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05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包括一马达、一与马达连接的气泡产生管以及一与马达以及气泡产生管连接的浮台,该气泡产生管于中段部分设有内径小于连接部内径的一束缩部,以使经过此处的水流速度增快而产生负压,该气泡产生管于接近束缩部异于马达的一端部处设有一入气口,该浮台与外界环境连通,且设有一太阳能板、一与太阳能板以及马达电连接的蓄电池以及一与入气口连通的进气管,由于马达是利用太阳能提供电力,故马达无需更换电池,非常方便,而该进气管通过负压而使气体传送至气泡产生管中,以增加水中的传氧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尤其是一种以太阳能提供微动 力以搅动水域底层污泥,并增加水域底层含氧量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养殖池、生态池以及水族箱等浅水域,抑或是在湖泊、水库以 及产业有机废水收集场等深水域,皆会有沉降型固态有机物长年累月地沉 积在水域底层,导致水域底层的含氧量降低,使得鱼虾贝类在该水域不易 生存,因此需要常常搅动底层的水,使底层与表层的水能够经常互换,保 持水域底层的含氧量。传统的搅动方式是利用曝气装置,通过曝气作用来强制水体流动,一 方面可提供水中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另一方面可消除水域底 层的污泥以破坏水底的厌氧层。 一般的曝气装置是利用少量的动力配合流 力作用,使得水体呈现上下循环流动,并且通过产生气泡以与水接触而达 到氧传效果,目前常见的曝气装置可包括以下几种机械式水面搅拌曝气系统及水车曝气,其是将曝气机置于浮筒上, 利用帮浦带动叶片搅动水体,以将水体喷溅至大气中,以增加水中含氧量, 然而,此方式仅适用于水域上层,对于水域底层的循环并无实质上的帮助。喷射式曝气系统其是将空气由大气打入水中,但因配合的仪器耗电 量过大、维修费用高昂,所以仅适用于小面积、低水位的水体。固定式水底曝气系统此系统主要是以空压机供给气体,以将气体注 入水域底层,并利用粗或细孔的扩散器作用而产生气举作用,但是此系统 的维修需要潜水人员的配合,而且若水欲底层呈现不平坦表面,则曝气均 匀度就会降低,而且在使用初期很容易因为上、下层水域的水快速循环及 混合,而发生溶氧骤降的情形,因此需要长年进行调整才能改善这种现象, 以达到原本增加水域含氧量的目的。另外,很多水质需要改善的水域,如水库、湖泊等,具有广大的范围, 所以若是用来改善水域底层含氧量的装置是利用电池提供动力,则每隔一段时间使用者就必须在广大的水域中寻找该装置以进行电池的更换动作, 所以对于作业人员而言是非常麻烦的工作。台湾专利第M248245号专利案揭露一种细微气泡产生装置,其是一种 放置在水域底部,并设置一沉水式马达提供动力,然而,这种沉水式马达 需要电力,因此若提供交流电,则需要电线连接此装置,使得此装置无法 在水域中自由行动,另外,若是以电池提供电力,则需要定时更换电池, 然而,水域范围广大,要寻找此装置势必非常耗费人力与时间,因此无法 有效率的使用此细微气泡产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鉴于目前所用的曝气装置无法有效达到增加水域底层含氧 量的目的,而且所利用的动力皆为必须更换的电池,因此经过不断的努力 与试验后,终于专利技术出此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以太阳能提供微动力以搅动水域底层 污泥,并增加水域底层含氧量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包括一马达;一气泡产生管,其是形成有与该马达连接的一连接部,设于连接部异 于马达的一端且内径小于连接部内径的一束縮部以及设置在束縮部异于 连接部的一端的一出口部,该出口部接近束縮部设有一入气口;一浮台,其是与外界环境连通,且与该马达以及该气泡产生管连接, 且设有一太阳能板、 一蓄电池以及一进气管,该蓄电池是与该太阳能板电 气连接,且设有一与马达电气连接的电源线,以由其供应马达所需的工作 电源,该进气管是连接并连通于该气泡产生管出口部的入气口。