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净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80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削液净化机,其包括集油装置及除油装置。该集油装置包括集油器及泵,该集油器设于机床的切削液槽中,其包括一个集油件及一个中空底座,该集油件可滑动地设于中空底座上以收集切削液槽中需要净化的液体至中空底座,该泵的抽入口与中空底座相连通,该排泄口与除油装置相连通。该除油装置包括一个分离箱及一个刮油机构,该分离箱内设有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包括一个隔离板及位于隔离板两侧的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隔离板在邻近底部处开设有连通间隙。该刮油机构设于分离箱上,其包括一个用于将分离后的浮油刮离出分离箱的刮油件。所述切削液净化机利用过滤单元及刮油机构可以对切削液进行有效的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净化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处理机床切削液的切削液净化机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为防止加工过程中机床的刀具过热,通常都会利用切削液对刀具进行 冷却降温。然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或非金属的粉屑杂质及用于润滑的油类物质 如黄油、机油等会掉入切削液中,这样将会在切削液的液面上形成大量浮油及粉屑。上述浮 油及粉屑杂质在切削液上的不断累积及在闷热的加工环境下极易使切削液中滋生大量的微生 物,进而导致切削液变质及产生难闻的异味,在这种情况下如切削液继续循环使用,在这些 切削液中的粉屑及微生物的侵蚀下,会导致工件的加工质量下降,甚至使工件和机床锈蚀, 此外,还会危害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如频繁更换切削液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而降 低工作效率,且被更换出的切削液排放后,由于存在大量浮油及粉屑杂质,故会严重污染环 境。在现有技术中,可通过一些除油装置在加工过程中去除切削液上的部分浮油,虽然这样 可以减缓切削液的变质,但是一般的除油装置无法去除浮在切削液上的粉屑杂质,且也没有 对切削液进行其它净化处理,这样切削液仍然不能持久的循环使用。另外,在市场上也出现 过一些切削液净化机,然而这些切削液净化机的除油装置大都是利用可以转动的钢带将切削 液中的浮油带出切削液表面,由于浮油自身的粘性使钢带在转动过程中可以粘附浮油,然而 这样每次粘附的浮油的量较少,故除油效率较低,且由于钢带难以将浮油及杂质除尽,故现 有切削液净化机的净化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将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液进行有效净化的净化机。 一种切削液净化机,其包括集油装置及除油装置,该集油装置包括集油器及泵,该集油 器设于机床的切削液槽中,其包括一个集油件及一个中空底座,该集油件可滑动地设于中空 底座上以收集切削液槽中需要净化的液体至中空底座,该泵的抽入口与中空底座相连通,该 排泄口与除油装置相连通。该除油装置包括一个分离箱及一个刮油机构,该分离箱内设有可 将切削液与浮油分离的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包括一个隔离板及位于隔离板两侧的第一容纳 腔及第二容纳腔,隔离板在邻近底部处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的连通间隙;该4刮油机构设于分离箱的过滤单元上,其包括一个用于将分离后的浮油刮离出分离箱的刮油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切削液净化机通过可上下滑动的集油件,能够有效的抽取在切削 液上的浮油及粉屑杂质,通过过滤单元的将切削液与浮油杂质有效分离,再通过一个刮油机 构将浮油刮除,这样可以对切削液进行有效的净化,并可以使切削液不断循环使用,从而有 利于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集油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集油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除油装置在一方向的图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除油装置在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除油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除油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的除油装置在VI II-VI1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切削液净化机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削液净化机100,其包括一个集油装置IO、 一个除油 装置20及一个杀菌装置30。