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人源化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作为有效成分的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079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将通过对表达抗人上皮调节蛋白的癌细胞发挥细胞毒活性和中和活性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人源化EP27抗体的可变区序列中的氨基酸残基进行适当取代,从而成功制作了:显示出作为非人动物的食蟹猴和人动物间的种属交叉反应性的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化学分解得到抑制的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等电点降低的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热变性中间温度升高的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以及缔合体量减少的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进而制作了:包含该抗体作为有效成分的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以及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剂和抗癌药。
技术介绍
在发达国家癌症是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为了治疗癌症,在过去的50年间开发了许多化疗药。大部分化疗药可以分类为烷基化剂、代谢拮抗剂、蒽环霉素(anthracycline,蒽环类抗生素)、植物生物碱、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和抗肿瘤药。这些药物均影响细胞分裂或DNA的合成,通过以某种形式发挥作用的机制产生治疗效果。特定的化疗药的有效性在癌症之间、患者之间、或者根据各个患者中的经过时间而不同。暴露于化疗药下的癌细胞往往会对这种化疗药产生耐性,对其他几种抗癌药也同样产生交叉耐性。而且,根据上述化疗药的机理,为了控制这些化疗药对正常细胞产生的细胞毒的结果带来的副作用,化疗药的用量或用法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到制约。近年来,人们在推进以在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分子为靶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以代替现有的化疗药。随着这种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可以避免现有的化疗药所固有的副作用,实现有助于癌症患者的QOL的癌症治疗。这种分子靶向药物除了包含低分子(smallmolecule)药物以外,还包含抗体等高分子药物。治疗抗体是生物体内与生俱来的分子,除了具有对生物体的毒性低的优点以外,还具有通过由效应子功能介导的细胞毒活性等低分子药物以外的作用机制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发挥治疗效果的优点,因此近年来有多种治疗抗体上市。作为这种通过由效应子功能介导的细胞毒活性等低分子药物以外的作用机制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的抗体,公开了以在大肠癌、肺腺癌、胰癌、胃癌、肾癌中高度表达的上皮调节蛋白(Epiregulin)为靶的治疗抗体(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测定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complement-dependentcytotoxicity;CDC)活性、以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活性时,发现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对表达上皮调节蛋白的细胞具有CDC活性和ADCC活性。另外,明确了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对癌细胞株具有通过中和作用产生的增殖抑制效果。而且,根据以上的认知,发现了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对原发性或转移性的各种癌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有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就腺癌而言,由于各种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而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成绩的进步(非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就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而言,报道了:由于EGFR的变异少而成为EGFR抑制剂的治疗对象的比例低(非专利文献1和2),与腺癌相比,对于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分子药物或化疗的治疗效果低(非专利文献3~5)。即,期望开发用于提高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治疗成绩的新的治疗法。另一方面,包括上述抗癌药在内的任何新型候选药物为了销售也必须通过严密的试验。例如,这种试验区分为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其中,后者通常进一步细分为I期试验、II期试验和III期试验,使用人患者来进行,而前者使用动物来进行。通常,临床前试验的目的在于:证明候选药物起作用、同时该药物是有效且安全的。具体而言,这些动物试验的目的在于:证明药物没有致癌性、致突变性或致畸性,同时理解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只有在临床前试验中确立了被测药物对动物的安全性和被测药物有效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才认可对人给予该被测药物的临床试验。在许多情况下,低分子(smallmolecule)的被测药物(例如由蒽环霉素衍生的新型抗癌药)在动物体内的作用都能够作为对人给药时该药物的预测作用的指标。因此,由这种临床前试验得到的数据通常能提供对人给药时的作用的高度预测性。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种类的被测药物中都会得到这种预测性,来自临床前试验结果的预测性和关于临床试验认可候选药物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一般说来,抗体通常可以通过极其特异性地识别蛋白性的靶分子来发挥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单克隆抗体的被测抗体药物只识别靶分子上的单一位点或单一表位。由于单克隆抗体向来就具有的高靶向的识别功能,所以抗体成为用于药物开发的意义非常深远的候选,但另一方面,由于该识别功能,有时难以进行临床前试验。这是由于在这种抗体所结合的靶分子的序列中存在种依赖性的突变。在人中,例如,经由表位X特异性地识别分子Y、并且与该分子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在用于临床前试验的生物种中的对应靶分子(直向同源物)Y’中对应存在的表位X’还有可能与人中对应的靶分子中存在的X不同,在非人种中常常无法特异性地识别直向同源物分子Y’并与该分子结合。即使是对人和灵长类抗原具有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组间,只与人和黑猩猩抗原同源体反应的抗体的例子也增多。例如,关于抗CD3单克隆抗体,观察到了这样的例子。应用最广泛且性质确定最全面的、CD3复合体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之一是OKT-3,其与黑猩猩CD3反应,但不与其他灵长类、例如恒河猴的CD3同源体或狗CD3反应(非专利文献6)。另一方面,还存在识别恒河猴抗原、而不识别其人直向同源物的单克隆抗体的例子。该组的一个例子是针对来自恒河猴的CD3的单克隆抗体FN-18(非专利文献7)。为了应对由上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产生的临床前动物试验中的问题,采取了几种策略。第一种公知的方法是:使用黑猩猩模型来实施被测抗体药物的临床前试验。黑猩猩的遗传亲缘与人最接近,其基因组的99%与人的基因组相同,所以被测抗体药物特异性结合的靶分子在黑猩猩中的突变与该分子在人中的突变相同的可能性非常大,实际上Schlereth等人发现了CD3的突变在人和黑猩猩中共通(非专利文献8)。因此,认为在黑猩猩中该分子不被被测抗体药物识别的危险性小。但是,使用黑猩猩的试验非常昂贵,而且还伴有伦理上的问题。而且,由于黑猩猩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所以可用于实验的动物数量非常受限。因此,在大部分被测抗体药物的开发中,黑猩猩中的这种临床前试验被排除。第二种方法是:使临床前试验中使用的分子适应该试验中使用的动物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由于是对试验动物给药,所以通过构建所谓的“代理(surrogate,替代)”抗体,在临床前试验中获得必须的安全性信息。通常,这种代理抗体是非代理抗体,即被修饰成特异性识别人中的实际的被测抗体药物所结合的靶分子的试验动物的直向同源物、而且与该直向同源物结合的抗体。因此,在使用这种“代理”抗体的方法中,分别开发两个不同的分子、即被测临床药物和该被测临床药物的靶向特异性所对应的、用于动物种的临床前试验的被测临床前药物,必须研究其安全性等。这种代理方法的最大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药,该治疗药包含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作为有效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6.24 JP 2013-1312491.腺癌以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药,该治疗药包含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作为有效成
分。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药,其中,上述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药,其中,上述抗上皮调节蛋白抗体为下述(1)~
(38)的任一项所述的抗体:
(1)包含重链以及轻链的抗体,所述重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9所述的氨基酸
