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河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270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由气管和若干个纳米管组成,气管从若干个纳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尾端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提高了增氧效率,增大了作业面积,节省了大量的能源。2.使用寿命长,不会对水体和鱼产生破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供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鱼塘中使用的新 型水下供氧管。技术背景目前,鱼塘中使用的增氧机都是固定在鱼塘中的水底,给水中增 加的氧气在水中扩散速度受到水阻力的影响,扩散速度很慢,增氧的 速度慢、不均匀,而且影响的范围有限,大一点的渔塘需要装数台增 氧机,因此,浪费大量的能源。另外,由于这种增氧机安装在水底, 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将水底的淤泥搅动起来,并释放淤泥中的硫化氢、 甲烷等有害气体,从而污染鱼塘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 供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该供氧管增氧效率高、作业面积大,节省了 大量的能源,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其特征在于 由气管和若干个纳米管组成,气管从若干个钠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 的进气口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尾端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 分开有出气孔,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上述气管与每个纳米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紧固环。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 本设计通过钠米管将空气打碎,使其均匀地散出,因此, 提高了增氧效率,增大了作业面积,节省了大量的能源。2、 本设计不是依靠机械转动增氧,因此,使用寿命长,不会 对水体和鱼产生破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由气管1和若干个纳米管2 组成,气管和从若干个钠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 3连接鱼塘 的进气主管,尾端4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5, 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6。上述气管与每个纳米管的连接处分别 设置紧固环7。使用时,可将供氧管放置在鱼塘内的任何位置,并将气管1的一 端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进气主管与气泵连接,即可。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其特征在于由气管和若干个纳米管组成,气管从若干个钠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尾端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管与每个纳米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紧固环。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由气管和若干个纳米管组成,气管从若干个纳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尾端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提高了增氧效率,增大了作业面积,节省了大量的能源。2.使用寿命长,不会对水体和鱼产生破坏。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088067SQ200720096829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河龙 申请人:李河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其特征在于:由气管和若干个纳米管组成,气管从若干个钠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尾端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河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河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