本 技术是可设置在任何水域中,并利用马达将水抽入气泡产生管 中,当水进入内径较小的束縮部时会加速,因此在束縮部与出口部交接处 会产生负压,使得空气经由进气管进入气泡产生管中而产生微细气泡,以 达到良好的氧传效果;本技术还能利用浮台而能够便于让维修人员寻 找位置,且利用太阳能产生的动力以提供马达运作,所以马达无需更换电 池,使用上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气泡产生管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示意浮台内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l至图3所示,本技术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包括有一马达4 0,其为沉水式马达,其是由至少一绑线3 0以一端捆绑束紧;一气泡产生管l 0,其是由复数条绑线3 0以一端捆绑束紧的管体, 其上并形成有与该马达4 0连接的一连接部1 1 ,又气泡产生管1 0于中 段部位形成有一内径小于连接部1 1内径的一束縮部1 2 ,该束縮部1 2 异于连接部1 1的另一端则形成一出口部1 3 ,该出口部1 3接近束縮部1 2的管壁上形成有一入气口 1 4 ;其中,该连接部1 1与出口部1 3可 为一端口径大于另端口径的异径接头,而束縮部l 2是硬质塑料水管,该 连接部ll与出口部l3以口径小的一端与该束縮部12连接;一浮台2 0 ,其是一防水箱体,其顶部设有一使浮台2 0内侧与外界 环境连通的通气管2 6,该通气管2 6呈倒U字型,以避免雨水或周槽的 河水等由通气管2 6进入浮台2 0内,该浮台2 0底部周缘朝侧边延伸并 突出,且在突出的部分设有供上述捆绑于马达4 0以及气泡产生管1 0的 绑线3 0另端穿过并绑紧的透孔,且设有一太阳能板2 2,该太阳能板2 2又连接一蓄电池2 3 ;该蓄电池23连接有设于浮台20内部的一定时器2 5如图3所示,该太阳能板2 2设置在该浮台2 0的顶部,该蓄电池2 3设置在浮台2 0的内部,其输出端与定时器2 5连接,该定时器2 5设 有与马达4 0电气连接的电源线2 4 ,利用由定时器2 5控制蓄电池2 3 对马达4 0供应电力的时间,以有效运用及节省电力,该浮台2 0尚设有 一进气管2 1 ,该进气管2 1—端连接并导通于该气泡产生管1 0连接部 1 l的入气口l 4,另端则设于水面上,以将环境中的气体导入气泡产生 管1 0中,该浮台2 0内部尚可设有与蓄电池2 3连接的电压转换器及充 电控制器等,用以调整太阳能板2 2 、蓄电池2 3以及马达4 0之间电压的稳定性,,并使本技术保持正常运作。请附加参考图4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的大 约4CT200瓦的电力传输至马达4 0,以将水抽入气泡产生管l 0中,当 水进入内径较小的束縮部l 2时会加速,因此在束縮部l 2与出口部1 3 交接处会产生负压,使得空气经由进气管2 l进入气泡产生管l 0中而产 生微细气泡,由于所产生的气泡体积小,但数量多,因此与水接触的表面 积大,故能达到良好的氧传效果,而且这种压力的变化,可让整个装置产 生小于每秒约3公分的反作用力,以构成一自走式的装置,让此装置能够在整个水域中不定点地供氧。本技术还能利用浮台2 0而便于维修人员寻找位置,且利用太阳 能产生的动力以提供马达4 0运作,所以马达4 0无需更换电池,使用上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马达;一气泡产生管,其形成有与该马达连接的一连接部,设于连接部异于马达的一端且内径小于连接部内径的一束缩部以及设置在束缩部异于连接部的一端的一出口部,该出口部接近束缩部设有一入气口;一浮台,其与外界环境连通,与该马达以及该气泡产生管连接,且设有一太阳能板、一蓄电池以及一进气管,该蓄电池与该太阳能板电气连接,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马达;    一气泡产生管,其形成有与该马达连接的一连接部,设于连接部异于马达的一端且内径小于连接部内径的一束缩部以及设置在束缩部异于连接部的一端的一出口部,该出口部接近束缩部设有一入气口;    一浮台,其与外界环境连通,与该马达以及该气泡产生管连接,且设有一太阳能板、一蓄电池以及一进气管,该蓄电池与该太阳能板电气连接,且设有一与马达电气连接的电源线,以由其供应马达所需的工作电源,该进气管连接并导通于该气泡产生管出口部的入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祥叶晓娟陈以容张源修
申请(专利权)人:自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