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19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包括圆柱状罐体和圆锥状罐底,所述圆柱状罐体内部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圆柱状罐体上每两个相邻的不锈钢隔板之间均设有进料口;所述圆锥状罐底的上部设有益流口,圆锥状罐底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在所述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设有高温加热板,所述高温加热板的一端固定在圆柱状罐体的内壁,高温加热板的另一端自由向下,所述圆柱状罐体内壁还设有呈蛇形排布的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圆锥状罐底上部设有溢流口,可将分离的油溢流到后续工段,圆锥状罐底的水相则通过底部的排出口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酶法脱胶分离罐可以省去离心机分离,而且可以比离心机分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领域中的食用油加工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
技术介绍
目前对食用油的脱胶一般采用酶法脱胶法,食用油脱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面精炼工序的顺利进行和精炼油的品质,其中酶法脱胶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生化脱胶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磷脂酶水解作用切掉非水化磷脂的一个脂肪酸链生产溶血磷脂,而溶血磷脂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因此可通过水化作用方便地除去。目前可用于脱胶的磷脂酶有磷脂酶A1(PLA1)和磷脂酶A2(PLA2),这两种酶可分别专一性水解一位和二位脂肪酸链。磷脂酶脱胶特点一是界面反应,界面面积是酶高剪切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强剪切力搅拌是增加油酶界面面积和不断更新界面的有效方法;二是酶水解反应过程温和,需要在PH4.8-5.0,温度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4-6小时,对油脂结构破坏程度小,可显著提高成品油质量。食用油的脱胶一般在分离罐中进行加工处理,酶反应后物料处于乳化状态,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分离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有利于酶法脱胶过程中分离水相,分离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包括圆柱状罐体和位于所述圆柱状罐体底部的圆锥状罐底,所述圆柱状罐体内部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述圆柱状罐体上每两个相邻的不锈钢隔板之间均设有进料口;所述圆锥状罐底的上部设有益流口,圆锥状罐底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在所述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设有高温加热板,所述高温加热板的一端固定在圆柱状罐体的内壁,高温加热板的另一端自由向下,所述圆柱状罐体内壁还设有呈蛇形排布的加热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酶法脱胶分离罐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加热板的自由端呈钩状。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隔板向下凹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加热板和加热管内通有高温蒸汽,所述高温加热板和加热管穿过圆柱状罐体的侧壁与位于圆柱状罐体外部的高温蒸汽发生器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锥状罐底由支架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酶法脱胶分离罐采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将分离罐罐体内部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述不锈钢隔板向下凹陷,保证了物料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反应,不会发生物料反混,在高温加热板和加热管的作用下,保持圆柱状罐体内的高温状态,圆锥状罐底上部设有溢流口,可将分离的油溢流到后续工段,圆锥状罐底的水相则通过底部的排出口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目的,本技术的酶法脱胶分离罐可以省去离心机分离,而且可以比离心机分离效果更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酶法脱胶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酶法脱胶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酶法脱胶分离罐包括圆柱状罐体10和位于所述圆柱状罐体10底部的圆锥状罐底20,所述圆柱状罐体10内部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30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述圆柱状罐体10上每两个相邻的不锈钢隔板30之间均设有进料口11;所述圆锥状罐底20的上部设有益流口21,圆锥状罐底20的底部设有排出口22,在所述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设有高温加热板40,所述高温加热板40的一端固定在圆柱状罐体10的内壁,高温加热板40的另一端自由向下,所述圆柱状罐体10内壁还设有呈蛇形排布的加热管50。优选地,本技术采用的圆锥状罐底20底部由支架60支撑。具体地,所述不锈钢隔板30向下凹陷,保证了物料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反应,不会发生物料反混,不会使后进的物料先出来,而导致部分物料没有进行充分的酶反应。圆柱状罐体10里面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30分隔开来,高温物料(70~100℃)从两个不锈钢隔板30之间进料,不锈钢隔板30能防止后进物料反混,物料进入圆柱状罐体10之后,在高温加热板40和加热管50的作用下保持圆柱状罐体10内部的高温状态,由于高温并且有足够长的停留时间而破乳分离,破乳后的水相沉积在圆锥状罐底20,油层则在上部,圆锥状罐底20的上部设有溢流口21,可将分离的油溢流到后续工段,圆锥状罐底20的水相则通过底部的排出口22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其中,所述高温加热板40的自由端呈钩状,进一步地防止后进物料反混,并且本技术的高温加热板40配合加热管50,将混合溶剂油在温度升高的同时,还被散布开来,使得温度升高更快。在本技术的酶法脱胶分离罐中,所述高温加热板40和加热管50内通有高温蒸汽,所述高温加热板40和加热管50穿过圆柱状罐体10的侧壁与位于圆柱状罐体10外部的高温蒸汽发生器(图中未标示)相连,通过高温蒸汽发生器不断地向高温加热板40和加热管50内通过高温蒸汽,以提高圆柱状罐体10内的温度,以利于酶法脱胶过程中水相的分离。上述实施例揭示的酶法脱胶分离罐采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30将分离罐罐体10内部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述不锈钢隔板30向下凹陷,保证了物料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反应,不会发生物料反混,在高温加热板40和加热管50的作用下,保持圆柱状罐体10内的高温状态,圆锥状罐底20的上部设有溢流口21,可将分离的油溢流到后续工段,圆锥状罐底20的水相则通过底部的排出口22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目的,本技术的酶法脱胶分离罐可以省去离心机分离,而且可以比离心机分离效果更好。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罐体和位于所述圆柱状罐体底部的圆锥状罐底,所述圆柱状罐体内部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述圆柱状罐体上每两个相邻的不锈钢隔板之间均设有进料口;所述圆锥状罐底的上部设有益流口,圆锥状罐底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在所述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设有高温加热板,所述高温加热板的一端固定在圆柱状罐体的内壁,高温加热板的另一端自由向下,所述圆柱状罐体内壁还设有呈蛇形排布的加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脱胶分离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罐体和位于所述圆柱状罐体底部的圆锥状罐底,所述圆柱状罐体内部用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隔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述圆柱状罐体上每两个相邻的不锈钢隔板之间均设有进料口;所述圆锥状罐底的上部设有益流口,圆锥状罐底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在所述每个独立的空间内设有高温加热板,所述高温加热板的一端固定在圆柱状罐体的内壁,高温加热板的另一端自由向下,所述圆柱状罐体内壁还设有呈蛇形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日明黄娆勤郭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