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划线头的划线法及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112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使用多划线头的划线法及划线装置,包括:对工件的横向尺寸,设定各划线头所负责的划线区域,求出含在各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第1划线头从位于第1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选择坐标最小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其余的划线头,从位于所对应的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的可划线者中选择坐标最小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若划线候补不存在时,划线头会待命于从上游侧的划线头向下游侧离开既定长度的位置;将上述所选择的划线候补加以划线后,若仍残留划线候补,则反复上述的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划线条件改变,就需要费时的设定作业,又不能对应非等节距的划线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cribing method and scribing device using multiple scribing hea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 head marking marking method and scrib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ransverse dimensions of the workpiece, crossed the region responsible for setting the marking head, for each object contained in the crossed scribe area; first scribing head from marking object at the first scribe area select the smallest crossed object coordinates as underlined candidates; scribing head rest, select the smallest coordinate object from the object line crossed crossed area is loca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in the liner as if crossed crossed alternate, alternate does not exist when scribing head scribing head available from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downstream side from the predetermined length position will be crossed; the candidate selected crossed, if still crossed the alternate, repeat action.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scribing condition is changed, and time-consuming setting operation is needed, 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non equal distance marking can not be mat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使用数个划线头进行的划线法及使用该划线法的划线装置。
技术介绍
具备数个的划线头,以2次的划线动作来得到数条的划线的装置,已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告第昭62—12179号「一次得数个显示组件的玻璃切割方法」中予以揭示。所述多头划线装置,若所邻接的划线头间的最小间隔为A时,因不能以A以下的B节距划线,故以2B的间隔设置各划线头,以2B的节距划线后,将全体划线头移位B而划线,以2次的划线动作取得节距B的划线。然而,若要切出如手表等小液晶显示基板的情形,就需要装设10~15个划线头。在所述情形时,需要将配合基板的划线条件,即,基板表面至刀尖的高度(下切量)或刀尖负载等各别设定,尚有刀尖的更换费时的操作上的问题。再因基板的机种改变,欲变更划线节距时,需要使用其它节距设定装置,故不能容易对应于基板的机种变更。另外,上述的「一次得数个显示组件的玻璃切割方法」,必须是等节距,不能适用于从1片玻璃基板切出不同尺寸的基板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容易对应基板的划线条件的设定及基板的机种变更的多头划线方法及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多划线头的划线法及其装置,使用具备数个划线头进行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加工对象的工件的横向尺寸,设定各划线头所负责的划线区域,而后,求出位于各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第1划线头,从位于对应的第1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选择坐标最小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若划线对象不存在时,则让第1划线头待命于既定位置;第1划线头以外的第n划线头,从位于对应的第n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的能划线者中,选择坐标最小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若划线候补不存在时,则让第n划线头待命于从第(n-1)划线头向下游侧离开既定长度的位置;将如上所选择的划线候补划线后,若仍残留划线候补,则反复上述的动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对工件的横向尺寸,设定各划线头所负责的划线区域,从那些位于各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逐一选择能划线的候补而划线,即根据单纯的算法进行划线,依据所述划线法,即使是对基板的多种模式的划线图案或非等间隔的划线节距,也完全不需要麻烦的划线节距等设定,能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另外,将所设置的划线头的数量设为5个~7个,对种种切割图案适当采用上述方法,则能以最少划线次数完成划线。