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薄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669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6:12
一种导光薄膜开关,包括第一薄膜层、反光层、第二薄膜层以及导光间隔层,其中第一薄膜层上设置多条导电线路。反光层设置于第一薄膜层上并覆盖导电线路。导光间隔层夹设于反光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开关,特别是一种导光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键盘为目前十分常见的输入装置,其通常是搭配电子装置使用,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等。此外,为了因应光照不足的使用环境,遂发展出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发光键盘。目前发光键盘大多是以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或导光薄膜开关作为发光源。其中针对导光薄膜开关而言,其主要包括有上、下薄膜层以及位于上、下薄膜层之间的导光层,使进入导光层的光线能借由下薄膜层向上反射而提供键盘所需光源。然而,由于导光薄膜开关的下薄膜层的表面一般都会设有用以传递讯号的导电线路,导致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因导电线路而改变颜色,举例来说,若导电线路为铜线路而呈黄铜色,光线进入导光层并经由导电线路向上反射后也会改变成黄铜色,造成光线颜色以及均匀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薄膜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薄膜开关,其中,包括:一第一薄膜层,该第一薄膜层上设置多条导电线路;一反光层,设置于该第一薄膜层上并至少覆盖该多条导电线路;一第二薄膜层;以及一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反光层与该第二薄膜层之间。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还包括一发射光线至该导光间隔层的发光件,设置于该第一薄膜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多条导电线路。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第一薄膜层为一反光薄膜层。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反光层全部覆盖该第一薄膜层的表面,该第一薄膜层上设有多个第一触发点,该多个第一触发点分别电性连接于该多条导电线路,该反光层对应该多个第一触发点分别开设有多个逃孔。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第二薄膜层包括对应于该多个第一触发点的多个第二触发点,该导光间隔层包括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分别对位于该多个第一触发点与该多个第二触发点。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反光层还包括一亮度调整结构。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亮度调整结构为一网点、一浅色油墨或一浅色漆。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第二薄膜层包括有一透光部,该亮度调整结构对应于该透光部。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导光间隔层开设有一穿孔,该亮度调整结构沿该穿孔周缘设置。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反光层包括一第一反光区、一第二反光区以及一亮度调整结构,该第一反光区邻近该发光件,该亮度调整结构设于该第二反光区,该第二反光区的反射系数大于该第一反光区的反射系数。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第二薄膜层面向该导光间隔层的表面设置一遮光结构。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借由反光层覆盖于第一薄膜层的导电线路上,使进入导光间隔层的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不会因导电线路而改变光色,使导光薄膜开关出光的颜色与均匀度更容易控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导光薄膜开关2按键3底板10第一薄膜层12导电线路13第一触发点20反光层20A~20C反光层21逃孔22A~22C亮度调整结构23第一反光区24第二反光区30第二薄膜层31第二触发点32透光部33遮光结构40导光间隔层41通孔42穿孔50发光件51贯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局部俯视图以及局部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导光薄膜开关1为多层薄膜结构,包括第一薄膜层10、反光层20、第二薄膜层30以及导光间隔层40。其中导光薄膜开关1可根据产品的不同态样而对应制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举例来说,假设导光薄膜开关1应用于一实体键盘,导光薄膜开关1即可因应实体键盘的形状制成长方形。另外,在本例中,第一薄膜层10是位于最底层,第二薄膜层30则位于最顶层,反光层20覆盖于第一薄膜层10面向第二薄膜层30的表面,导光间隔层40则夹设于反光层20与第二薄膜层30之间。然而,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导光薄膜开关1的第一薄膜层10与第二薄膜层30的上、下配置关亦可依实际需求作改变。此外,为方便说明与清楚表示,图3的导光薄膜开关1的各层(第一薄膜层10、反光层20、第二薄膜层30以及导光间隔层40)剖面厚度仅为示意,实际上各层的厚度比例并不以此为限,先此叙明。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层10具体上可为一软性薄膜层且第一薄膜层10上设置多条导电线路12与多个第一触发点13,其中第一薄膜层10可为聚酰亚胺(Polyimid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材料所制成的薄膜层。导电线路12具体上可为铜线路或其他金属线路,并借由印刷或蚀刻工艺以形成于第一薄膜层10面向第二薄膜层30的表面。多个第一触发点13间隔排列于第一薄膜层10面向第二薄膜层30的表面,且各第一触发点13具体上可为金属(例如铜或银)所形成的线路图案(如圆形、方型、椭圆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的图案)并电性连接于导电线路12以作为线路开关。如图1至图3所示,在此,反光层20是覆盖于每条导电线路12上以及第一薄膜层10的表面(可为全部表面或局部表面),反光层20具体上可为反光材料所制成,例如反光层20为一反光油墨层(例如浅色油墨,其中浅色可指白色、浅蓝色、浅绿色、浅黄色或浅灰色等等)或一反光漆层(例如浅色漆,其中浅色可指白色、浅蓝色、浅绿色、浅黄色或浅灰色等等),且利用印刷或喷涂工艺覆盖于每条导电线路12与第一薄膜层10的表面上而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层20可为一反光膜(例如玻璃反光膜、PET反光膜或PVC反光膜)、或者反光层20也可是在一非反光膜的表面上涂布反射材料所形成,本实施例并不局限。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薄膜层30包括多个第二触发点31以对应于第一薄膜层10的各第一触发点13,第二薄膜层30具体上可为聚酰亚胺(Polyimid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材料所制成的可透光的薄膜层。多个第一触发点13间隔排列于第二薄膜层30面向第一薄膜层10的表面,且各第二触发点31具体上可为由金属(例如铜或银)所形成的线路图案(如圆形、方型、椭圆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的图案)。导光间隔层40包括多个通孔41,这些通孔41分别对位于各第一触发点13与第二触发点31,此外,反光层20对应各第一触发点13也开设有多个逃孔21,使反光层20不会覆盖于第一触发点13,构成各第一触发点13与第二触发点31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并具有一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光薄膜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薄膜层,该第一薄膜层上设置多条导电线路;一反光层,设置于该第一薄膜层上并至少覆盖该多条导电线路;一第二薄膜层;以及一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反光层与该第二薄膜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薄膜层,该第一薄膜层上设置多条导电线路;一反光层,设置于该第一薄膜层上并至少覆盖该多条导电线路;一第二薄膜层;以及一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反光层与该第二薄膜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射光线至该导光间隔层的发光件,设置于该第一薄膜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多条导电线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膜层为一反光薄膜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反光层全部覆盖该第一薄膜层的表面,该第一薄膜层上设有多个第一触发点,该多个第一触发点分别电性连接于该多条导电线路,该反光层对应该多个第一触发点分别开设有多个逃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薄膜层包括对应于该多个第一触发点的多个第二触发点,该导光间隔层包括多个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