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汽蚀叶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5263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汽蚀叶片泵,包括泵体、定子、转子和叶片,所述定子安装于泵体,所述转子通过泵轴安装于定子内,所述转子设有安装槽,所述叶片安装于安装槽内,且所述叶片的一端与定子的内壁面相贴;所述定子的密封角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此导流槽与定子的出油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了叶片泵的汽蚀现象,以减少液体质点相互作用,避免汽泡对叶片、定子及泵体的过流表面产生高频冲击,降低了噪声和振动,提高了叶片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提高了叶片泵的抽吸能力。

Anti cavitation vane pu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 cavitation vane pump, comprising a pump body, a stator, rotor and blade, mounted on the pump body of the stator, the rotor mounted on the stator through the pump shaft, the rotor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groove, wherein the blade i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inner wall surfaces of one end of the blade with the stator paste; sealing wall angle region of the stato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is communicated with an oil guiding groove and the stator of the mouth. The invention eliminates the cavitation phenomenon of vane pump to reduce the liquid particle interaction, to avoid the bubble flow surface to generate high frequency impact on the stator blade, and the pump body, reducing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vane pump, but also improve the suction capacity of van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泵,具体来说是一种抗汽蚀叶片泵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加油机的技术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的区域也越来越大。而汽车所用的燃油--汽油,是一种易于辉挥发的液体燃料。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天气温度较高的地区,加油机就会出现加油流量减小、甚至加不出油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加油机的叶片泵工作时产生汽蚀,在高温地区尤为突出。即加油机工作时,叶片泵内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液体的动态作用使叶片泵的进口处的压力低于液体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即饱和蒸汽压),液体开始汽化而产生气泡,随着叶片的转动,当夹在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气泡进入到压缩与排出区域时,气泡受到挤压而破裂,产生局部高速高压打击力,这种气泡的产生,发展和破裂造成叶片泵抽吸能力降低,导致加油机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抽吸能力的抗汽蚀叶片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汽蚀叶片泵,包括泵体、定子、转子和叶片,所述定子安装于泵体,所述转子通过泵轴安装于定子内,所述转子设有安装槽,所述叶片安装于安装槽内,且所述叶片的一端与定子的内壁相贴;所述定子的密封角a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此导流槽与定子的出油口连通。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为30mm~40mm。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深度沿靠近定子的出油口的方向逐渐增大。r>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侧壁与定子的端面平行。优选的,所述定子内具有密封角a,所述导流槽形成压力角b,所述压力角b的角度大小小于密封角a的角度大小。优选的,所述压力角b的角度大小比密封角a的角度大小小于3°~8°。优选的,所述定子的出油口连接有二级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抗汽蚀叶片泵通过在定子的密封角a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以扩大高压区的横截面积,从而消除叶片泵的汽蚀现象,以减少液体质点相互作用,避免汽包泡对叶片、定子及泵体的过流表面产生高频冲击,降低了噪声和振动,提高了叶片泵的使用寿命。本抗汽蚀叶片泵的定子采用了导流槽,以消除叶片泵工作时产生的汽蚀现象,提高了叶片泵的抽吸能力,即使加油机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抗汽蚀叶片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的后视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抗汽蚀叶片泵,包括泵体1、定子2、转子3和叶片4,所述定子2安装于泵体1,所述转子3通过泵轴5安装于定子2内,所述转子3设有安装槽6,所述叶片4安装于安装槽6内,且所述叶片4的一端与定子2的内壁相贴;所述定子2的密封角a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7,此导流槽7与定子2的出油口连通。具体的,密封角a为定子2中高压区201与低压区202的控制角度,而定子2的高压区201为定子2的中心与定子2的出油口203之间的区域,定子2的低压区202为定子2的中心与定子的进油口204之间的区域,而密封角a区域通过密封角a的两边与定子的内壁形成。本抗汽蚀叶片泵通过在定子2的密封角a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7,以扩大出油口203的入口面积,从而扩大高压区201的横截面积,故可消除汽蚀现象。同时,导流槽在密封角a区域内这保证了定子的密封效果。所述导流槽7的宽度为39mm。此导流槽的宽度可根据定子的尺寸大小决定,一般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尺寸。导流槽7的宽度比出油口203的直径大,同时,以保证无内渗漏的情况下,根据定子2的大小选用使用的值,本实施例中导流槽7的宽度为35mm。所述导流槽7的深度沿靠近定子2的出油口203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流槽7的侧壁701与定子2的端面205平行。此结构紧凑、合理,减少了定子2的内渗漏,保证叶片泵有效的工作。所述定子2内具有密封角a,所述导流槽7形成压力角b,所述压力角b的角度大小小于密封角a的角度大小,具体的,所述压力角b的角度大小比密封角a的角度大小小于5°。密封角a为定子2中高压区201与低压区202的控制角度,而压力角b的大小为导流槽的端部与定子中心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压力角b小于密封角a,这可进一步保证定子不出现内渗漏,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所述定子2的出油口203连接有二级过滤器(未图示)。二级过滤器可进一步保证定子更有效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抗汽蚀叶片泵与目前现有的叶片泵的实验对比数据如下表1表3所示,其中实验配置为:油泵按试验泵要求配置,二级过滤、口径¢16ZYQ油枪、3/4电磁阀、3/4油枪胶管、¢48加强进油胶管长60米其中35米胶管放在地面经太阳爆晒、底阀到油泵垂直距离4.3米、测试介质:新购93号汽油、油液面0.41米、底阀到油液面0.31米、缸底到底阀0.1米、环境温度:35.5℃、油枪口温度:34.5℃。表1表2表3由上述表1至表3可知,根据实验得到的流量数值,本专利技术的抗汽蚀叶片泵相对于现有的普通叶片泵,具有良好的出油性能。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汽蚀叶片泵,包括泵体、定子、转子和叶片,所述定子安装于泵体,所述转子通过泵轴安装于定子内,所述转子设有安装槽,所述叶片安装于安装槽内,且所述叶片的一端与定子的内壁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密封角a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此导流槽与定子的出油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汽蚀叶片泵,包括泵体、定子、转子和叶片,所述定子安装于
泵体,所述转子通过泵轴安装于定子内,所述转子设有安装槽,所述叶片安
装于安装槽内,且所述叶片的一端与定子的内壁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子的密封角a区域内的内壁设有导流槽,此导流槽与定子的出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汽蚀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宽
度为30mm~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汽蚀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深
度沿靠近定子的出油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学
申请(专利权)人:托肯恒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