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荣根专利>正文

夹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31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若干个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夹子,夹子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通过弹簧夹紧,支撑杆穿过所述弹簧,上夹板的后端以及下夹板的后端朝外延伸,形成按压部,上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下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上布置若干个夹子,夹子的上夹板的前端以及下夹板的前端分别有抵接块,按下按压部,打开夹子后,PCB板位于两个抵接块之间,松开按压部,抵接块夹紧PCB板,上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下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将PCB板的夹痕由线转变成点,夹痕较小,提高夹紧PCB板的稳固性,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用于夹持PCB板的夹持组件。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传统涂布机在生产PCB涂膜工艺的做法为机头机械手夹出涂完的PCB板送至下一工序夹板处。此过程会产生两次夹板痕迹,并且增加了掉板风险。采用“夹持”、“夹板”、“PCB”以及“PCB板”作为关键词搜索相关专利,共搜到37篇相关专利,其中,中国专利201420786211.8涉及一种PCB薄板生产辅助夹具,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内侧连接部位倒直角;第一夹板的内侧边缘上设置有用于夹紧PCB薄板的第一夹紧部件和第二夹紧部件;第二夹板的内侧边缘上设置有用于夹紧PCB薄板的第三夹紧部件和第四夹紧部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连接部位与第一夹紧部件、第二夹紧部件、第三夹紧部件和第四夹紧部件上下交错卡住PCB薄板。应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夹持部件来夹紧固定PCB薄板,实现对PCB薄板的加厚,解决PCB薄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堵板、卡板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报废率,节约生产成本。中国专利201120029014.8公开了一种PCB板电镀工序的PCB板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紧固螺栓,挂孔和联结销钉;上夹板的后部顶端设有U型开口或者螺纹孔,上夹板的后部中间设有挂孔或者连通孔,上夹板中部两边设有突起,突起中部开有通孔;下夹板后端顶部设有螺纹孔或者U型开口,下夹板后部中间设有连通孔或者挂孔,下夹板中部设有突起,突起中部开有通孔;上夹板与下夹板在中部通孔通过联结销钉活动连接;紧固螺栓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后部顶端的通孔或者U型开口处。本技术使得紧固螺栓的螺栓预紧力通过杠杆原理以联结铆钉为支点形成夹口的夹紧力,因而能提供持久的夹持力,防止PCB板电镀过程中掉入镀槽中。上述的第一篇专利解决的是PCB薄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堵板、卡板的问题,第二篇专利利用的是紧固螺栓的螺栓预紧力通过杠杆原理以联结铆钉为支点形成夹口的夹紧力,使用不是很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夹持组件,实现夹持PCB板时减少夹板痕迹以及掉板风险,并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夹持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若干个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夹子,所述夹子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通过弹簧夹紧,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弹簧,所述上夹板的后端以及所述下夹板的后端朝外延伸,形成按压部,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所述下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抵接块的外端沿着自上而下朝中间倾斜布置,形成尖部,所述下抵接块的外端呈平面状布置,所述尖部与所述下抵接块的外端抵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尖部与所述下抵接块的外端呈垂直状抵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链条耐磨块,所述夹子位于两个所述链条耐磨块之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链条耐磨块包括横向块以及形成在所述横向块的两端的竖向盘,所述横向块的中间以及所述竖向盘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插设在所述通孔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竖向盘的外端连接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通过在支撑上布置若干个夹子,夹子的上夹板的前端以及下夹板的前端分别有抵接块,按下按压部,打开夹子后,PCB板位于两个抵接块之间,松开按压部,抵接块夹紧PCB板,上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下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将PCB板的夹痕由线转变成点,夹痕较小,提高夹紧PCB板的稳固性,操作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支撑杆20按压部30上夹板40下夹板50抵接块60横向块70竖向盘80卡簧90下抵接块91尖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可以运用在PCB板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对PCB板的夹取。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杆10以及若干个间隔布置在支撑杆10上的夹子,该夹子包括上夹板30以及下夹板40,上夹板30与下夹板40之间通过弹簧夹紧,支撑杆10穿过所述弹簧,这样,上夹板30以及下夹板40以支撑杆10为杠杆支点,上夹板30以及下夹板40的运动可视为杠杆运动;上夹板30的后端以及下夹板40的后端朝外延伸,形成按压部20,上夹板30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50,下夹板40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90。上述的夹持组件,通过在支撑杆10上布置若干个夹子,夹子的上夹板30的前端以及下夹板40的前端分别有抵接块50,按下按压部20,打开夹子后,PCB板位于两个抵接块50之间,松开按压部20,抵接块50夹紧PCB板,上夹板30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50,下夹板40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90,将PCB板的夹痕由线转变成点,夹痕较小,提高夹紧PCB板的稳固性,操作方便。更进一步的,上抵接块50的外端沿着自上而下朝中间倾斜布置,形成尖部91,下抵接块90的外端呈平面状布置,所述尖部91与所述下抵接块90的外端抵接,这样,有利于减少夹持组件对PCB板的夹痕。具体的,所述尖部91与所述下抵接块90的外端呈垂直状抵接,这样,在夹取PCB板时,仅抵接部分在PCB板上留下印痕,垂直状抵接的方式,可以使得印痕呈较短的线,甚至是一个点。上述的下抵接块90外端内侧沿着自上而下朝中间倾斜布置,形成导向面,这样,在夹取PCB板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更进一步的,上述的支撑杆10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链条耐磨块,上述的夹子位于两个链条耐磨块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链条耐磨块包括横向块60以及形成在横向块60两端的竖向盘70,横向块60的中间以及竖向盘70的中间设有通孔,上述的支撑杆10插设在通孔内。另外,竖向盘70的外端连接有卡簧80,卡簧80与支撑杆10连接,这样,卡簧80对整个链条耐磨块的安装起到固定的作用。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以及若干个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夹子,所述夹子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通过弹簧夹紧,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弹簧,所述上夹板的后端以及所述下夹板的后端朝外延伸,形成按压部,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所述下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以及若干个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夹子,所述夹子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通过弹簧夹紧,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弹簧,所述上夹板的后端以及所述下夹板的后端朝外延伸,形成按压部,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上抵接块,所述下夹板的前端形成有若干个下抵接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接块的外端沿着自上而下朝中间倾斜布置,形成尖部,所述下抵接块的外端呈平面状布置,所述尖部与所述下抵接块的外端呈垂直状抵接。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根
申请(专利权)人:李荣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