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划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第一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玻璃板的划线动作图;图3是显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划线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显示将图2的玻璃板旋转90度的状态图;图5是显示对第二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玻璃板的划线动作图;图6是显示对第三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玻璃板的划线动作图。为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的使用多划线头的划线法的玻璃划线装置,它包括工作台1,能移动于Y方向,同时能作90度及θ的旋转,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吸引固定着玻璃板W;桥接件2,是以跨越工作台1上的方式设置,由两侧的支撑柱3与延伸于X方向的导引杆4所构成;数个挟持具支撑体6,顺沿形成于导引杆4的导轨5上而移动自如地设置,数个划线头7,设置于挟持具支撑体6上,在所述各划线头7的下部,设置旋转自如地保持着划线轮片8的划线轮挟持具9。所述各划线头7,在其内部具备升降机构,用以设定划线轮片8的下切量而使划线轮挟持具9上下移动;以及加压机构,通过压力空气的供应对划线轮片8的刀尖施以下切压;为获得所要求的下切压,在加压机构设有电动气动调节器(electropneumatic regulator)。多头划线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具备5个这样的划线头7。各划线头7,具备小齿轮与电动机,通过它们能各别移动于X方向。而且,所述移动机构,也可使用线型电动机。假设位于图1的纸面左端的划线头7,为第1划线头(以划线头①表示),并假设位于右端的划线头7,为第5划线头(划线头⑤)。划线头的数量,较佳者为5个~7个,其运算输入于划线装置的各种划线数据,以最少次数来进行划线。摄影机10、11,是将记在工件W的对准标记作为画像来读取的光学装置,各设置于台座12、13(设置成可在X方向及Y方向移动自如)上,通过摄影机电动机Mc(未图示)的驱动,所述台座12、13本身则顺沿着设置于X方向延伸的支撑台14的导轨15个别移动。摄影机10、11,为调节焦点,能以手动操作上下移动。显示器16、17,显示通过摄影机10、11所捕捉的映像来使用。当使划线头7以互相接触的状态排列时,所邻接的划线轮片8间的间隔虽为45mm,然而为避免划线头7互相的冲突,控制划线头7的移动,使划线轮片8间的最小间隔为55mm。因此,各划线间的最小间隔则为55mm。就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划线法的详细划线动作,以下列的各实施例说明如下。最初,在步骤S1,输入各种划线数据。划线数据是输入玻璃板W1的尺寸,对准标记M的位置,第1划线的位置,划线节距(x及y方向),以及对各划线头7的个别下切量与下切压。在步骤S2,就5个划线头7个别所负责的X方向及Y方向的划线区域左端的坐标值Xn、Yn,以下式演算。Xn=(横(X方向)尺寸/5)×(n-1)Yn=(纵(Y方向)尺寸/5)×(n-1)因X方向的横向尺寸是370mm,故成为0≤X1<74≤X2<148≤X3<222≤X4<296≤X5<370因Y方向的纵向尺寸是310mm,故成为≤Y1<62≤Y2<124≤Y3<186≤Y4<248≤Y5<310在步骤S3,选出含于X1~X5的各区域的划线对象。在区域X1,通过x=20,x=50的线为划线头①的划线对象。通过划线头②x=80,x=110,x=140划线头③x=170,x=200划线头④x=230,x=260,x=290划线头⑤x=320,x=350的线为划线对象。在步骤S4,设定Q=0,R=1作为变量Q、R的初始值。而后,作为Y方向的划线,在步骤S5,是判定在划线头①有无划线候补。在此,虽有通过x=20,x=50的两条划线对象,但先选择坐标值最小的x=20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在步骤S6,当作第1次的划线数据储存于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每次划线时分别存储5个中的各划线头7的位置数据。另外,将分配于各划线区域的个别划线数据,定义为划线对象,将划线对象中储存于数据库者定义为划线候补。在步骤S7,判定在划线头②的x=80,x=110,x=140的划线对象中有无划线候补。在划线头②,先选出划线对象中,位于从上游侧的划线头(在所述情形是划线头①)的现在位置向下游侧离开55mm以上的位置的划线对象。因x=80的划线对象离开位于x=20的划线头①而至60mm(≥55mm)的下游,故选出所有x=80,x=110,x=140的划线对象,从其中选择坐标值最小的x=80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而后,在步骤S8,当作第1次的划线数据储存于数据库。在步骤S9,同样判定在划线头③的x=170,x=200的划线对象中有无划线候补。因x=170的划线对象离开位于x=80的划线头②而至90mm的下游,故选择所述x=170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而后,在步骤S10,当作第1次的划线数据储存于数据库。在步骤S11,判定在划线头④的x=230,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多划线头的划线法,使用具备数个划线头来进行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加工对象的工件的横向尺寸,设定各划线头所负责的划线区域,而后,求出位在各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第1划线头,从位在对应的第1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选择坐标最小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若划线对象不存在时,则让第1划线头待命于既定位置; 而后,第1划线头以外的第n划线头,从位于对应的第n划线区域的划线对象中的能划线者中,选择坐标最小的划线对象,作为划线候补,若划线候补不存在时,则让第n划线头待命于从第(n-1)划线头向下游侧离开既定长度的位置; 据此运算出划线次数并储存每次划线时以上述方式所选择的划线候补后,进行前述划线次数的划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尾仁孝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