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分离精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571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精制工艺,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工业废液中的所有有用化学组分(包括水)进行超高纯度回收的技术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塔串联结构的减压精馏系统,分别对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进行分离回收,得到纯度高于99.99%wt以上的N‑甲基吡咯烷酮、水和对二氯苯产品。全过程的资源化率高达99.9%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分离精制工艺
技术介绍
N-甲基吡咯烷酮(以下简称NMP),是一种具有闪点高、腐蚀性小、溶解度大、粘度低、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的溶剂,它在锂电、医药、农药、颜料、清洗剂、绝缘材料、耐高温材料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对二氯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染料、耐高温材料及农药中间体等的合成。它也可用作熏蒸杀虫剂、织物防蛀剂、防霉剂、空气脱臭剂、诱变剂等。在医药、农药、耐高温材料等领域中,这两种化学品常常作为原料或反应过程的溶剂,而在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中同时存在。这种含NMP和对二氯苯的工业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加重生产成本。而若进行回收,必须要对它们进行分别分离和精制,并得到其超高纯度产品,即NMP≥99.99wt%、对二氯苯≥99.99wt%和水≥99.99wt%,方能在流程中循环使用。因此,需要专利技术该体系的超高纯分离精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精制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三塔连续精馏工艺,分步分离精制其中的NMP、对二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分离精制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分离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 用泵(P‑1)将原料储罐(V‑1)中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输送到换热器(E‑1)预热至50‑80℃,然后进入到第一精馏塔(T‑1)进行分离,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理论板数为40‑80块、操作压力为0.4‑0.65atm、回流比为0.5‑2.5,所述第一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为70‑95℃,所述第一精馏塔的塔顶采用两级冷凝,第一级冷凝(E‑3)的冷凝介质为45‑70℃的温水;第二级冷凝(E‑4)的冷凝介质为60‑70℃的温水,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塔釜的温度为165‑190℃,再沸器(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超高纯分离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用泵(P-1)将原料储罐(V-1)中含N-甲基吡咯烷酮和对二氯苯的废水输送到换热器(E-1)预热至50-80℃,然后进入到第一精馏塔(T-1)进行分离,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理论板数为40-80块、操作压力为0.4-0.65atm、回流比为0.5-2.5,所述第一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为70-95℃,所述第一精馏塔的塔顶采用两级冷凝,第一级冷凝(E-3)的冷凝介质为45-70℃的温水;第二级冷凝(E-4)的冷凝介质为60-70℃的温水,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塔釜的温度为165-190℃,再沸器(E-2)的加热介质为1-1.5MPa水蒸气;步骤2.经所述第一精馏塔(T-1)分离后,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塔底N-甲基吡咯烷酮的浓度达到99.99wt%以上,N-甲基吡咯烷酮通过管道(4)采至NMP成品罐储存,在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塔顶,对二氯苯与水的混合物蒸汽则通过管道(5)进入两级冷凝器(E-3和E-4)分步冷凝,冷凝液部分作为回流液通过管道(7)进入到所述第一精馏塔(T-1)中,其余部分作为原料通过管道(8)进入第二精馏塔(T-2)中进一步分离;步骤3.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理论板数为50-80块、操作压力为0.4-0.6atm、回流比谓1.5-3,所述第二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为75-90℃,塔顶冷凝器(E-6)的冷凝介质为50-70℃的温水;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塔釜温度为80-95℃,再沸器(E-4)的加热介质为1-1.5MPa水蒸气,在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塔釜得到超高纯水产品,水的含量≥99.99wt%,所述水通过管道(9)采出作为前后生产工序的工艺用水重复使用,在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顶部得到对二氯苯与水的共沸组成,对二氯苯与水的共沸组成通过管道(10)进入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塔顶冷凝器(E-5)冷凝后,进入所述第二精馏塔(T-2)塔顶的分相罐(V-2)进行油水分相,其中上层物料为水相,下层油相为对二氯苯相,所述水相通过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回流泵(P-2)和管道(12)输送至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塔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炳杨高东王宝荣巫先坤周政罗宋孟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