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7424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臭氧接触单元、至少一个吸附单元、原水箱、清水箱、管线系统及阀件。该装置运行方式灵活,可以通过阀门的开闭组合实现不同的处理流程,吸附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灵活设置不同的吸附级数,以用于相关领域科技研发小试、中试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实验模拟装置,具体是一种能够提高科研实验能动性的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关于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相关的装置均比较简单,通常只能实现单一地处理方式,不能同时模拟多种处理方案,如进水方案、吸附的级数、臭氧加入点的选择均不能改变。同时,市面上的相关教学科研实验装置可调节性比较差,难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水处理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复杂水处理工艺的需求,且教学质量低和给科研带来束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复杂水处理工艺、提高科研或教学实验能动性的,用于污水处理模拟实验的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臭氧接触单元、至少一个吸附单元(9)、原水箱、清水箱、管线系统及阀件;其中:臭氧接触单元包括池体及臭氧发生器;池体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池体内设置有填料;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通过带流量指示功能的调节阀有控制地由微孔臭氧扩散装置提供到池体;吸附单元包括筒体、筒体内设置的吸附柱(X6)、设置在吸附柱(X6)上方的布水喷头;在筒体底部为集水斗,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超越管阀和出水阀;池体的进水管由两个控制阀分别通过管线及提升泵与原水箱和清水箱连接;池体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出水阀通过管线与清水箱连接;当吸附单元超过两个时,池体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第一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第一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超越管阀通过管线与下一个吸附单元的连接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下一个吸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超越管阀通过管线与再下一个吸附单元的连接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以此类推。进一步,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通过控制阀、管线及提升泵与原水箱连接;当吸附单元超过两个时,第一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通过控制阀、管线及提升泵与原水箱连接;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灵活的设置,从而搭建不同的处理流程,同时各实验参数的可调节性较大、提高了科研或教学实验能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臭氧接触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附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中:1清水箱;2原水箱;3、4提升泵;5、6流量计;7臭氧发生器;8臭氧接触单元;9吸附单元;F1、F2、F3、F4、F5为控制阀。图2中:J1进水管;J2池体;J3填料;J4出水管;J5微孔臭氧扩散装置;JIF1带流量指示功能的调节阀。图3中:X1筒体;X2进水管;X3溢流管;X4排气管;X5布水喷头;X6吸附柱;X7取样口;X8连接法兰;X9集水斗;XF1超越管阀;XF2出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在本实施例中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包括臭氧接触单元8、至少一个吸附单元9、原水箱2、清水箱1、管线系统及阀件;其中:臭氧接触单元8包括池体J2及臭氧发生器7;池体J2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池体J2内设置有填料J3;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通过三个带流量指示功能的调节阀JIF1有控制地由三个微孔臭氧扩散装置J5提供到池体J2;吸附单元9包括筒体X1、筒体内设置的吸附柱X6、设置在吸附柱X6上方的布水喷头X5;在筒体(X1)底部为集水斗(X9),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超越管阀XF1和出水阀XF2;池体J2的进水管由两个控制阀F1、F3分别通过管线及提升泵5、6与原水箱2和清水箱1连接;池体J2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F4及管线与吸附单元9的布水喷头X5的进端连接;附单元9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出水阀通过管线与清水箱1连接;本实施例中,吸附单元9为两个,池体J2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第一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第一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超越管阀通过管线与第二吸附单元的连接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通过控制阀、管线及提升泵与原水箱2连接;在与池体J2的进水管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5、6。