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剂去除方法及轮胎技术

技术编号:14763265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7:05
为了可靠地去除附着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的脱模剂,并且为了能够改善去除作业效率,提供一种用于从粘附区域去除脱模剂的脱模剂去除方法,其中在粘附区域粘附物粘附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在该方法中,在移动的同时间歇地照射具有能够去除粘附区域中的轮胎表面的橡胶的强度的激光,在粘附区域内形成多个凹部,使得邻接的各凹部具有彼此重叠的多个重叠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模剂去除方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使粘附物粘附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而去除附着于该轮胎表面的脱模剂的脱模剂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上,轮胎制造步骤包括将粘附物粘附至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内外表面的后续步骤,其中将外观设计、徽章等印刷至轮胎外表面(专利文献1),采用用于防止轮胎漏气的密封材料(专利文献2)或用于降低行驶时的噪音的吸音材料,或者用于监测轮胎内压的轮胎监测装置贴附至轮胎内表面。执行将附着于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的脱模剂去除的脱模剂去除步骤作为这些后续步骤之前的步骤。在硫化成型步骤中将脱模剂涂布至模具和气囊的表面,以使轮胎易于脱模,但是发现在轮胎脱模处的轮胎表面附着有脱模剂。在脱模剂去除步骤中,利用清洗溶液擦拭掉或通过打磨与橡胶一起去除附着于轮胎表面的脱模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00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22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利用清洗溶液擦拭脱模剂的去除方法中,不均一的擦拭可能会残留未被擦拭的脱模剂。并且必须执行用于去除使用后的清洗溶液的后处理导致作业效率降低。此外,在通过打磨去除脱模剂的方法中,可以完全地去除脱模剂。然而,难以沿着轮胎表面的曲面去除均匀厚度的橡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的脱模剂并能够改善去除作业效率的脱模剂去除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脱模剂去除方法为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粘附粘附物的粘附区域去除脱模剂的脱模剂去除方法,所述脱模剂去除方法包括:移动并间歇地照射具有能够去除所述粘附区域中的轮胎表面的橡胶的强度的激光,使得在所述粘附区域内形成多个凹部,邻接的各凹部具有彼此重叠的重叠部。因而,附着于粘附区域的脱模剂被与橡胶被一起去除。因此,能够容易且完全地将脱模剂从轮胎表面的上述粘附区域去除,进而改善了脱模剂的去除作业的效率。在另一脱模剂去除方法中,因为所述各凹部的从凹部形成之前的轮胎表面到凹部形成之后的最深部的深度小于10μm,所以在不影响轮胎性能的情况下去除了脱模剂。此外,所述各凹部被形成为使得所述各凹部的深度从最深部朝向周缘变浅。因此,即使当因轮胎使用时的屈曲而导致反复变形作用于凹部时,也能够防止因凹部的形成而发生龟裂。在又一脱模剂去除方法中,所述邻接的各凹部的最深部之间的间隔比以喷墨的方式排出的用于形成所述粘附部的墨滴的直径大且为100μm以下。因此,墨滴能够进入形成于粘附区域的凹部,因而能够使墨层快速地粘着于轮胎表面。在再一脱模剂去除方法中,所述各凹部的从凹部形成之前的轮胎表面到凹部形成之后的最深部的深度为8μm以下。因此,即使当因轮胎使用时的屈曲而导致反复变形作用于凹部时,也能够防止因凹部的形成而发生龟裂。在又一脱模剂去除方法中,沿相对于所述轮胎表面的倾斜方向倾斜的方向对该轮胎表面照射所述激光。因此,能够使凹部的最深部位于轮胎表面的较低侧位置来防止墨滴的滴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轮胎在表面具有包括深度比10μm浅且脱模剂已经被去除的多个凹部的粘附区域并在除了该粘附区域以外的表面具有脱模剂。因而,因为粘附区域的表面积比除了粘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表面积宽,所以能够在改善了墨或密封材料对轮胎表面的粘着力的情况下对该粘附区域执行作为后续步骤的印刷步骤或密封步骤。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脱模剂去除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图2是示出了对侧面照射激光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侧面的形状测量的概念图。