集油装置10用于抽取切削液槽101中的浮油、杂质及部分切削液 。除油装置20用于将切削液与浮油及杂质分离,进而实现切削液的净化,并可将浮油及杂质 刮除。杀菌装置30用于对切削液进行杀菌除臭。请参阅图2,集油装置10包括集油器11、泵12及控制部件13,集油器11通过软管与泵12 相连,控制部件13用于控制泵12的正转和反转。集油器11设于机床的切削液槽101中,其包括一个集油件IIO、 一个中空底座112及三个 调整螺柱114。集油件110可上下滑动地设于中空底座112上。集油件110包括集油斗1101、套筒1102及增浮块1103。集油斗1101—端与套筒1102相连 ,增浮块1103设于套筒1102内。集油斗1101大体呈斗状,其包括吸油部1104及与吸油部 1104相连的安装部1105,集油斗1101通过安装部1105与套筒1102配合。套筒1102为圆筒型, 其一端与集油斗1101的安装部1105配合。增浮块1103由轻质材料制成,例如泡沫材料,其大 体为中空圆筒状。中空底座112包括圆筒状的储油筒1121及连接于储油筒1121底部的座体1122,座体1122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123,储油筒1121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通孔1124 。调整螺柱114可与中空底座112的座体1122的螺纹孔1123配合来调整集油装置10的整体高度 。可以理解,集油斗1101可与套筒1102—体成型,另外,套筒1102及增浮块1103形状不限于 圆筒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方筒形。请参阅图3,使用时,将集油器11设于机床的切削液槽101中,由于增浮块1103由轻质材 料制成,故集油件110浮于切削液中,且能使集油件110的集油斗1101的吸油部1104略低于切 削液液面。另外,集油件110的位置能够随着切削液液面的高度变化而自动调整,即该集油 件110可在中空底座112上滑动,从而使集油装置10能够有效的抽取切削液槽101中浮在切削 液表面的浮油及粉屑。可以理解,为了彻底抽在切削液表面的浮油及粉屑,被抽走的液体也 包括部分切削液。泵12可为电磁泵,其抽入口121通过软管与集油器11的中空底座112的通孔1124相连,泵 12的排泄口122通过软管与除油装置20相连,泵12内的叶片在通常使用状况下正转。在本实 施例中,通孔1124与软管可通过转接头123连接。控制部件13为压力开关,其与泵12相连接以感测到软管中切削液的压力,当软管中浮油 及切削液混合液体压力低于正常范围时,此时泵12处于空转状态,即集油器ll的中空底座 112的通孔1124发生堵塞,浮油及切削液无法抽入软管内,此时控制部件13控制泵12反转, 将除油装置20中浮油及切削液混合液体回抽入集油器11的中空底座112内,这样可以将堵塞 在通孔1124的杂质打碎并排出集油器11的中空底座112,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集油器ll堵塞可以理解,控制部件13不限于利用压力开关来控制泵12的正转和反转而将浮油及切削液 的混合液体抽入或抽出中空底座112,也可利用其他控制部件来控制泵12将浮油及切削液的 混合液体抽入或抽出中空底座112来使堵塞在通孔1124的杂质打碎并排出集油器11的中空底 座112。例如,控制部件还可以由设置在集油装置10中的一个电磁阀及一个压力传感器构成 ,并将泵12的抽入口121、排泄口122及软管分别与电磁阀相连,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泵12内 浮油及切削液的混合液体的压力。电磁阀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状况来切换位置,来调换抽 入口121及排泄口122连通的软管,从而将浮油及切削液的混合液体抽入或抽出中空底座112 。这样泵12无需通过反转也可将浮油及切削液的混合液体抽入或抽出中空底座112,从而使 堵塞在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削液净化机,其包括集油装置及除油装置,该集油装置包括集油器及泵,该集油器设于机床的切削液槽中,该集油器包括一个集油件及一个中空底座,该集油件用于收集切削液槽中需要净化的液体至中空底座,该泵的抽入口与中空底座相连通,该排泄口与除油装置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该集油件可滑动地设于中空底座上,除油装置包括一个分离箱及一个刮油机构,该分离箱内设有至少一个可将切削液与浮油分离的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包括一个隔离板及位于隔离板两侧的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隔离板在邻近底部处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的连通间隙;该刮油机构设于分离箱的过滤单元上,其包括一个用于将分离后的浮油刮离出分离箱的刮油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陆杨卫国迟正洪王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鸿准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