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750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氧气源、氧气缓冲罐、臭氧发生器依次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Ⅰ、吸附塔Ⅱ、吸附塔Ⅲ连接,吸附塔Ⅰ的第一出口、吸附塔Ⅱ的第一出口、吸附塔Ⅲ的第一出口合为一路并与氧气泵的入口连接,氧气泵的出口与氧气缓冲罐的第二入口连接,空气泵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Ⅰ、吸附塔Ⅱ、吸附塔Ⅲ连接,吸附塔Ⅰ的第二出口、吸附塔Ⅱ的第二出口、吸附塔Ⅲ的第二出口合为一路并与臭氧储存罐的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利用前一吸附塔的低浓度的臭氧冲洗后面吸附塔内的高浓度臭氧,减少冲洗用气量,氧气回收利用率高、臭氧利用率高、能耗低、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氧气源、氧气缓冲罐、臭氧发生器依次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Ⅰ、吸附塔Ⅱ、吸附塔Ⅲ连接,吸附塔Ⅰ的第一出口、吸附塔Ⅱ的第一出口、吸附塔Ⅲ的第一出口合为一路并与氧气泵的入口连接,氧气泵的出口与氧气缓冲罐的第二入口连接,空气泵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Ⅰ、吸附塔Ⅱ、吸附塔Ⅲ连接,吸附塔Ⅰ的第二出口、吸附塔Ⅱ的第二出口、吸附塔Ⅲ的第二出口合为一路并与臭氧储存罐的入口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利用前一吸附塔的低浓度的臭氧冲洗后面吸附塔内的高浓度臭氧,减少冲洗用气量,氧气回收利用率高、臭氧利用率高、能耗低、结构简单。【专利说明】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制备
,特别是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
技术介绍
制造臭氧有多种方法,但主要是尚压放电和直流电解纯净水两种,尤其是前者,是目前工业制造臭氧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臭氧产量大、技术简单,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臭氧的转化率太低,目前世界各国一般的转化率仅为10%左右,就是说100公斤的氧气仅能生产出10公斤左右的臭氧,90公斤左右的氧气被浪费掉了。这使得臭氧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地制约了臭氧的应用和臭氧产业的发展。业内就如何提高转化率也作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而且随着转化率的提高,电耗也增大,没有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实现臭氧和氧气的分离并将氧气回收重新使用,是降低臭氧制造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氧气回收利用率高、臭氧利用率高、能耗低、结构简单的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包括氧气源、氧气缓冲罐、臭氧发生器、吸附塔1、吸附塔π、吸附塔m、氧气栗、空气栗和臭氧储存罐,氧气源与氧气缓冲罐的第一入口连接,氧气缓冲罐的出口与臭氧发生器的入口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I的第一入口、吸附塔π的第一入口、吸附塔m的第一入口连接,吸附塔I的第一出口、吸附塔π的第一出口、吸附塔m的第一出口合为一路并与氧气栗的入口连接,氧气栗的出口与氧气缓冲罐的第二入口连接,空气栗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I的第二入口、吸附塔π的第二入口、吸附塔m的第二入口连接,吸附塔I的第二出口、吸附塔π的第二出口、吸附塔m的第二出口合为一路并与臭氧储存罐的入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与吸附塔m的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A,吸附塔m的第一出口氧气栗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B,空气栗的出口与吸附塔I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C,吸附塔Π的第二出口与臭氧储存罐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D,吸附塔I的第二出口与吸附塔Π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E,臭氧发生器的出口与吸附塔I的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F,吸附塔I的第一出口与氧气栗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G,空气栗的出口与吸附塔Π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H,吸附塔m的第二出口与臭氧储存罐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I,吸附塔Π的第二出口与吸附塔m的第二入口之间还设置有阀门J,臭氧发生器的出口与吸附塔Π的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K,吸附塔Π的第一出口与氧气栗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L,空气栗的出口与吸附塔m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M,吸附塔I的第二出口与臭氧储存罐之间设置有阀门N,吸附塔m的第二出口与吸附塔I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O。