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凿岩台车系统,属于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凿岩台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的山岭隧道施工中,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隧道机械化施工的成套设备及技术都不够成熟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完成。尤其是在钻打炮眼、锚杆孔等施工工序上,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而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导致采用大量人工作业的隧道施工工法已不具备成本优势。同时隧道内施工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大,在我国对生产安全日益重视的大环境下,有关部门对隧道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不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考虑,完善隧道机械化施工成套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将是隧道施工的主流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凿岩台车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其仍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采用多条履带,通过转向油缸实现转向,此种转向形式仅在工况较好的路面上使用,(如铣刨机),在恶劣的隧道环境中实现转向较困难,另外,由于转向力矩较大,左右履带没有钢结构连接,会使整个门架甚至环轨扭转变形,从而影响钻机的运行和精度;整个台车的升降采用升降油缸来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凿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行走系统(1),具体包括:履带装置(1‑1),走行平台(1‑4),翻转油缸(1‑5);所述履带装置(1‑1)为两套,且为长履带装置,平行设置于走行平台(1‑4)两侧;每个履带装置(1‑1)上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法兰座(1‑2),四个连接法兰座(1‑2)形成用于连接环轨门架(2)的四点支撑;所述走行平台(1‑4)由两根主梁和四根联系梁焊接而成,主梁的两端通过法兰螺栓和抗剪块连接两条履带装置(1‑1),主梁的两端外侧与折叠翻板(1‑3)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翻转油缸(1‑5)的一端连接于折叠翻板(1‑3)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法兰座(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凿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行走系统(1),具体包括:履带装置(1-1),走行平台(1-4),翻转油缸(1-5);所述履带装置(1-1)为两套,且为长履带装置,平行设置于走行平台(1-4)两侧;每个履带装置(1-1)上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法兰座(1-2),四个连接法兰座(1-2)形成用于连接环轨门架(2)的四点支撑;所述走行平台(1-4)由两根主梁和四根联系梁焊接而成,主梁的两端通过法兰螺栓和抗剪块连接两条履带装置(1-1),主梁的两端外侧与折叠翻板(1-3)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翻转油缸(1-5)的一端连接于折叠翻板(1-3)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法兰座(1-2)上;环轨门架(2),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于履带行走系统(1)上的环形轨道(2-1),所述环形轨道(2-1)为分段式环轨,由多段连接而成,其上设置有驱动链槽(2-3)和环形导槽(2-4),所述驱动链槽(2-3)内设置有链条(2-2);钻机驱动装置(3),间隔设置于环形轨道(2-1)上,具体包括:驱动箱(3-1),安装于驱动箱(3-1)上的液压马达(3-2),设置于驱动箱(3-1)下端两侧的可插入环形导槽(2-4)内部的导向装置(3-6);所述导向装置(3-6)三面固定有摩擦板和调整垫;所述链轮(3-4)为两个,分别通过花键连接在各自的链轮轴(3-3)上并分别与环形轨道(2-1)上的链条(2-2)齿合,两链轮轴(3-3)相对端通过传动轴(3-5)套接,并且其中一个链轮轴(3-3)的另一端连与液压马达(3-2)连接;所述导向装置(3-6)三面固定有摩擦板和调整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凿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平台(1-4)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置有折叠翻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凿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斌,王光欣,谢自韬,张智莹,夏真荣,李龙,吴春慧,彭仁军,刘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