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突波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集成电路(IC)大都是以低电压作为电源供应,如5伏特(V)或是3.3伏特(V)的电压。当该移动式电子装置的电力耗尽时,为求方便,制造商皆是针对现有的市电电源设计,让使用者可直接以该移动式电子装置的一充电器电连接至一市电插座获取电能,并由该充电器将该市电电源供应的110V电压转换成5V电压,再以该5V电压充电该移动式电子装置。而当该移动式电子装置的充电器电连接该市电电源的瞬间,会有突波电压的产生,也就是说,瞬间会有大约20V的高压产生,而该突波电压若进入该移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集成电路中,会造成该集成电路损毁,因此,若无法有效的将该突波电压排除,当该移动式电子装置充电时,会有很高的损坏风险。现有技术是在该移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集成电路中使用耐高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OSFET)承受该突波电压,并使用一个齐纳二极管(ZenerDiode)排除该突波电压。但耐高压的MOSFET相较于低压的MOSFET需要较多的布局面积,因此当该集成电路内的MOSFET均使用该耐高压的MOSFET,会大量增加电路设计的整体面积,使得该集成电路的面积增加,进而影响其他电路的布局。使用该齐纳二极管来排除该突波电压则会增加该集成电路的成本。故现有技术排除该突波电压的方式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排除该突波电压的方式会造成集成电路的整体面积增加,且使用齐纳二极管会造成成本的上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波保护电路,进一步缩小该集成电路的整体面积,且不需使用该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突波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电源输入端,接收一电源;一第一晶体管,为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具有一漏极、一源极、一栅极及一基极,该漏极电连接至该电源输入端;一非门,具有一非门输入端及一非门输出端,该非门输入端作为一突波检测信号输入端,接收一突波检测信号;一与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及一与门输出端,该第一输入端作为一致能端,接收一致能信号,该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该非门输出端;一第一电位转换器,具有一高电位输入端、一低电位输入端、一控制端及一输出端,该高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电源输入端,该低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该控制端电连接至该与门输出端,该输出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其中当该控制端的电位为一高准位时,控制该高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输出端,当该控制端的电位为一低准位时,控制该低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输出端;一基极控制单元,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漏极、源极以及该与门的与门输出端;其中当该与门输出端的电位为一高准位时,控制该基极电连接至该漏极,当该与门输出端的电位为一低准位时,控制该基极电连接至该源极;及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07 TW 1041257631.一种突波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电源输入端,接收一电源;一第一晶体管,为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具有一漏极、一源极、一栅极及一基极,该漏极电连接至该电源输入端;一非门,具有一非门输入端及一非门输出端,该非门输入端作为一突波检测信号输入端,接收一突波检测信号;一与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及一与门输出端,该第一输入端作为一致能端,接收一致能信号,该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该非门输出端;一第一电位转换器,具有一高电位输入端、一低电位输入端、一控制端及一输出端,该高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电源输入端,该低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该控制端电连接至该与门输出端,该输出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其中当该控制端的电位为一高准位时,控制该高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输出端,当该控制端的电位为一低准位时,控制该低电位输入端电连接至该输出端;一基极控制单元,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漏极、源极以及该与门的与门输出端;其中当该与门输出端的电位为一高准位时,控制该基极电连接至该漏极,当该与门输出端的电位为一低准位时,控制该基极电连接至该源极;及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波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电荷泵,电连接于该电源输入端与该第一电位转换器的高电位输入端之间,且具有一升压输入端及一升压输出端;其中该升压输入端电连接至该电源输入端,该升压输出端电连接至该第一电位转换器的高电位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突波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晶体管,为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且电连接于该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该该电源输出端之间,具有一漏极、一源极、一栅极及一基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该电源输出端,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一第二电位转换器,具有一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荣,向贵晟,毕文嘉,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类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