序列、作为CDR2的SEQIDNO:1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1所述的
氨基酸序列;以及,所述轻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作为CDR2
的SEQIDNO:1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1)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重链恒定区,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H的SEQID
NO: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3)(1)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ID
NO: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4)(1)所述的轻链,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ID
NO:17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5)包含(2)所述的重链和(3)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6)包含(2)所述的重链和(4)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7)包含重链以及轻链的抗体,所述重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73所述的氨基
酸序列、作为CDR2的SEQIDNO:17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75所
述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所述轻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7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作为
CDR2的SEQIDNO:17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78所述的氨基酸序
列;
(8)(7)所述的抗体,该抗体包含重链恒定区,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H的SEQID
NO: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9)(7)所述的抗体,该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ID
NO: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10)(7)所述的轻链,该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ID
NO:17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11)包含(8)所述的重链和(9)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12)包含(8)所述的重链和(10)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13)包含重链以及轻链的抗体,所述重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79所述的氨
基酸序列、作为CDR2的SEQIDNO:18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81
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所述轻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8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作
为CDR2的SEQIDNO:18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84所述的氨基酸
序列;
(14)(13)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重链恒定区,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H的SEQ
IDNO: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15)(13)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16)(13)所述的轻链,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17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17)包含(14)所述的重链和(15)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18)包含(14)所述的重链和(16)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19)包含重链以及轻链的抗体,所述重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85所述的氨
基酸序列、作为CDR2的SEQIDNO:18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87
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所述轻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8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作
为CDR2的SEQIDNO:18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90所述的氨基酸
序列;
(20)(19)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重链恒定区,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H的SEQ
IDNO: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1)(19)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2)(19)所述的轻链,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17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3)包含(20)所述的重链和(21)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24)包含(20)所述的重链和(22)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25)包含重链以及轻链的抗体,所述重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91所述的氨
基酸序列、作为CDR21SEQIDNO:19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93所
述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所述轻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9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作为
CDR2的SEQIDNO:19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96所述的氨基酸序
列;
(26)(25)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重链恒定区,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H的SEQ
IDNO: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7)(25)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8)(25)所述的轻链,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17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29)包含(26)所述的重链和(27)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30)包含(26)所述的重链和(28)所述的轻链的抗体;
(31)包含重链以及轻链的抗体,所述重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197所述的氨
基酸序列、作为CDR2的SEQIDNO:19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199
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所述轻链具有作为CDR1的SEQIDNO:20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作
为CDR2的SEQIDNO:20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作为CDR3的SEQIDNO:202所述的氨基酸
序列;
(32)(31)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重链恒定区,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H的SEQ
IDNO:26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33)(31)所述的抗体,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SEQ
IDNO:2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34)(31)所述的轻链,所述抗体包含轻链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作为CL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雅实加藤淳彦竹入悦子桥本枝里大内香佐藤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制药株式会社地方独立行政法人宫城县立病院机构宫城县立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