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282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处理容器,该处理容器具有依次邻接的进气进水区、一活性炭床层区和一气水分离区,其中进气进水区外部设有一用于引入废水的进水阀、一用于引入臭氧化气体的进气阀,进气进水区内部设有一与该进气阀连接的曝气装置;活性炭床层区内装填有活性炭颗粒组成的活性炭层;气水分离区包括一使废水和气体溢出的溢流堰、一连接在溢流堰外部以盛放溢出废水和气体的圆筒、一设于圆筒底部以引出废水的出水阀、以及一设于圆筒上部以引出废气的出气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属于环境技术和水 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某些电镀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COD (化学需氧量)虽较低, 但成分较复杂,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采用常规的物化或生化处理方法难以 对这部分物质迸行有效的去除,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有些企业还需要对这部 分水进行回用,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达到COD排放的总量控制。臭氧氧化技术是利用臭氧这种高效的氧化剂,在水中反应生成各种具有强 氧化性的自由基,攻击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使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 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虽然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亦 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臭氧氧化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一般有机物氧化的最终产物 为低分子的醇、醛、酮、羧酸,很难将有机物彻底矿化;二是臭氧利用率不高, 导致臭氧处理成本高。因此,如何提高臭氧利用率,提高臭氧氧化的矿化能力 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其来源广泛、吸附能力强而在水处理领域受 到极大重视,但是活性炭价格昂贵,往往很快容易饱和,需要频繁再生(更换)。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吸附氧化技术结合了臭氧和活性炭的优点,又弥补了彼 此的不足之处,是近几年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活性炭可以作为臭氧的催化剂, 增加臭氧的氧化能力,提高臭氧的利用率,而臭氧又可以对活性炭进行在线再 生,使活性炭具有持续吸附能力。因此设计开发一种集臭氧/活性炭一体化技术 原理的水处理装置成为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廉、合理的臭氧/活性 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臭氧、活性 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处理容器,该处理容器具有依次邻接的进气进 水区、 一活性炭床层区和一气水分离区,其中进气进水区外部设有一用于引入废 水的进水阀、 一用于引入臭氧化气体的进气阀,进气进水区内部设有一与该进气阀 连接的曝气装置;活性炭床层区内装填有由活性炭颗粒组成的活性炭层;气水分离 区包括一使废水和气体溢出的溢流堰、一连接在溢流堰外部以盛放溢出废水和气 体的圆筒、 一设于圆筒底部以引出废水的出水阀、以及一设于圆筒上部以引出废 气的出气阀。在上述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容器的进气进水区和活 性炭床层区是通过法兰连接,该法兰上设有承载上述活性炭层的不锈钢网。在上述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容器的活性炭床层区和 气水分离区是通过法兰连接,该法兰上设有限制活性炭颗粒流失的不锈钢网。在上述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中,活性炭层装填的高度是占活 性炭床层区高度的1/3~1/2。在上述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中,进气进水区、活性炭床层区 和气水分离区的外部分别设有取样阀。在上述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容器为圆筒形,而进气 进水区、活性炭床层区和气水分离区是从圆筒形处理容器的底部到顶部依次设 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运用臭氧/活性炭一体化技术原理,在臭 氧氧化的同时加入了活性炭床层,不仅提高了臭氧氧化能力和臭氧利用率,同 时对于活性炭可以实现在线再生,提高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废水的处 理成本。