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竹云专利>正文

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05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包含:一上盖、一下盖及多个容置筒,其中上盖呈圆筒状,其上端设置一扩大卡抵缘,下盖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塞结部,塞结部内缘设置一网面,容置筒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套接部,套接部内缘设置一网面,容置筒周缘壁设置多个通水孔;藉此,使用时在容置筒内放置不同的水质处理材料,并以超音波黏结方式将上盖、下盖及各容置筒互相套接组成棒状,以便简易携带及在使用时直接插入瓶装水容器内进行水质处理工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质处理装置,尤指一种可方便携带及直接 插置于瓶装水容器内使用的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
技术介绍
据知,普通饮用水若通过远红外线磁矿石中的矿物成份及碱性陶 瓷等将水分子加以活性化来饮用,可增进身体健康,因人体中约百分 之七十是水分,血液中水分比例更高达百分之八十,若气血不足,血 液中的水分子便会集结成惰性水(即四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惰 性水不能通过细胞膜,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产生共振,变成独立水分 子(即二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提高身体含氧量,碱性饮用水易 被人体吸收,而且会不断的与在体内带有正电离子的酸性毒素及代谢 物结合,以便将其迅速排出体外,因此,我们在饮用时,不但可以提 高体内的含氧量,还可以活化细胞,增强细胞能量,提高人体免疫力。近年来已有业内人士将远红外线磁矿石及碱性陶资等设置在饮水 机的滤芯内,而可达到水质处理的功效,但其存在无法方便个人携带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普通水质处理器无法携带使用,针对此问题进行 创造性思考,并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以及多次修正改良之后, 方推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携带 型水质处理棒,其体积小可简易携带,并且使用时可直接插入瓶装水容器内进行水质处理,使瓶装水的水质活性化、碱性化及细致化等, 从而使用便利性及实用性得到提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 其为由一上盖、 一下盖及多个容置筒所迭接组成,因而可依使用需要 选择变换容置筒的数量及内容物,进而具有较佳的使用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包含 一上盖、 一下盖及多个容置筒,其中上盖呈圓筒状,其上端设置一扩大卡抵缘,所述上盖的上端内缘设置一带有凸柄的网面,外周面嵌设至少一O型环,周缘壁设有多个透孔,下盖上端设置一较小 直径的塞结部,塞结部内缘设置一网面,容置筒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 的套接部,套接部内缘设置一网面,容置筒周缘壁设置多个通水孔; 藉此,而可在容置筒内分别放置远红外线陶瓷球、负离子陶瓷球、珍 珠及竹炭棉等,并以超音波黏结方式将上盖、下盖及各容置筒互相套 接组成棒状,以供筒易携带及在使用时直接插置于瓶装水内进行水质 处理工作。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 其体积小可供简易携带使用,并且使用时直接插入瓶装水容器 内,即可进行水质处理动作,使瓶装水的水质活性化、碱性化及细致 化等,从而使用便利性及实用性大幅提升。2. 其由一上盖、 一下盖及多个容置筒所迭接组成,因而可依使用 需要选择变换容置筒的数量及放置的水质处理材料,以达到较佳的使用效益。3. 其可重复使用,因而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水质处理棒抽离示意图。附图说明113O型环2下14通孑L3容置筒21塞结部4远红外线陶资球22网面负离子陶瓷球31套接部6珍珠32网面7竹炭棉33通水孔11卡抵缘121凸柄12网面A瓶装水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将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l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及 图3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所示,本技术包含 一上盖l、 一下盖2及多个容置筒3,其中上盖l呈中空筒状,其上端设置一喇叭状的扩 大卡抵缘ll,上盖1的上端内缘设置一网面12,网面12上设有一片状凸 柄121,上盖1的外周面嵌设两0型环13,上盖周缘壁设置相对的两横 向长条状通孔14;下盖2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塞结部21,塞结部内缘 设置一网面22,容置筒3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套接部31,套接部31内 缘设置一网面32,容置筒3周缘壁设置相对的两纵向长条状通水孔33。使用时,选择在适当数量的容置筒3内分别放置远红外线陶瓷球4、 负离子陶瓷球5、淡水珍珠6及竹炭棉7等,并将一容置筒3上端的套接 部31嵌套在上盖1下端内缘,各容置筒3的上端套接部31与下端内缘相 互嵌套迭接,下盖2上端的塞结部21嵌套在最下侧容置筒3下端内缘, 以超音波黏结方式固定,即组成本技术的水质处理棒;从而可供 简易携带;另外如图4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分解图、图5本实用 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及图6本技术的水质处理棒抽离动作 示意图所示,所述水质处理棒可依使用需要直接插置在瓶装水容器A 内,以上盖1的喇叭状扩大卡抵缘11卡抵在瓶装水容器A瓶口端缘定位, 上盖1外周面嵌设的两0型环13压抵在瓶装水容器A瓶口内壁,此时可 盖回瓶装水容器A的瓶盖,通过下盖2的网面22及容置筒3的网面32、通 水孔33使远红外线陶乾球4、负离子陶覺球5、淡水珍珠6及竹炭棉7等 与瓶装水接触,待水质经活性化、碱性化及细致化等处理后,选择由 凸柄121或喇叭状扩大卡抵缘11将水质处理棒抽离,倒出处理后的水饮 用,或不将水质处理棒抽离,直接经由水质处理棒上盖1的网面12倒出 处理后的水饮用。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知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其体积小可供简易携带使用,并且使用时直接插入瓶装水容器A内,即可进行水质处理动作,使瓶装水的水质活性化、碱性化及细致 化等,从而使用便利性及实用性大幅提升。2. 其由一上盖l、 一下盖2及多个容置筒3所迭接组成,因而可依使 用需要选择变换容置筒3的数量及放置的水质处理材料,以达到较佳的 使用效益。3. 其可重复使用,因而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已具有突破性的结构,因而具有改良 的
技术实现思路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可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 技术未公开于任何刊物,也具有新颖性,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因 此依法提出技术专利申请。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能用以限定 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所有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 效变化与修改,都应仍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盖,呈圆筒状,其上端设置一扩大卡抵缘;一下盖,其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塞结部,内缘设置一网面;及多个容置筒,其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套接部,其内缘设置一网面,所述容置筒周缘壁设置多个通水孔,使用时在容置筒内放置不同的水质处理材料,并以超音波黏结方式将上盖、下盖及各容置筒互相套接组成棒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呈中空筒状。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携带型7K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的扩大卡抵缘呈喇叭状。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上端内缘设置一网面,该网面上设有一片状凸柄。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外周面嵌设至少一 O型环。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周缘壁设置相对的两横向长条状透孔。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所 述容置筒的通水孔为纵向长条状。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包含一上盖、一下盖及多个容置筒,其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携带型水质处理棒,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盖,呈圆筒状,其上端设置一扩大卡抵缘;    一下盖,其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塞结部,内缘设置一网面;及    多个容置筒,其上端设置一较小直径的套接部,其内缘设置一网面,所述容置筒周缘壁设置多个通水孔,使用时在容置筒内放置不同的水质处理材料,并以超音波黏结方式将上盖、下盖及各容置筒互相套接组成棒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竹云
申请(专利权)人:钟竹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