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开根专利>正文

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408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1 11:45
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涉及等离子体设备,由后电极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穿心牵紧杆、围护体、前电极架、第三电极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第二电极安装在后电极架的圆管体前端,穿心牵紧杆穿过后电极架的轴向通孔连接到第二电极的螺孔中;第一电极安装在后电极架与围护体之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前电极架携第三电极安装在围护体的前端;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极架的后端,电磁驱动组件中的驱动杆前部用于安装引弧电极;围护体的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第三电极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先使处理介质进行电离活化,再在高温等离子体电弧的作用下进行处理,更容易得到目标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等离子体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等离子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应用于等离子点火、等离子喷涂、金属冶炼、等离子加热制造纳米材料、切割、垃圾焚烧废物处理等。等离子体的处理方式和一般的方式大不一样,等离子体是在电离层或放电现象下所形成的一种状态,伴随着放电现象将会生成了激发原子、激发分子、离解原子、游离原子团、原子或分子离子群的活性化学物以及它们与其它的化学物碰撞而引起的反应。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放电作用使得工作气分子失去外层电子而形成离子状态,经相互碰撞而产生高温,温度可达几万度以上,被处理的化工有害气体受到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冲击时,其分子、原子将会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物质,从而使有害物质变为无害物质。在固体废物处置领域,把水蒸汽通过等离子体装置分解为氢、氧活性化学物后再作为气化剂送入气化炉,与生活垃圾或医疗垃圾或工业有机废物或农林废弃物进行气化反应,所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不需输入氧气或空气助燃,因此可以把生活垃圾或医疗垃圾或工业有机废物或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符合化工原料应用要求的富氢合成气。研发一种结构合理、适合其目标产物应用的等离子体装置是本领域研发人员的任务,提高等离子体装置的效率、减少电能消耗是本领域研发人员所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处理化工有害气体或热解用途的等离子体装置,并使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和效率高,以减少电能消耗。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包括电极和电极架,其特征是装置由后电极架7、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穿心牵紧杆9、围护体、前电极架16、第三电极19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其中,后电极架7的前部为圆管体结构,后电极架7的后部壁体中有轴向通孔;第二电极12为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的轴向中心有螺孔12-3;穿心牵紧杆9为空心结构,穿心牵紧杆9的前端为外螺纹的牵紧螺头9-1;围护体为前后贯通的圆筒体结构,在围护体的圆筒体外围有螺线管圈;第二电极12安装在后电极架7前部的圆管体前端,穿心牵紧杆9的杆身穿过后电极架7后部壁体中的轴向通孔以旋合方式连接到第二电极12轴向中心的螺孔12-3中;第一电极11为中空回转体结构,第一电极11安装在后电极架7与围护体之间,第一电极11的壁体包围在第二电极12的周边,第一电极11的壁体与第二电极1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Ⅳ;第三电极19和电极架16为圆环体结构,第三电极19嵌入到前电极架16的内空间中,前电极架16携第三电极19安装在围护体的前端;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极架7的后端,电磁驱动组件中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前部杆体用于安装引弧电极,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间构成引弧电极的伸缩滑道;围护体的圆筒体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Ⅸ,第三电极19