释放头61处,释放头61释放溶气罐6内的气体进行气浮操作,渣体漂浮在沉淀区4上部,刮渣机44可将漂浮的渣体刮至集污区45内;废水经斜管填料41沉淀后,污泥沉淀在污泥斗42之间的凹槽内,污泥斗42使得底部沉淀趋于平静,不流动,沉淀后的清水经过折流板43到达清水区5内,折流板43能够进一步防止沉淀进入清水区5,最终经出水口排放。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清水区5内的出水调节器51,可根据整个装置的水量调节沉淀区4的水位,从而使得刮渣机44正常工作。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由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1)、反应器(2)、气浮区(3)、沉淀区(4)和清水区(5),所述气浮区(3)、沉淀区(4)和清水区(5)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3)一侧上部与所述沉淀区(4)连通,所述气浮区(3)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6)连通的释放头(61),所述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3)底部;所述沉淀区(4)上部设置有刮渣机(44),其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41),其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的污泥斗(42);所述沉淀区(4)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5)连通,所述清水区(5)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沉淀区(4)底部靠近所述清水区(5)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43),所述折流板(43)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5)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1)、反应器(2)、气浮区(3)、沉淀区(4)和清水区(5),所述气浮区(3)、沉淀区(4)和清水区(5)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3)一侧上部与所述沉淀区(4)连通,所述气浮区(3)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6)连通的释放头(61),所述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3)底部;所述沉淀区(4)上部设置有刮渣机(44),其中部设置有斜管填料(41),其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的污泥斗(42);所述沉淀区(4)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5)连通,所述清水区(5)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沉淀区(4)底部靠近所述清水区(5)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43),所述折流板(43)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5)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1)内设置有撇油器(11),所述反应器(2)内设置搅拌装置(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红周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松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何旭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