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05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其是包括一筒体以及一浮台,该筒体是包括一于顶部形成有一气体入口的外筒与一中空内筒,该浮台是与该筒体连接,且与外界环境连通,并设有一太阳能板、一蓄电池及一打气机,该蓄电池是与该太阳能板电气连接,而打气机则由蓄电池供电,该打气机设有将气体导入外筒上气体入口的输气管;前述装置可放置在任何水域中,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打气机将气体通入外筒内部,再经由内筒的出水口排出,以扰动污泥并增加水域底层的含氧量,且由于浮台设有太阳能板,所以能借着阳光提供电力,因此使用者无须更换电池,使用上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涌升装置,尤其是一种以太阳能转换微动力,以将 气体打入水中以提升含氧量的涌升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湖泊、水库、渔塭或有机废水处理场等水域常常会设有曝气装 置,这是因为这些水域中的泥沙以及沉降型固态有机物经过长年累月的沉 淀,而在水域底层形成一层厌氧层,因此造成附近水域的水中含氧量降低, 导致在此水域活动的水中生物有缺氧的现象产生,所以使用者希望利用曝 气装置强制扰动水流,让底层的水与表面的水相互交替, 一方便增加水中 的含氧量,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扰动来消除水域底部所沉积的厌氧层,由于 厌氧层中包含许多水中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盐类,所以水中生物能够因此获 得养分。而一般的曝气装置可分为如水车搅拌装置的机械式水面搅拌曝气系 统、喷射式曝气系统以及固定式水底曝气系统。然而,该机械式水面搅拌 曝气系统仅是利用帮浦带动搅拌叶片在水的表面搅动,以将大气中的气体 打入水中,对于水域底层的含氧量的改善并无太大帮助;而喷射式曝气系 统是将空气由大气打入水中,但所使用的仪器耗电量过大、维修费用昂贵, 因此仅适合小面积的水域;至于固定式水底曝气系统主要是以空压机供给 气体,将气体注入至水域底部,并利用粗或细孔扩散器以产生气举作用, 但其维修上需要配合潜水人员,非常麻烦,况且水域底部若不平坦,则曝 气均匀度亦不佳。因此在台湾专利第M271870号的专利中揭露一种利用气体带动水流以 扰动水域底部水流与泥沙的涌升装置,而目前现有的涌升装置是利用蓄电 池产生电力,将气体打入涌升装置中,因此使用者每隔一个多月就必须更 换电池,以确保该装置能够正常运作,然而,该涌升装置常常是利用浮球 的浮力,使其在广大的水域中随着水流或风向不定点的进行水流扰动的工 作,所以若是每隔一段时间使用者必须在广大的水域中寻找该涌升装置以进行电池的更换动作,则对于作业人员而言的确是非常麻烦的工作。但若是使用一般的交流电,则需要连接电线,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设计人有鉴于目前所使用的涌升装置必须时常更换蓄电池,而造成 使用者的困扰,因此着手进行研究改良,并经过重复的试验后,终于设计 出此太阳能微动力间歇式涌升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以太阳能转换产生微动力,借以将 气体打入水中以提升含氧量的涌升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其是包括一筒体,其是包括一外筒与一内筒,该外筒底部设有开口,而顶部设 有至少一气体入口,该内筒是设置在外筒内部,并贯穿外筒顶部,该内筒 底部设有一入水口,而顶部设有一出水口;一浮台,其是与该筒体连接,且与外界环境连通,并设有一太阳能板、 一蓄电池以及一打气机,该蓄电池是与该太阳能板电气连接,并由其供应 工作电源,而打气机是与该蓄电池电气连接,且该打气机设有将气体导入 外筒的气体入口的输气管。本技术可放置在任何水域中,且外筒底部是靠近水域的底部,利 用打气机使气体进入外筒内部,再经由内筒之出水口排出的循环路径,其 是能够扰动污泥以增加水域底层的含氧量,让带有污泥的水从出水口流 出,以消除厌氧层,或者在不扰动污泥的情况下加速上下层水体循环,以 改进下层水质。