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包括电极和电极架,其特征是装置由后电极架7、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穿心牵紧杆9、绝缘连接件10、围护体、前电极架16、第三电极19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其中,后电极架7的前部为圆管体结构,后电极架7的后部壁体中有轴向通孔;第二电极12为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的轴向中心有螺孔12-3;穿心牵紧杆9为空心结构,穿心牵紧杆9的前端为外螺纹的牵紧螺头9-1;围护体为前后贯通的圆筒体结构,在围护体的圆筒体外围有螺线管圈;第二电极12安装在后电极架7前部的圆管体前端,穿心牵紧杆9的杆身穿过后电极架7后部壁体中的轴向通孔以旋合方式连接到第二电极12轴向中心的螺孔12-3中;第一电极11和绝缘连接件10为圆环体结构,第一电极11的后端通过绝缘连接件10连接到后电极架7上,第一电极11的前端安装在围护体的后端,第一电极11的圆环壁体包围在第二电极12的周边,第一电极11的内壁与第二电极1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Ⅳ;第三电极19和前电极架16为圆环体结构,第三电极19以嵌入方式安装在前电极架16的内空间中,前电极架16携第三电极19安装在围护体的前端;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极架7的后端,电磁驱动组件中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前部杆体用于安装引弧电极,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间构成引弧电极的伸缩滑道;绝缘连接件10的环形体内空间构成环形气室Ⅲ,环形气室Ⅲ有介质输入接口Ⅱ接入,环形气室Ⅲ通过电离通道Ⅳ连通到围护体的内空间中;围护体的圆筒体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Ⅸ,第三电极19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包括多级电极、多个电极架和多个围护体,其特征是装置由后电极组件、中间电极组件、前电极组件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其中,后电极组件由后电极架7、绝缘构件8、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和穿心牵紧杆9构成,后电极架7上有中心圆孔7-1,绝缘构件8为中空回转体结构,第一电极11为圆环体结构,第二电极12为圆柱体结构,第二电极12的轴向中心有螺孔12-3,后电极架7连接在绝缘构件8的后端,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安装在绝缘构件8的前端,穿心牵紧杆9的杆身穿过后电极架7的中心圆孔7-1以旋合方式连接到第二电极12轴向中心的螺孔12-3中,第一电极11的圆环壁体包围在第二电极12的周边,第一电极11的内壁与第二电极1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Ⅳ;中间电极组件由中间电极架32和中间电极33构成,中间电极架32和中间电极33为圆环体结构,中间电极33以嵌入方式安装在中间电极架32的内空间中;前电极组件由前电极架16和前电极36构成,前电极架16和前电极36为圆环体结构,前电极36以嵌入方式安装在前电极架16的内空间中;后电极组件、中间电极组件和前电极组件进行串联设置,在各电极组件之间各有围护体,在各围护体的圆筒体外围各有螺线管圈;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极架7的后端,电磁驱动组件中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前部杆体用于安装引弧电极,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间构成引弧电极的伸缩滑道;各围护体的圆筒体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前电极36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Ⅶ。上述的专利技术中:中间电极组件为一组以上,至少一组;在第一电极11的内空间中有环形气室Ⅲ,环形气室Ⅲ有介质输入接口Ⅱ接入,环形气室Ⅲ通过电离通道Ⅳ连通到围护体的内空间中;在第二电极12的螺孔12-3前端有扩口的圆形凹槽12-1,圆形凹槽12-1与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间相贯连通;后电极架7中有导流管7-2,在第二电极12后端的圆柱体中有冷却环槽12-2,后电极架7中的导流管7-2伸入到第二电极12的冷却环槽12-2中;当在螺线管圈中进行循环流动冷却剂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包括电极和电极架,其特征是装置由后电极架(7)、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穿心牵紧杆(9)、围护体、前电极架(16)、第三电极(19)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其中,后电极架(7)的前部为圆管体结构,后电极架(7)的后部壁体中有轴向通孔;第二电极(12)为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的轴向中心有螺孔(12‑3);穿心牵紧杆(9)为空心结构,穿心牵紧杆(9)的前端为外螺纹的牵紧螺头(9‑1);