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包括车体和探测器臂,探测器臂包括横臂和竖臂,在横臂上设置有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第一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车体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一激光检测面与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第一激光检测面最长处的长度长于车体的长度;第二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竖臂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二激光检测面与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第二激光检测面以竖臂为中心,前后各延伸一第一预设距离和一第二预设距离。该系统能够对检测通道两侧进行面防护,从而提供更全面的防撞保护,降低车体及探测器臂被撞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扫描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如车载式集装箱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对集装箱等的扫描检测,适用于海关、反恐等国家安全领域,具有灵活机动、设备集成度高级操作简单等优点。通常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具有可折叠的呈L形的探测器臂,包括水平的横臂和竖直的竖臂。在进行扫描时,探测臂被展开,形成一检测通道,集装箱等被检测物体置于该检测通道内,探测器被置于探测器臂上,从而当车体移动时,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扫描检测。在检测时,为了防止集装箱等被检测物体撞在车体或探测器臂上,现有的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使用连接在行程开关上的防撞杆对车体和探测器臂进行防撞保护。在车体移动过程中,当防撞杆被被检测物体阻挡时,会引起行程开关动作,从而使扫描车停止,以避免车体或探测器臂撞上被检测物体。但是防撞杆式的防护方案只针对高度超过防撞杆安装高度、形状规则的被检测物体有防护作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关开始使用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检测航空集装箱、航空托盘等外形轮廓不规则的物体。防撞杆式的单点防护已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能够对检测通道两侧进行面防护,从而提供更全面的防撞保护,降低车体及探测器臂被撞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包括车体和探测器臂,探测器臂包括横臂和竖臂,在横臂上设置有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第一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车体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一激光检测面与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第一激光检测面最长处的长度长于车体的长度;第二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竖臂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二激光检测面与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第二激光检测面以竖臂为中心,前后各延伸一第一预设距离和一第二预设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器,耦接于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在扫描检测过程中,一被检测物体置于第一激光检测面和第二激光检测面之间;当第一探测装置和/或第二探测装置探测到超过一预设大小的物体时,第一探测装置和/或第二探测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第一探测装置和/或第二探测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时,使车体停止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激光检测面被分为多个探测区域,多个探测区域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探测区域、第二探测区域与第三探测区域,其中第一探测区域最靠近车体的车尾;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与第三报警信号;当第一探测装置在第一探测区域探测到物体时,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提示在多个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当第一探测装置在第二探测区域探测到物体时,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以提示在除第一探测区域外的多个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当第一探测装置在第三探测区域探测到物体时,发出第三报警信号,以提示在除第一探测区域和第二探测区域外的多个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激光检测面被分为彼此相邻的第一探测区域与第二探测区域,其中第一探测区域最靠近车体的车尾;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报警信号与第二报警信号;当第一探测装置在第一探测区域探测到物体时,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提示在第一探测区域和第二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当第一探测装置在第二探测区域探测到物体时,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以提示在第二探测区域中会发生碰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激光检测面的覆盖区域与第二激光检测面的覆盖区域可根据用户设置而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与一电子设备网络连接,并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用户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均为区域激光扫描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控制器为PLC。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相等,均为1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激光检测面最长处分别向车体的车头之前与车体的车尾之后各延伸一第三预设距离和一第四预设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包括:探测器臂架和第三探测装置;所述第三探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探测器臂架上,距离所述横臂和所述竖臂形成的检测通道的底表面一预设高度;所述第三探测装置发出的第三激光检测面与所述检测通道的底表面平行;其中所述预设高度根据所述被检测物体的高度而设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探测装置为区域激光扫描仪,且与所述控制器耦接;当所述第三探测装置探测到一超过所述预设高度的物体时,向所述控制器输出信号,以指示所述控制器报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将现有技术中的点防护扩展到了面防护,极大的降低了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与被扫描物体之间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并且由于激光检测面的覆盖范围很广,可以使用户在开始扫描前的被检侧物体摆放阶段就可以判断出是否会发生碰撞,从而通过提示有效地规避风险。此外分区域的防撞方式可直观地提示或显示出哪个探测区域发生了碰撞,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示出的第一激光检测面覆盖区域调整界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示出的第二激光检测面覆盖区域调整界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示出的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的互联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示出的第一激光检测面的分区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变得模糊。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10例如可以为车载式扫描检测系统,包括:车体102、探测器臂104及探测器臂架106。其中探测器臂104包括:横臂1042和竖臂1044。探测器臂架106用于支撑探测器臂104。在进行扫描时,探测臂104被展开呈L形,从而形成一检测通道,集装箱等被检测物体O置于该检测通道内,探测器(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包括车体和探测器臂,所述探测器臂包括横臂和竖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臂上设置有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所述第一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一激光检测面与所述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激光检测面最长处的长度长于所述车体的长度;所述第二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所述竖臂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二激光检测面与所述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二激光检测面以所述竖臂为中心,前后各延伸一第一预设距离和一第二预设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扫描检测系统,包括车体和探测器臂,所述探测器臂包括横臂和竖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臂上设置有第一探测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所述第一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一激光检测面与所述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激光检测面最长处的长度长于所述车体的长度;所述第二探测装置设置于靠近所述竖臂的一侧,其发出的第二激光检测面与所述车体的侧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二激光检测面以所述竖臂为中心,前后各延伸一第一预设距离和一第二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耦接于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探测装置;在扫描检测过程中,一被检测物体置于所述第一激光检测面和所述第二激光检测面之间;当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探测装置探测到超过一预设大小的物体时,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探测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探测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时,使所述车体停止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检测面被分为多个探测区域,所述多个探测区域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探测区域、第二探测区域与第三探测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探测区域最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尾;所述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与第三报警信号;当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在所述第一探测区域探测到所述物体时,发出所述第一报警信号,以提示在所述多个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当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在所述第二探测区域探测到所述物体时,发出所述第二报警信号,以提示在除所述第一探测区域外的所述多个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当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在所述第三探测区域探测到所述物体时,发出所述第三报警信号,以提示在除所述第一探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探测区域外的所述多个探测区域中均会发生碰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检测面被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许艳伟,孙尚民,胡煜,喻卫丰,杨学敬,俞友爱,李柯,孟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