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66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08:47
该非充气轮胎(11)设置有:安装体(11),其安装于轴(S);外筒体(113),其从轮胎径向外侧围绕安装体;多个连接构件(115),其在安装体与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并且多个连接构件(115)使安装体与外筒体以安装体和外筒体能够相对于彼此弹性移位的方式连接;以及圆筒状的胎面部(116),其从轮胎径向外侧围绕外筒体。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截面图中,胎面部的至少包括轮胎赤道部(E)的中央区域(129)中的外表面(116c)的轮廓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使用时无须在内部充填加压空气的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轮胎内部充填有加压空气的状态下使用的传统充气轮胎中,爆胎的发生是在结构上不可避免的问题。近些年,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非充气轮胎。该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外筒体(环状体),其围绕安装体;以及连接构件,其在安装体与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69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非充气轮胎中,例如,为了将轮胎安装至两轮车,或者为了将轮胎安装至具有外倾角的车辆,可以采用如下的胎面部(胎面构件):在该胎面部中,胎面部的外周面被形成为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并且在该胎面部中,胎面部的外径从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分别朝向胎面部的位于该最大外径部分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在这种情况下,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可能明显比与胎面部的其它部分大,因而可能会使车辆操纵性恶化。也就是,能够进一步研究传统非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形状,特别地,期望改善轮胎的当轮胎相对于路面倾斜时(即,当给予轮胎外倾角时)的接地性能。已经鉴于以上情况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当采用如下胎面部时也能够防止车辆操纵性恶化的非充气轮胎:在该胎面部中,胎面部的外周面被形成为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并且在该胎面部中,胎面部的外径从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分别朝向胎面部的位于该最大外径部分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改善轮胎的相对于路面的接地性能的非充气轮胎。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如下的非充气轮胎,其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轴;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从所述安装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安装体;多个连接构件,所述多个连接构件在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并且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使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以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外筒体能够相对于彼此弹性移位的方式连接;以及圆筒状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外筒体,其中,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的外表面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的轮廓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线,所述中央区域至少包括轮胎赤道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胎面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响应于轮胎的外倾角而适当地接触路面,因而与胎面部的外表面平坦的传统非充气轮胎相比,能够改善轮胎的接地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胎面部的外周面被形成为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状。所述胎面部的外径从所述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分别朝向所述胎面部的位于所述最大外径部分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另外,所述胎面部的所述中央区域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胎面部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外侧的肩部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由于增大了胎面部的在直地行驶期间易于磨耗的中央区域的厚度,所以能够改善轮胎的磨耗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二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外筒体的外径在与所述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最大,并且所述外筒体的外径从所述位置分别朝向所述外筒体的位于所述位置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能够在不显著增加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的情况下获得安装于外筒体且具有上述外周面的胎面部。也就是,由于外筒体的外周面具有与胎面部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所以能够抑制这些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即胎面部的厚度在轮胎宽度上的多个位置处变化。因而,能够防止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的刚性相比于胎面部的其它部分显著降低,从而能够获得适当的车辆操纵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三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沿轮胎宽度方向朝向所述外筒体的最大外径部分逐渐增大。另外,所述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外筒体的与所述外筒体的最大外径部分不同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能够抑制外筒体的刚性在轮胎宽度上的多个位置处变化,从而能够可靠地获得适当的车辆操纵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三或第四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外筒体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径最大的最大外径部分处被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割。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沿轮胎宽度方向朝向所述外筒体的分割部分逐渐增大。另外,所述分割部分处的两个分割面彼此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由于外筒体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所以即使外筒体具有例如复杂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形成外筒体。另外,由于构成外筒体的两个分割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沿轮胎宽度方向分别朝向各自的分割面逐渐增大,所以各分割面能够具有大的面积,因而能够使分割筒体的分割面彼此牢固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外筒体被分割成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筒体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另外,在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接合部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平均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当供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接合在一起的接触面积增大时,能够改善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接合的接合强度。在这种情况下,表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接合部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表示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端缘且彼此接触的端面的轮胎径向上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中的各连接构件包括被布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另外,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内的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平均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不布置连接构件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内的外筒体能够具有适当的刚性,因而能够改善操纵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是根据第六或第七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外筒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沿轮胎宽度方向朝向所述外筒体的中央侧逐渐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能够获得容易将胎面部安装至外筒体和在路面上行驶期间防止胎面部从外筒体脱离两者。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是根据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非充气轮胎,所述外筒体包括外筒主体和从所述外筒主体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另外,在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中,所述突出部包括基底部和扩大部,所述基底部连接至所述外筒主体,所述扩大部具有大于所述基底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胎面部与外筒体的突出部接合,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胎面部从外筒体脱开。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当采用如下的胎面部时也能够防止车辆操纵性恶化:在该胎面部中,胎面部的外周面被形成为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并且在该胎面部中,胎面部的外径从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分别朝向胎面部的位于该最大外径部分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已经改善了相对于路面的接地性能的非充气轮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轮胎的一部分被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轴;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从所述安装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安装体;多个连接构件,所述多个连接构件在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并且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使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以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外筒体能够相对于彼此弹性移位的方式连接;以及圆筒状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外筒体,其中,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的外表面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的轮廓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线,所述中央区域至少包括轮胎赤道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轴;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从所述安装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安装体;多个连接构件,所述多个连接构件在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并且所述多个连接构件使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以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外筒体能够相对于彼此弹性移位的方式连接;以及圆筒状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外筒体,其中,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的外表面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的轮廓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线,所述中央区域至少包括轮胎赤道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的外周面被形成为沿轮胎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状,所述胎面部的外径从所述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分别朝向所述胎面部的位于所述最大外径部分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并且所述胎面部的所述中央区域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胎面部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外侧的肩部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外径在与所述胎面部的最大外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最大,并且所述外筒体的外径从所述位置分别朝向所述外筒体的位于所述位置两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沿轮胎宽度方向朝向所述外筒体的最大外径部分逐渐增大,并且所述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外筒体的与所述外筒体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明彦西田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