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连续废水处理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臭氧/活性炭一体化连续废水处理装置整体上由一个圆筒体构成,其分成进水进气区A、活性炭床层区B、气水分离区C三部 分。这三个部分可分别通过法兰6、 9、 12和14联接组合成为整个处理装置, 在各区域A、 B、 C的相应位置都设有取样阀1。进水进气区A,主要包括进水阀2、进气阀4和曝气装置13。进水阀2设 于圆筒体侧壁,进气阀4设于圆筒体底部并与区域A内部的曝气装置13相连, 臭氧化气体可经进气阀4进入曝气装置13,废水经进水阀2进入处理装置。活性炭床层区B包括上下两个法兰9, 12。活性炭床层区B内有由活性炭 颗粒堆积成的活性炭层11,其在曝气时产生的悬浮的活性炭10。法兰12中间 设有不锈钢网,以承托活性炭层11,活性炭层11高度只为床层区B高度的 1/3~1/2左右,法兰9中间也设有不锈钢网,以防止大颗粒的活性炭随废水从上 方流失。活性炭的投加可以通过法兰9的拆卸进行,在其他实施例中,较大的 处理装置可设置专门的活性炭加料口 (图未示)。气水分离区C包含反应区8,气水分离区C预留了一定的高度,气水分离 区C上部设置溢流堰7,并增加了一个大直径的圆筒15蓄水,并设一个出水阀 3控制出水,气水分离区C顶部设置出气阀5可另外连接尾气处理装置。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通过进水阀2进入区域A,臭氧经进气阀4到达 曝气装置13,并均匀的分布于区域A内的水体中。控制流量,废水的空床停留 时间为10 60min,臭氧化气体流量为60-180 L/h,气相臭氧浓度为10~60mg/L 臭氧化气体经曝气装置13在溶液中形成微小气泡。废水进入区域A后,可迅 速与臭氧接触反应,接着废水进入区域B的活性炭层11,大部分有机物都会被 吸附于床层中,同时含臭氧气泡会对活性炭层11进行搅动, 一方面促进了活 性炭层11的运动翻新,另一方面臭氧也可以氧化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吸附的有 机物。同时活性炭层只占区域B的1/3~1/2左右,预留了大量的空间,可使得 一部分活性炭在气泡的鼓动下,形成悬浮的活性炭IO, 一方面促进了活性炭层 更新,以避免活性炭的长期更换再生;另一方面使得活性炭更好的与气泡接触,充分发挥活性炭对臭氧的催化作用。废水经活性炭层11后,大部分有机物被 活性炭吸附,水质得到了初步净化。而且经过床层后,活性炭对臭氧的催化作用更是大大增加了臭氧的氧化能力,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氧化。区域c预留的一定高度,可保证充分的臭氧接触时间和废水反应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氧化。处理后的水经溢流堰7溢出后,进入大直径圆筒15,形成 一段液面后,经出水阀3出水。区域C顶部的溢流堰7和大直径圆筒15中的 一段液位, 一方面可以使进水水量突然增大时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出水 口上形成液封,使得气体不会从出水口出气,有效的实现了气水分离。出气阀 5可以接尾气处理装置,以防止未反应残余的臭氧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此外,可以对出水阀3的出水进行取样分析,也可以通过取样阀l对装置 不同位置的废水水质进行分析。下面进一步以一个实际的处理例子来说说明本技术的处理装置的处 理过程。废水对象为某电镀厂的一股废水,水质复杂,废水呈碱性,可生化性差, 调节pH值后,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发现废水很难达标。经水质分析后,发现 水中含较多的表面活性剂等难生化性物质,COD为553.8mg/L,初始pH=11.73, 原水曝气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釆用臭氧进气流量为100L/h,气相臭氧浓度为 20mg/L,控制进水流量,空床停留时间为40min,活性炭的投加量为B区容积 1/3。在曝气刚开始时,出现少量气泡,2min后气泡消失,30min后出水pH值 为10.67, COD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处理容器,该处理容器具有依次邻接的进气进水区、一活性炭床层区和一气水分离区,其中:    所述进气进水区外部设有一用于引入废水的进水阀、一用于引入臭氧化气体的进气阀,进气进水区内部设有一与该进气阀连接的曝气装置;    所述活性炭床层区内装填有活性炭颗粒组成的活性炭层;    所述气水分离区包括一使废水和气体溢出的溢流堰、一连接在溢流堰外部以盛放溢出废水和气体的圆筒、一设于圆筒底部以引出废水的出水阀、以及一设于圆筒上部以引出废气的出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坚亮邱真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