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E、阀门F、阀门G、阀门H、阀门1、阀门J、阀门K、阀门L、阀门M、阀门N和阀门O为电磁阀或气动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臭氧吸附技术,将制得的臭氧和氧气分离,使9 O %以上浪费的臭氧得以回收使用,大大降低了臭氧的制造成本。2、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设备运行自动化,能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源,2-氧气缓冲罐,3-臭氧发生器,4-吸附塔I,5_吸附塔Π,6-吸附塔ΙΠ,氧气栗,8-空气栗,9-臭氧储存触,10-阀门A,11-阀门B,12-阀门C,13-阀门D,14-阀门E,15-阀门F,16-阀门G,17-阀门H,18-阀门I,19-阀门J,20_阀门K,21-阀门L,22-阀门M,23-阀门N,24_阔门O 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包括氧气源1、氧气缓冲罐2、臭氧发生器3、吸附塔14、吸附塔Π 5、吸附塔ΙΠ6、氧气栗7、空气栗8和臭氧储存罐9,吸附塔14、吸附塔π 5、吸附塔me内分别放置的臭氧吸附剂为中国专利201410038140.8公开的物质,氧气源I与氧气缓冲罐2的第一入口连接,氧气缓冲罐2的出口与臭氧发生器3的入口连接,臭氧发生器3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14的第一入口、吸附塔Π5的第一入口、吸附塔ΙΠ6的第一入口连接,吸附塔14的第一出口、吸附塔Π 5的第一出口、吸附塔ΙΠ6的第一出口合为一路并与氧气栗7的入口连接,氧气栗7的出口与氧气缓冲罐2的第二入口连接,空气栗8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14的第二入口、吸附塔Π 5的第二入口、吸附塔ΙΠ6的第二入口连接,吸附塔14的第二出口、吸附塔Π 5的第二出口、吸附塔ΙΠ6的第二出口合为一路并与臭氧储存罐9的入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3的出口与吸附塔me的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Α?ο,吸附塔me的第一出口氧气栗7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B11,空气栗8的出口与吸附塔14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C12,吸附塔Π 5的第二出口与臭氧储存罐9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D13,吸附塔14的第二出口与吸附塔Π 5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E14,臭氧发生器3的出口与吸附塔14的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F15,吸附塔14的第一出口与氧气栗7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G16,空气栗8的出口与吸附塔Π 5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H17,吸附塔ΙΠ6的第二出口与臭氧储存罐9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118,吸附塔Π 5的第二出口与吸附塔ΙΠ6的第二入口之间还设置有阀门J19,臭氧发生器3的出口与吸附塔Π 5的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K20,吸附塔Π 5的第一出口与氧气栗7的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L21,空气栗8的出口与吸附塔ΙΠ6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M22,吸附塔14的第二出口与臭氧储存罐9之间设置有阀门N23,吸附塔ΙΠ6的第二出口与吸附塔14的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阀门024。阀门A10、阀门Bll、阀门C12、阀门D13、阀门E14、阀门F15、阀门G16、阀门H17、阀门118、阀门J19、阀门K20、阀门L21、阀门M22、阀门N23和阀门024为电磁阀或气动阀。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氧气源I将氧气输入氧气缓冲罐2中,压力稳定后,将氧气送至臭氧发生器3,通过电晕放电产生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开启阀门AlO和阀门Bll,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经过阀门A1进入吸附塔me,对臭氧和氧气进行吸附分离,将臭氧吸附,分离出的氧气通过阀门Bii和氧气栗7进入氧气缓冲罐2,待吸附塔me吸附饱和后,关闭阀门A1和阀门B11,打开阀门F15、阀门Gl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吸附分离臭氧与氧气并将氧气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源(1)、氧气缓冲罐(2)、臭氧发生器(3)、吸附塔Ⅰ(4)、吸附塔Ⅱ(5)、吸附塔Ⅲ(6)、氧气泵(7)、空气泵(8)和臭氧储存罐(9),氧气源(1)与氧气缓冲罐(2)的第一入口连接,氧气缓冲罐(2)的出口与臭氧发生器(3)的入口连接,臭氧发生器(3)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Ⅰ(4)的第一入口、吸附塔Ⅱ(5)的第一入口、吸附塔Ⅲ(6)的第一入口连接,吸附塔Ⅰ(4)的第一出口、吸附塔Ⅱ(5)的第一出口、吸附塔Ⅲ(6)的第一出口合为一路并与氧气泵(7)的入口连接,氧气泵(7)的出口与氧气缓冲罐(2)的第二入口连接,空气泵(8)的出口分别与吸附塔Ⅰ(4)的第二入口、吸附塔Ⅱ(5)的第二入口、吸附塔Ⅲ(6)的第二入口连接,吸附塔Ⅰ(4)的第二出口、吸附塔Ⅱ(5)的第二出口、吸附塔Ⅲ(6)的第二出口合为一路并与臭氧储存罐(9)的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蹇守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康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