吸附单元9的筒体或/和出水管上设置有取样口X7。吸附单元9的集水斗X9通过连接法兰X8与筒体X1底部连接。吸附单元9的筒体X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X4。吸附单元9的筒体X1的上部设置有溢流管X3。吸附单元9中对臭氧接触单元的出水或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起到净水作用。吸附单元9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连接多个吸附单元进行多级吸附。运行方式实施例1中:打开F1、F4,关闭F2、F3、F5,打开提升泵3则原水从原水箱2提升至臭氧接触单元8,在臭氧接触单元8中原水与臭氧发生器7产生的臭氧充分接触,反应完后通过管道出水并进入吸附单元9,在吸附单元9中对臭氧接触单元8的出水进行吸附,从而起到净水作用,吸附完后通过排水管最终进入清水箱1。参见附图1,运行方式实施例2:打开F2,关闭F1、F3、F4、F5,打开提升泵3则原水从原水箱2提升至吸附单元9,在吸附单元9中对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起到净水作用,吸附完后通过排水管最终进入清水箱1。参见附图1,运行方式实施例3:半开F1、F2,关闭F3、F4、F5,打开提升泵3则原水从原水箱2提升后一部分进入臭氧接触单元8,在臭氧接触单元8中原水与臭氧发生器7产生的臭氧充分接触,一部分直接进入吸附单元9,并且与进入臭氧接触单元8的那一部分处理水汇合后在吸附单元9中进行吸附,从而起到净水作用,吸附完后通过排水管最终进入清水箱1。参见附图1,运行方式实施例4:打开F2、F3、F4,关闭F1、F5,打开提升泵3则原水从原水箱2提升至吸附单元9,打开提升泵4则清水从清水箱1提升至臭氧接触单元8,在臭氧接触单元8中清水与臭氧发生器7产生的臭氧充分接触,反应完后通过管道出水并进入吸附单元9,并在吸附单元9处与原水汇合后在吸附单元9中进行吸附,从而起到净水作用,吸附完后通过排水管最终进入清水箱1。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灵活的设置,从而搭建不同的处理流程,同时各实验参数的可调节性较大、提高了科研或教学实验能动性。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宗旨和范围的内容,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0/201620582134.html" title="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臭氧接触单元(8)、至少一个吸附单元(9)、原水箱(2)、清水箱(1)、管线系统及阀件;其中:臭氧接触单元(8)包括池体(J2)及臭氧发生器(7);池体(J2)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池体(J2)内设置有填料(J3);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通过带流量指示功能的调节阀(JIF1)有控制地由微孔臭氧扩散装置(J5)提供到池体(J2);吸附单元(9)包括筒体(X1)、筒体内设置的吸附柱(X6)、设置在吸附柱(X6)上方的布水喷头(X5);在筒体(X1)底部为集水斗(X9),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超越管阀(XF1)和出水阀(XF2);池体(J2)的进水管由两个控制阀分别通过管线及提升泵与原水箱(2)和清水箱(1)连接;池体(J2)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吸附单元(9)的布水喷头(X5)的进端连接;吸附单元(9)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出水阀通过管线与清水箱(1)连接;当吸附单元(9)超过两个时,池体(J2)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第一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第一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超越管阀通过管线与下一个吸附单元的连接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下一个吸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超越管阀通过管线与再下一个吸附单元的连接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以此类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氧化-复合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臭氧接触单元(8)、至少一个吸附单元(9)、原水箱(2)、清水箱(1)、管线系统及阀件;其中:臭氧接触单元(8)包括池体(J2)及臭氧发生器(7);池体(J2)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池体(J2)内设置有填料(J3);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通过带流量指示功能的调节阀(JIF1)有控制地由微孔臭氧扩散装置(J5)提供到池体(J2);吸附单元(9)包括筒体(X1)、筒体内设置的吸附柱(X6)、设置在吸附柱(X6)上方的布水喷头(X5);在筒体(X1)底部为集水斗(X9),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超越管阀(XF1)和出水阀(XF2);池体(J2)的进水管由两个控制阀分别通过管线及提升泵与原水箱(2)和清水箱(1)连接;池体(J2)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吸附单元(9)的布水喷头(X5)的进端连接;吸附单元(9)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出水阀通过管线与清水箱(1)连接;当吸附单元(9)超过两个时,池体(J2)的出水管通过控制阀及管线与第一吸附单元的布水喷头的进端连接,第一附单元集水斗的出水管上设置的超越管阀通过管线与下一个吸附单元的连接布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巍李波吉晓鹏杨槟榕蓝巧娟张恒畅刘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