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旋翼无人机
,更为具体来说,是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的多旋翼无人机来说,为简化设计、降低成本,多旋翼无人机螺旋桨通常裸露在外,没有防护装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采用泡沫材料作为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这种方式虽然能起到避免伤人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容易变形,当无人机碰到障碍物时,泡沫材料变形导致障碍物间接与螺旋桨接触,会导致螺旋桨损坏;(二)采用塑料件之间作为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这种方式虽然能保护螺旋桨,但是容易伤人。为保护无人机旋翼,申请号为201320301802.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球型保护罩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十字形飞行器机身,以十字形飞行器机身的一根轴杆为X轴,另一根与X轴相垂直的轴杆为Y轴,X轴、Y轴的交点为圆点;还包括保护外壳、内层支架圈和外层支架圈,所述X轴轴杆的两端分别与内层支架圈定位连接,所述内层支架圈可以绕X轴轴杆转动,所述Y轴轴杆两端穿过内层
【技术保护点】
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无人机上侧的基体(2),基体中央向上隆起、在基体中央下部形成容纳腔(21);以容纳腔为中心,基体上均匀开有至少两个通孔(20),通孔内安装有防护罩(1),防护罩与无人机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无人机上侧的基体
(2),基体中央向上隆起、在基体中央下部形成容纳腔(21);以容纳腔
为中心,基体上均匀开有至少两个通孔(20),通孔内安装有防护罩(1),
防护罩与无人机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
上均匀开有四个圆形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防护罩包括内层骨架(12)、中间骨架(13)、外层骨架(10)及纵梁(11),
纵梁依次连接内层骨架、中间骨架、外层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桨顶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层
骨架、中间骨架、外层骨架均为半圆形的杆、具有相同的圆心,纵梁为直
杆;三根纵梁自圆心向外方向依次连接内层骨架、中间骨架、外层骨架的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勇,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