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聚氨酯、弹性体、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和聚氨酯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4545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耐候性、耐热老化性优异的聚氨酯的原料的聚碳酸酯。还提供使用上述聚碳酸酯的聚氨酯、弹性体、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和聚氨酯。该聚碳酸酯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末端的90%以上具有羟基。(其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脂肪族烃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聚碳酸酯,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能够作为耐候性、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耐水解性、低温特性、耐寒性、柔软性和力学性质优异的聚氨酯的原料、或者涂料、粘接剂、粘合剂、墨水、覆盖材料、密封材料等的构成材料、以及高分子改性剂、高分子增塑剂等使用的新型的聚碳酸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热塑性弹性体等的聚氨酯所使用的软链段主要使用分子末端为羟基的聚酯或聚醚。其中,以己二酸酯为代表的聚酯的耐水解性差,因此例如使用其的聚氨酯在较短的时间内表面出现龟裂等或者表面产生霉菌等,因此其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使用聚醚的聚氨酯虽然耐水解性良好,但存在耐候性、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差的缺点。另外关于聚酯系的热塑性弹性体等,近年来也高度要求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耐候性、耐水解性、耐霉性、耐油性等,存在与针对聚氨酯所存在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由于聚合物链中的碳酸酯键极其稳定,特别是在耐水解性、耐候性、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等方面需求高的物性的用途中,作为软链段使用分子末端为羟基的聚碳酸酯(非专利文献1)。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下述式(1)所示的聚碳酸酯二元醇,其特征在于:伯末端OH比率为95~98.5%。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聚碳酸酯二元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数均分子量为250以上5000以下、羟基相对于全部末端基团的比例为95摩尔%以上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磷系化合物和受阻酚系化合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949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62202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松永胜治监修、《聚氨酯的化学与最新应用技术》、CMCPublishingCo.,Ltd.、2011年12月发行、P.14~2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如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作为聚碳酸酯使用通常使用的以1,6-己二醇为原料的聚碳酸酯的聚氨酯中,根据用途,有时耐候性、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不能说是令人满意的。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二元醇作为聚氨酯的原料,但并未记载本申请公开的聚碳酸酯。并且,专利文献1中也没有对于聚氨酯的耐候性和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进行任何研究。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了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的组合物,还记载了使用这样的含有聚碳酸酯二元醇的组合物作为聚氨酯的原料。其中,在专利文献2中,实施例3与本专利技术相近,但在该实施例3中,作为原料的二元醇成分之一,使用了新戊二醇。但是,使用新戊二醇作为二元醇成分时,如专利文献2的0095段中的记载,在缩聚中生成稳定的环状结构的碳酸酯体并蒸馏除去。这样的环状结构的碳酸酯体的生成引起原料二元醇成分的损耗,结果,难以得到预期的分子量和共聚组成的聚碳酸酯。另外,原料二元醇成分的损耗对工业生产而言也是不利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耐候性、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优异的聚氨酯的原料的聚碳酸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聚碳酸酯的聚氨酯、弹性体,还在于提供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和聚氨酯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能够获得耐候性、耐热性、特别是耐热老化性优异的聚氨酯,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具体而言,能够通过下述方案<1>、优选通过<2>~<24>解决上述课题。<1>一种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末端的90%以上具有羟基。(其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脂肪族烃基。)<2>如<1>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R1和R2的组合与R3和R4的组合为不同的组合。<3>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以上。<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数均分子量为400~10000。<5>如<4>所述的聚碳酸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0℃以下。<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50mol%以上。<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含有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和下述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8>如<7>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以上,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80mol%。<9>如<7>或<8>所述的聚碳酸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熔解放热峰温度在15℃以下,或者观察不到熔解放热峰。<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中,R1和R2为甲基。<11>如<10>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中,R3和R4为甲基。<12>如<10>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中,R3和R4的至少任一个为甲基以外的基团。<13>如<3>~<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式[I]中R1、R2、R3和R4为甲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80mol%,式[I]中R1和R2的组合与R3和R4的组合为不同的组合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以上。<14>如<13>所述的聚碳酸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熔解放热峰温度在15℃以下,或者观察不到熔解放热峰。<15>一种聚氨酯,其是使用<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作为原料而得到的。<16>一种含有<15>所述的聚氨酯的弹性体。<17>一种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包含下述式[III]所示的1种以上的二元醇的二元醇与碳酸二酯反应。(其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脂肪族烃基。)<18>如<17>所述的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使式[III]所示的1种以上的二元醇的含量为全部二元醇的20mol%以上、1,6-己二醇的含量在全部二元醇中为20mol%~80mol%的二元醇与碳酸二酯反应。<19>一种聚氨酯的制造方法,包括使<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与多异氰酸酯反应的步骤。<20>如<19>所述的聚氨酯的制造方法,使上述聚碳酸酯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形成预聚物,使上述预聚物与增链剂反应。<21>一种含有下述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氨酯。(其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脂肪族烃基。)<22>如<21>所述的聚氨酯,含有下述式[X]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R5为2价的烃基,R6含有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23>如<21>所述的聚氨酯,含有下述式[XX]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R7为2价的烃基,R8含有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和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24>如<21>所述的聚氨酯,含有下述式[X]所示的重复单元和下述式[XX]所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1种、以及下述式[XXX]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R5为2价的烃基,R6含有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R7为2价的烃基,R8含有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和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其中,R9为2价的烃基,R10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末端的90%以上具有羟基,其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脂肪族烃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02 JP 2014-1366911.一种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末端的90%以上具有羟基,其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脂肪族烃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R1和R2的组合与R3和R4的组合为不同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以上。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数均分子量为400~1000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0℃以下。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50mol%以上。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含有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和下述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1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以上,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全部重复单元中为20mol%~80mol%。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熔解放热峰温度在15℃以下,或者观察不到熔解放热峰。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中,R1和R2为甲基。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中,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夫佐藤英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