图4是示出了激光的照射范围和照射路线的图。图5是示出了照射头在轮胎径向上的移动控制的图。图6是示出了凹部的轮胎径向上的截面形状的图。图7是示出了激光的照射间隔的图。图8是示出了激光的照射控制的图。图9是示出了印刷步骤的概念图。图10是示出了实验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了脱模剂去除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如图所示,脱模剂去除装置1包括:轮胎位置设定装置3,其横向地定位和保持附着有待去除的脱模剂的轮胎2;激光照射装置5,其对轮胎2的一个侧面2a照射激光;以及形状测量装置6,其测量轮胎2的表面形状。由未示出的硫化成型装置硫化成型的轮胎2包括胎面部11、胎肩部12、胎侧部13和胎圈部14。胎肩部12从胎面部11的圆筒的两端延伸。胎侧部(以下称作“侧部”)13从对应的胎肩部12朝向轮胎2的转动中心轴线O延伸。胎圈部14形成于侧部13的各端部。轮胎2的内周面和外周面附着有脱模剂,该脱模剂为已经在硫化成型步骤中被涂布至模具和气囊表面(bladdersurface)并在该步骤之后转印于模具和气囊表面的脱模剂。注意,以下说明仅涵盖去除附着于轮胎的外周面的侧面2a的脱模剂的情况。轮胎2被输送装置7以横向状态输送至由轮胎位置设定装置3、激光照射装置5和形状测量装置6构成的脱模剂去除装置1。轮胎位置设定装置3包括:下侧支撑机构31,其从下侧支撑下侧凸缘体(lowerrimbody)30;上侧支撑机构32,其从上侧支撑上侧凸缘体40;和空气注入装置33。下侧凸缘体30和上侧凸缘体40通过从上方和下方保持轮胎2来可转动地支撑轮胎2,下侧凸缘体30和上侧凸缘体40被布置在如下位置:在该位置能够密封被轮胎2的上下胎圈部14的端部包围的凸缘安装孔15、16。下侧支撑机构31借助于升降装置34、转动装置35和转动轴36支撑下侧凸缘体30。具有能够上下升降的上下运动轴34a的升降装置34通过例如液压千斤顶机构或滚珠丝杠以及直进引导机构的动作使上下运动轴34a上下升降。转动装置35包括马达37、安装于马达37的输出轴的齿轮37A和与齿轮37A啮合转动的从动齿轮37B。转动装置35通过将马达37的转动驱动力传递至从动齿轮37B来使安装于从动齿轮37B的转动轴36转动。与稍后说明的控制装置100联接的马达37基于从控制装置100输出的控制信号实施转动驱动。下侧凸缘体30在小直径面30a在上且大直径面30b在下的情况下与转动轴36的轴线同轴地固定于转动轴36。下侧凸缘体30的截面形状近似为梯形。下侧凸缘体30具有台阶状外周面,也就是,位于下侧的大直径面30b具有较大的同心圆,位于上侧的小直径面30a具有较小的同心圆。下侧凸缘体30具有与轮胎2的凸缘安装孔15接合的接合部38。接合部38嵌入凸缘安装孔15,以密封开口并通过使轮胎2的转动中心轴线O与下侧凸缘体30的中心轴线一致而从下侧支撑轮胎2。以该方式,接合部38将转动力传递至轮胎2。如图1所示,上侧支撑机构32安装于跨在输送装置7上方而立设的门型框架8。框架8由一对支柱8A和横向框架8B构成,一对支柱8A以从地面延伸至已经被输送到这里的轮胎2的位于上侧的侧面2a的上方的方式立设,横向框架8B架设在一对支柱8A之间。上侧支撑机构32具有:支撑轴41,其从横向框架8B向下延伸;和上侧凸缘体40,其与下侧凸缘体30共同地保持轮胎2。支撑轴41与下侧支撑机构31的下侧凸缘体30同轴地固定于横向框架8B。上侧凸缘体40近似为锥体,其截面形状为与下侧凸缘体30上下对称的倒梯形,与下侧凸缘体30同样地,上侧凸缘体40具有台阶状外周面。上侧凸缘体40具有在下的小直径面40a和安装于支撑轴41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5/201580024372.html" title="脱模剂去除方法及轮胎原文来自X技术">脱模剂去除方法及轮胎</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模剂去除方法,所述脱模剂去除方法为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粘附粘附物的粘附区域去除脱模剂的脱模剂去除方法,所述脱模剂去除方法包括:移动并间歇地照射具有能够去除所述粘附区域中的轮胎表面的橡胶的强度的激光,使得在所述粘附区域内形成多个凹部,邻接的各凹部具有彼此重叠的重叠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5.09 JP 2014-0977221.一种脱模剂去除方法,所述脱模剂去除方法为从硫化成型之后的轮胎表面粘附粘附物的粘附区域去除脱模剂的脱模剂去除方法,所述脱模剂去除方法包括:移动并间歇地照射具有能够去除所述粘附区域中的轮胎表面的橡胶的强度的激光,使得在所述粘附区域内形成多个凹部,邻接的各凹部具有彼此重叠的重叠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凹部的从凹部形成之前的轮胎表面到凹部形成之后的最深部的深度小于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模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凹部被形成为使得所述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村寿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