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收集的路面温控自动喷淋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2823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路面温控自动喷淋降温系统,解决传统的硬化路面雨水难以收集容易积水的问题,以及城市硬化路面养护需要消耗较多水资源的问题,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喷洒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过滤完毕的水储存在PP蓄水模块中,雨水喷洒装置包括取水井和控制器,取水井上端延伸露出地表,集水池上方的两侧分别相隔沿集水池长度方向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与硬化路面相对,喷水管上方设有喷水头,喷水管下方通过管路连接潜水型水泵的出水口,潜水型水泵电联接控制器,控制器还电联接与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布设与硬化路面,可有效对硬化路面的雨水进行收集,另控制器可自动根据路面温度对硬化路面进行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路面温控自动喷淋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进行,城市硬化路面越来越多,相应的城市绿地面积也越来越少,自然状态下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路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水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这样的排水方式一方面对市政管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另一方面硬化路面的雨水大多通过管道流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为对于大多的城市来说其地下水由于需要供给的人员较多,一般都是缺水的;针对上述情况,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对城市道路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的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遇到雨洪时能够较好的涵养雨水。另一方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的最高气温能达到35~40℃以上,一般沥青路面的最高温度要比最高气温高25℃,可能达到60~65℃以上。沥青软化点一般在40~55℃之间,夏季沥青路面温度很容易达到软化点以上,再加上高温持续的时间长,沥青路面在重交通作用下会迅速变形破坏,国内对城市路面降温、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雨水收集的路面温控自动喷淋降温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低于硬化路面的长槽形集水池(1),集水池(1)两侧分别设有与集水池(1)相隔的沉淀池(2),沉淀池(2)沿集水池(1)方向布设,沉淀池(2)的外侧设有集水口(3),集水口(3)位于沉淀池(2)的侧上方,集水口(3)底部与沉淀池(2)中部连通,沉淀池(2)上与集水口(3)相对的一侧连通集水池(1),集水池(1)内填充有PP蓄水模块(4),PP蓄水模块(4)包设有土工布层(5),所述的PP蓄水模块(4)上方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砾石层(6)、土工布层(5)、改性沙粒层(7)、土工布层(5)形成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雨水收集的路面温控自动喷淋降温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低于硬化路面的长槽形集水池(1),集水池(1)两侧分别设有与集水池(1)相隔的沉淀池(2),沉淀池(2)沿集水池(1)方向布设,沉淀池(2)的外侧设有集水口(3),集水口(3)位于沉淀池(2)的侧上方,集水口(3)底部与沉淀池(2)中部连通,沉淀池(2)上与集水口(3)相对的一侧连通集水池(1),集水池(1)内填充有PP蓄水模块(4),PP蓄水模块(4)包设有土工布层(5),所述的PP蓄水模块(4)上方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砾石层(6)、土工布层(5)、改性沙粒层(7)、土工布层(5)形成过滤层,沉淀池(2)与集水池(1)连通处覆盖过滤层厚度,形成沉淀池(2)上层澄清液经过滤层侧面进入PP蓄水模块(4)的结构,所述的沉淀池(2)上方设有盖板(8),盖板(8)与沉淀池(2)形成密闭的空间,盖板(8)上设有开放的溢流井(9),溢流井(9)设有盖体且与外部连通,位于同侧的溢流井(9)通过溢流管连通;所述的雨水喷洒装置包括取水井(10)和控制器(11),所述的取水井(10)沿集水池(1)长度方向相隔设置,取水井(10)下端延伸至PP蓄水模块(4)下方且安装有潜水型水泵(12),取水井(10)上端延伸露出地表,集水池(1)上方的两侧分别相隔沿集水池(1)长度方向设有喷水管(13),喷水管(13)与硬化路面相对,喷水管(13)上方设有喷水头(14),喷水管(13)下方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英志贾耀飞贾向磊李倩倩刘佳佳孙琼珂刘艳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