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烟气的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焦移动床脱硫脱硝系统中强化脱硝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焦(或称活性碳,英文简写为AC)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属于干式回收法工艺,是以煤制成的活性焦作脱除剂,在活性焦催化作用下,SO2和O2及H2O发生反应,最后以H2SO4形式附着在活性焦孔隙中;同时,NO与O2及NH3反应生成N2,NO2与NH3反应生成N2,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SO2和NOx的目的。日本三井公司和住友化学最先致力于活性焦的移动床脱硫脱硝工艺的开发,活性焦在吸附塔中移动,烟气错流通过活性焦层,而实现烟气的净化。下层的活性焦主要发生SO2吸附,而上层主要发生NH3-SCR脱硝,但是随着活性焦的移动,SO2吸附饱和,脱硝效率降低,必须对活性焦进行热再生处理。通常在400℃左右,活性焦中吸附并氧化的硫酸与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与SO2而实现活性焦的再生处理,通过降温处理后,循环进行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国内有大量的专利关于此工艺的创新改进,不在一一描述。采用该工艺,能实现98%的脱硫率与90%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烟气的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钒前躯体溶解槽(1)、钒溶液槽(2)和过滤槽(3);所述钒溶液槽(2)底部出料口通过泥浆泵(4)与过滤槽(3)相连;所述过滤槽(3)内设置过滤机(5),所述过滤机(5)与钒前躯体溶解槽(1)相连;所述钒前躯体溶解槽(1)的液体出料口开放或连接于钒溶液槽(2);所述钒溶液槽(2)内设置有能滚动的斗式链条(8),斗式链条(8)由钒溶液槽(2)的一边滚动进入钒溶液槽(2)内,并由相对的另一边滚动离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烟气的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钒前躯体溶解槽(1)、钒溶液槽(2)和过滤槽(3);所述钒溶液槽(2)底部出料口通过泥浆泵(4)与过滤槽(3)相连;所述过滤槽(3)内设置过滤机(5),所述过滤机(5)与钒前躯体溶解槽(1)相连;所述钒前躯体溶解槽(1)的液体出料口开放或连接于钒溶液槽(2);所述钒溶液槽(2)内设置有能滚动的斗式链条(8),斗式链条(8)由钒溶液槽(2)的一边滚动进入钒溶液槽(2)内,并由相对的另一边滚动离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反应吸附塔(6)和活性焦再生塔(7);其中,所述反应吸附塔(6)的活性焦出口与斗式链条(8)进入钒溶液槽(2)的前端接料处相对应,所述斗式链条(8)输出钒溶液槽(2)的后端卸料处与一输送槽(10)相对应,所述输送槽(10)与提升机(9)相连,提升机(9)与活性焦再生塔(7)的入焦口相连;所述活性焦再生塔(7)的出焦口与反应吸附塔的(6)的活性焦入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5)为叶滤机或板框压滤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10)为卧室输送槽,所述提升机(9)为斗式提升机。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用于烟气的活性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剑,郭凤,李长明,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