另外,由于浮台设有太阳能板,所以能借着阳光提供或储 存电力,并进而带动打气机将气体打入外筒中,因此使用者无须更换电池, 使用上非常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示意浮台内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3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其包括有一筒体,其是包括一外筒l l与一中空内筒l 5,该外筒l l底部设 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开口,而顶部设有复数个垂直于该顶部的鳍片1 2以 及至少一气体入口 1 4 ,各鳍片1 2穿设有供绑线3 0 —端穿过并绑紧的 穿孔1 2 1 ,该内筒1 5是设置在外筒1 1内部,并贯穿外筒1 1顶部, 该内筒是呈上窄下宽的圆筒状,而该内筒l 5底部设有与外筒1 l连通的 一入水口 1 6 ,而顶部设有一内径小于入水口内径的出水口 1 7 ;一浮台2 0 ,其是一防水箱体,其顶部设有一使浮台2 0内侧与外界 环境连通的通气管2 8,该通气管2 8是呈倒U字型,以避免雨水或周遭 的河水等由通气管2 8流入浮台2 0内,该浮台2 O底部周缘是朝侧边延 伸并突出,且在突出的部分设有复数个供该上述绑线3 0另端穿过并绑紧 的透孔2 1,且设有一太阳能板2 2、蓄电池2 3、小于l 2伏特(V)的 微动力打气机2 4以及定时器2 5 (如图3所示),该太阳能板2 2是设 置在该浮台2 0的顶部,该蓄电池2 3是设置在浮台2 0的内部,且利用 传输线与该太阳能板2 2电气连接,而打气机2 4亦设置在浮台2 0内 部,且与该蓄电池2 3电气连接,且该打气机2 4设有将气体导入外筒1 1的气体入口 1 4的输气管2 7,该输气管2 7相对于气体入口 1 4的位 置设有一单向阀2 7 1,以在打气机2 4未作动时, 一方面避免水充满输 气管2 7 ,使得打气机2 4重新做动时,还必须将输气管2 7中的水排除, 而浪费电力,另一方面也避免水进入浮台2 O内而导致机器损坏,该定时 器2 5是分别与蓄电池2 3以及打气机2 4电气连接,以从蓄电池2 3获 得电力,并通过定时器2 5控制打气机2 4在特定时间运作,以节省电力。另外,该外筒l 1之筒壁底部的对向位置可各延伸有一延伸片1 3, 各延伸片l 3穿设有供一绑有一重锤4 0的绑线一端穿过并绑紧的孔洞 13 1,使该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能够定点搅洞污泥。请附加参考图4,本技术在使用时是将其放置在水域中,让外筒 1 l底部接近水域的底部,利用太阳能发电所储存于蓄电池2 3内,因此 该蓄电池2 3会将约3.5 80瓦的电力供应至打气机2 4 ,以将气体经由 气体入口l 4进入外筒1 1内部,并产生无数微小气泡,因为电力微弱,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气泡才会累积至内筒1 5的入水口1 6处,使其再经由 该入水口 1 6冲入内筒1 5内部,并往上方的出水口 1 7移动,所以在筒体内产生负压而带动水域底部的水流随着气泡往出水口 1 7流动,因此能达到扰动污泥以增加水域底层的含氧量的目的,另外,由于内筒l 5是呈现下宽上窄的形状,所以当气泡进入较窄的区段时就会加速,故能产生更 大的负压,将水往上方带动,故能加速水体上下层水体循环流动。由于本技术的浮台2 0中设有太阳能板2 2,因此能借着阳光提 供或储存电力,进而带动打气机2 4将气体打入外筒1 l中,所以使用者 无须更换电池,使用上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筒体,其是包括一外筒与一内筒,该外筒底部设有开口,而顶部设有至少一气体入口,该内筒是设置在外筒内部,并贯穿外筒顶部,该内筒底部设有一入水口,而顶部设有一出水口;一浮台,其是与该筒体连接,且设有一太阳能板、一蓄电池以及一打气机,该蓄电池是与该太阳能板电气连接,而打气机是与该蓄电池电气连接,且该打气机设有将气体导入外筒的气体入口的输气管。2. 如权利要求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涌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筒体,其是包括一外筒与一内筒,该外筒底部设有开口,而顶部设有至少一气体入口,该内筒是设置在外筒内部,并贯穿外筒顶部,该内筒底部设有一入水口,而顶部设有一出水口;    一浮台,其是与该筒体连接,且设有一太阳能板、一蓄电池以及一打气机,该蓄电池是与该太阳能板电气连接,而打气机是与该蓄电池电气连接,且该打气机设有将气体导入外筒的气体入口的输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祥叶晓娟林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自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