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219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通过在发泡体的内凹区域设置粘扣带,面套包覆时粘附于发泡体上的粘扣带,解决了在座椅需要内凹的区域,面套与发泡体贴合不到位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无需在发泡体上增加吊紧点或在面套上增加分缝线即可达到座椅面套内凹的技术效果,提高了生产质量;同时,通过将网状结构的面套基布直接粘附于粘扣带的粘扣带钩面,达到了无需粘扣带毛面就能与粘扣带粘附的技术效果,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的开发设计
,具体来说涉及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在座椅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靠背上部区域设计为负曲率造型,如图1中虚线框部分所示,即凹面造型,在实际包覆过程中,如图2所示,靠背面套B上部区域很难与发泡体A贴合,在靠背面套B和发泡体A之间形成空隙100,导致面套B包覆后的汽车座椅给人一种“靠背空”的感觉,实际体验亦如此,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此种情况下,面套的设计开发与发泡体造型设计出现矛盾:一方面,如必须保证原有内凹造型设计,需要额外在发泡体上增加吊紧点或在靠背上部中分线处增加分缝线,发泡体实际造型需要更改;另一方面,若按发泡体实际造型开发面套,则包覆出来的汽车座椅会因“靠背空”问题达不到质量要求。不仅仅是座椅靠背,在座椅坐垫侧翼分缝区域,亦存在面套与发泡体贴合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通过在座椅发泡体的内凹区域设置粘扣带,座椅面套包覆发泡体时直接粘附于发泡体上的粘扣带,解决了在座椅发泡体成型为内凹区域面套与发泡体包覆后表面贴合不到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包括发泡体和包覆于所述发泡体上的面套,所述发泡体的表面成型有内凹区域,所述发泡体的内凹区域设置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成形有一钩面;所述面套内面直接粘附于所述粘扣带的钩面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扣带包括底布和钩状部件,所述钩状部件分布于所述底布上,所述底布上分布有钩状部件的一侧面成形为粘扣带钩面。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扣带包括包覆布和磁性体,所述包覆布有相对的两侧面,一侧面与所述发泡体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底布背离钩状部件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磁性体连接于所述包覆布和所述底布中间,所述粘扣带模内成型于发泡体表面。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磁性体包括磁性铁片和磁性颗粒。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套包括非发泡层、发泡层和基布,所述基布粘附于所述粘扣带钩面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扣带成形为矩形,所述成形为矩形的粘扣带设置于座椅靠背上部内凹区域。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扣带成形为葫芦形,所述成形为葫芦形的粘扣带设置于座椅坐垫侧翼分缝区域。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发泡体的内凹区域设置粘扣带,座椅面套包覆发泡体时粘附于发泡体上的粘扣带,从而无需在发泡体上增加吊紧点或在面套上增加分缝线即可达到座椅造型的内凹效果。(2)面套基布直接粘附于粘扣带钩面,无需粘扣带毛面,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座椅靠背正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座椅靠背面套包覆发泡体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靠背发泡体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座椅靠背面套包覆发泡体后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粘扣带组合前分层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粘扣带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粘扣带组合后分层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的粘扣带及其钩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面套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粘扣带钩面与面套网格线粘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粘扣带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粘扣带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设有粘扣带的靠背发泡体在中分面上的截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设有粘扣带的靠背发泡体与面套结合后在中分面上的截面图。图15为本技术座椅坐垫发泡体设置粘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座椅坐垫面套包覆效果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A-发泡体,B-面套,C-粘扣带,100-空隙,1-钩状部件,2-底布,21-变形,3-磁性体,4-包覆布,5-网格线,6-非发泡层,7-发泡层,8-基布,241-一端,242-一端,41-侧面,42-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3至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框部分发泡体内凹区域,在座椅发泡体A上成型为内凹的区域设置有粘扣带C,面套B包覆发泡体A时在发泡体内凹区域直接粘附于粘扣带,如图4所示,面套B包覆发泡体A后紧密贴合于发泡体表面,即消除了现有技术中两者贴合后存在的空隙100,实现了座椅造型的内凹,其中: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粘扣带C包括钩状部件1、底布2、磁性体3和包覆布4,所述包覆布4有相对的两侧面41和42,侧面41与发泡体A连接,侧面42与底布2连接,在包覆布4和底布2中间设有磁性体3,在底布2背离磁性体3的一侧面上分布有钩状部件1,底布2上分布有钩状部件1的一侧面成形为粘扣带钩面。包覆布4和底布2的尺寸相近,磁性体3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底布2,底布2组合于磁性体3之后与磁性体3接触的一侧面内凹产生变形21,包覆布4和底布2接触的两端241和242可通过热压、缝制的方式连接,从而磁性体3紧固地连接在包覆布4和底布2中间。一般地,磁性体3包括磁性铁片和磁性颗粒。较佳地,所述粘扣带C成形为矩形或葫芦形,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达到较好的实施效果,矩形粘扣带一般设置于座椅靠背的发泡体中,葫芦形粘扣带一般设置于座椅坐垫的发泡体中,但并不限于此。参阅图9,所述面套B包括非发泡层6、发泡层7和基布8,非发泡层6一般包括织物、人造革及真皮等,发泡层7设于非发泡层6和基布8中间,发泡层7和基布8通过胶黏剂粘合,所述基布8为包括网格线5的网状结构,参阅图10,面套B的网格线5在压力的作用下压入粘扣带C上的钩状部件1中,以此面套B与发泡体A通过粘扣带实现紧密贴合。图3为设有粘扣带C的靠背发泡体A正视图,其中粘扣带C在发泡体A生产过程中一体成型于发泡体A表面上的方法可采用本
常用的工艺;本实施例可以这样实施:在发泡过程中模内成型,通过粘扣带C的磁性体3将粘扣带C吸附在发泡体A成型的模具中,磁性体3在模具中的位置对应座椅发泡体需要内凹的区域,同时磁性体3的磁力需保证其在模具内不会移动;图13为设有粘扣带C的靠背发泡A在中分面上的截面示意图,在发泡体A成型为内凹的区域设有粘扣带C,放大区域为粘扣带C的示意图;图14为设有粘扣带的靠背发泡体A与面套B结合后在中分面上的截面图,面套B包覆后在压力作用下压入发泡体A中的粘扣带C上,从而面套B紧密贴合于发泡体A,实现面套B包覆后座椅造型的内凹,放大区域为粘扣带钩面与面套基布的网格线粘附的示意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座椅坐垫侧翼需要内凹的区域,通过在坐垫发泡体A上设置葫芦形粘扣带C,面套B包覆时在坐垫侧翼区域通过粘扣带C与发泡体A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坐垫侧翼的内凹。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包括发泡体和包覆于所述发泡体上的面套,所述发泡体的表面成型有内凹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的内凹区域设置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成形有一钩面;所述面套内面直接粘附于所述粘扣带的钩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包括发泡体和包覆于所述发泡体上的面套,所述发泡体的表面成型有内凹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的内凹区域设置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成形有一钩面;所述面套内面直接粘附于所述粘扣带的钩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带包括底布和钩状部件,所述钩状部件分布于所述底布上,所述底布上分布有钩状部件的一侧面成形为粘扣带钩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发泡体与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带包括包覆布和磁性体,所述包覆布有相对的两侧面,一侧面与所述发泡体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底布背离钩状部件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磁性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姬满磾胡顺兴刘明峰张鹏李鸿涛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