围护体为前后贯通的圆筒体结构,在围护体的圆筒体外围有螺线管圈;第二电极(12)安装在后电极架(7)前部的圆管体前端,穿心牵紧杆(9)的杆身穿过后电极架(7)后部壁体中的轴向通孔以旋合方式连接到第二电极(12)轴向中心的螺孔(12‑3)中;第一电极(11)为中空回转体结构,第一电极(11)安装在后电极架(7)与围护体之间,第一电极(11)的壁体包围在第二电极(12)的周边,第一电极(11)的壁体与第二电极(1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Ⅳ);第三电极(19)和电极架(16)为圆环体结构,第三电极(19)嵌入到前电极架(16)的内空间中,前电极架(16)携第三电极(19)安装在围护体的前端;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极架(7)的后端,电磁驱动组件中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前部杆体用于安装引弧电极,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间构成引弧电极的伸缩滑道;围护体的圆筒体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Ⅸ),第三电极(19)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包括电极和电极架,其特征是装置由后电极架
(7)、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穿心牵紧杆(9)、围护体、前电极架(16)、第三电极(19)
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其中,后电极架(7)的前部为圆管体结构,后电极架(7)的后部壁体中
有轴向通孔;第二电极(12)为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的轴向中心有螺孔(12-3);穿心牵紧杆
(9)为空心结构,穿心牵紧杆(9)的前端为外螺纹的牵紧螺头(9-1);围护体为前后贯通的圆
筒体结构,在围护体的圆筒体外围有螺线管圈;第二电极(12)安装在后电极架(7)前部的圆
管体前端,穿心牵紧杆(9)的杆身穿过后电极架(7)后部壁体中的轴向通孔以旋合方式连接
到第二电极(12)轴向中心的螺孔(12-3)中;第一电极(11)为中空回转体结构,第一电极
(11)安装在后电极架(7)与围护体之间,第一电极(11)的壁体包围在第二电极(12)的周边,
第一电极(11)的壁体与第二电极(1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Ⅳ);第三电极(19)
和电极架(16)为圆环体结构,第三电极(19)嵌入到前电极架(16)的内空间中,前电极架
(16)携第三电极(19)安装在围护体的前端;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极架(7)的后端,电磁
驱动组件中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前部杆体用于安装引弧电极,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
间构成引弧电极的伸缩滑道;围护体的圆筒体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Ⅸ),第三电极
(19)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Ⅶ)。
2.一种电离协同的等离子体热解装置,包括电极和电极架,其特征是装置由后电极架
(7)、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穿心牵紧杆(9)、绝缘连接件(10)、围护体、前电极架
(16)、第三电极(19)和电磁驱动组件组成,其中,后电极架(7)的前部为圆管体结构,后电极
架(7)的后部壁体中有轴向通孔;第二电极(12)为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的轴向中心有螺孔
(12-3);穿心牵紧杆(9)为空心结构,穿心牵紧杆(9)的前端为外螺纹的牵紧螺头(9-1);围
护体为前后贯通的圆筒体结构,在围护体的圆筒体外围有螺线管圈;第二电极(12)安装在
后电极架(7)前部的圆管体前端,穿心牵紧杆(9)的杆身穿过后电极架(7)后部壁体中的轴
向通孔以旋合方式连接到第二电极(12)轴向中心的螺孔(12-3)中;第一电极(11)和绝缘连
接件(10)为圆环体结构,第一电极(11)的后端通过绝缘连接件(10)连接到后电极架(7)上,
第一电极(11)的前端安装在围护体的后端,第一电极(11)的圆环壁体包围在第二电极(12)
的周边,第一电极(11)的内壁与第二电极(1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电离通道(Ⅳ);第三
电极(19)和前电极架(16)为圆环体结构,第三电极(19)以嵌入方式安装在前电极架(16)的
内空间中,前电极架(16)携第三电极(19)安装在围护体的前端;电磁驱动组件安装在后电
极架(7)的后端,电磁驱动组件中有驱动杆(4),驱动杆(4)的前部杆体用于安装引弧电极,
穿心牵紧杆(9)的内空间构成引弧电极的伸缩滑道;绝缘连接件(10)的环形体内空间构成
环形气室(Ⅲ),环形气室(Ⅲ)有介质输入接口(Ⅱ)接入,环形气室(Ⅲ)通过电离通道(Ⅳ)
连通到围护体的内空间中;围护体的圆筒体内空间构成等离子体发生室(Ⅸ),第三电极
(19)的圆环体内空间构成产物出口(Ⅶ)。
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开根
申请(专利权)人:周开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