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87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外露金属件;第一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外露金属件的内侧面上;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第二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导热板的内侧面上;以及热电材料层,所述热电材料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将车外热能转化为电能以供车辆自身使用,并且这种转化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小,同时由于热能的充分转换利用,会使车辆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在南方,除了冬季,其他季节都很潮热,车辆在停止或行驶过程中,车门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车内温度升高,影响舒适感。另外,现有技术中,采用在车辆外壳安装太阳能板的方式充分利用这些热量,但是车辆在阴天或者夜间行驶时,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可将车外热能转化为电能以供车辆自身使用,并且这种转化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外露金属件;第一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外露金属件的内侧面上;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第二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导热板的内侧面上;以及热电材料层,所述热电材料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将车外热能转化为电能以供车辆自身使用,并且这种转化过程在阴天或者夜间也可以进行,同时由于热能的充分转换利用,会使车辆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板的厚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和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板为石墨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电材料层包括纳米热电材料层、中低温用热电材料层和氧化物热电材料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露金属件包括车门外板、车身顶板和机舱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露金属件为前侧车门外板;所述前侧车门外板上还设置有电动后视镜,所述热电材料层与所述电动后视镜的驱动电机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露金属件为车身顶板;所述车身顶板上还设置有电动天窗,所述热电材料层与所述电动天窗的驱动电机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露金属件为机舱罩;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电动雨刮器,所述热电材料层与所述电动雨刮器的驱动电机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露金属件为车门外板;所述车门外板上还设置有电动升降玻璃,所述热电材料层与所述电动升降玻璃的驱动电机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外露金属件1、第一导热硅脂层2、导热板3、第二导热硅脂层4、热电材料层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外露金属件1、第一导热硅脂层2、导热板3、第二导热硅脂层4以及热电材料层5。其中第一导热硅脂层2、第二导热硅脂层4均具有导热作用。具体地,第一导热硅脂层2固定在外露金属件1的内侧面上,导热板3固定在第一导热硅脂层2的内侧面上,第一导热硅脂层2用于将外露金属件1的热能传递至导热板3。第二导热硅脂层4固定在导热板3的内侧面上,热电材料层5固定在第二导热硅脂层4的内侧面上,第二导热硅脂层4用于将导热板3的热能传递至热电材料层5,而热电材料层5则用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可选地,第一导热硅脂层2、第二导热硅脂层4可由硅脂及粘合剂混合制成,这样第一导热硅脂层2、第二导热硅脂层4在不影响自身导热性能的前提下,具备了一定的粘性,从而可将外露金属件1、导热板3、热电材料层5粘贴成一个整体。简而言之,外露金属件1、第一导热硅脂层2、导热板3、第二导热硅脂层4以及热电材料层5叠置。外露金属件1吸收的热量依次经第一导热硅脂层2、导热板3和第二导热硅脂层4传递至热电材料层5,热电材料层5再将接收到的热能转换为电能,以供车辆使用。这种转换过程不受天气限制,只要外露金属件1能够吸收外界热量,热电材料层5便可持续地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此外,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外露金属件1的温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因此车内温度不至于太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将车外热能转化为电能以供车辆自身使用,并且这种转化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小,在阴天或者夜间也可以转换热能。同时由于热能的充分转换利用,会使车辆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由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导热板3可以是石墨板,这样导热板3便可以快速地传递热量,最大程度地减小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又由于石墨的导热系数高于硅脂,因此优选地,导热板3的厚度分别大于第一导热硅脂层2和第二导热硅脂层4的厚度,以便进一步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电材料层5可以包括纳米热电材料层、中低温用热电材料层和氧化物热电材料层,但不限于此,热电材料层5也可以是其它材质的热电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热电材料层5相连。热电材料层5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后,这些电能将通过导线输出至电池模组,以供车辆自身电器消耗。在具体实施例中,外露金属件1可以包括车门外板、车身顶板和机舱罩等。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外露金属件1为前侧车门外板。前侧车门外板上还设置有电动后视镜,热电材料层5与电动后视镜的驱动电机相连。热电材料层5可将车门外板吸收的热能转化为驱动电动后视镜调整角度的电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外露金属件1为车身顶板。车身顶板上还设置有电动天窗,热电材料层5与电动天窗的驱动电机相连。热电材料层5可将车身顶板吸收的热能转化为驱动电动天窗开启或关闭的电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外露金属件1为机舱罩。车辆的前风挡玻璃上设置有电动雨刮器,热电材料层5与电动雨刮器的驱动电机相连。热电材料层5可将机舱罩吸收的热能转化为驱动电动雨刮器摆动的电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外露金属件1为车门外板。车门外板上还设置有电动升降玻璃,热电材料层5与电动升降玻璃的驱动电机相连。热电材料层5可将车门外板吸收的热能转化为驱动电动升降玻璃升起或下降的电能。当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不仅限于以上四个,本专利技术的热能转化机制还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如底盘、变速器等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因此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露金属件;第一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外露金属件的内侧面上;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第二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导热板的内侧面上;以及热电材料层,所述热电材料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露金属件;第一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外露金属件的内侧面上;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第二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固定在所述导热板的内侧面上;以及热电材料层,所述热电材料层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的内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厚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脂层和所述第二导热硅脂层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石墨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材料层包括纳米热电材料层、中低温用热电材料层和氧化物热电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相连。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杨宇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