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乃斌专利>正文

涡流式多极多向磁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71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装在供水管路中的磁化装置,由壳体永久磁化体和设在壳体内的夹距槽和涡流槽组成,装在壳体内的磁化体由若干片永磁材料组成,若干片永磁材料的N极和S极按不同极向组合构成多极多向聚磁场,当自来水进入磁化器后,先经4000-5000高斯的强磁场处理后,再经夹距槽和涡流槽流出完成了水的磁化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磁力强度高,双氧水含量高,磁化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实用、方便的磁化装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装在供水管路中的磁化装置。公知的一种流体磁化器,是在磁化器的壳体内壁上固定两块磁体,水从磁体中流过达到磁化的目的,这种结构由于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磁场最强的优势,影响了磁场的切割效果、造成磁化不均匀,磁化效果差、浪费材料等弊端。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永磁的组合聚磁原理,磁力强度高,磁化效果均匀的涡流式多极多向磁化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涡流式多极多向磁化器,包括壳体、永久钕铁硼和设在壳体两端的进出水口,其特征是装在壳体内的磁化体由若干片永磁材料组成,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支架上,若干片永磁材料的N极和S极按不同极向组合,同极之间夹一层导磁材料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磁化体与壳体内壁构成夹距槽,出水口的联接端伸进壳体内与内壁和侧平面构成涡流槽。本技术的磁化体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场的同极相聚时,S极与S极、N极与N极之间夹有一层纯铁片导磁材料。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的磁极排列示图。标号说明1、进水口 2、壳体 3、夹距槽 4、永久钕铁硼磁铁 5、导磁材料(纯铁片) 6、涡流槽 7、出水口 8、支架根据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述,本技术是利用永磁的组合聚磁原理,形成多极多向磁场,磁力强度增大的原理而设计的,主要由壳体2、磁体4、导磁材料5、涡流槽6和夹距槽3组成,装在壳体2内磁化体由若干片永磁材料组成,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支架8上,若干片永磁材料的N极和S极按不同极向组合、同极之间夹一层导磁材料(纯铁片)5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磁化体与壳体2内壁构成夹距槽3,出水口的联接端伸进壳体2内与内壁和侧平面构成涡流槽6。磁化体的多极多向聚磁场可排列成多种结构形式,本技术以图3为例,由四片永久钕铁硼组成,进出水口均为N极,中间S极和S极之间夹一层导磁材料(纯铁片)5,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当自来水进入磁化器后,先经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处理后,水通过夹距槽3在水压的推动下进入涡流槽6,而后经N极强磁场横流均匀磁化后流出,完成了水的磁化过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磁感应强度全部利用,而且磁强度由原来的2000—3000高斯,增加到4000—5000高斯,水经过多极离芯夹距槽和涡流槽磁化后水分子反映明显细化,活性提高,磁化水中双氧水(H2O2)含量提高,磁化效果比类产品提高近一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涡流式多极多向磁化器,包括壳体、永久磁铁和设在壳体两端的进出水口,其特征是装在壳体2内的磁化体由若干片永磁材料组成,固定在壳体2内壁上的支架8上,若干片永磁材料4的N极和S极按不同极向组合,同极之间夹一层导磁材料5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磁化体与壳体2内壁构成夹距槽,出水口1的联接端伸进壳体2内与内壁和侧平面构成涡流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器,其征在于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的磁化体同极相聚时,S极与S极、N极与N极之间夹有导磁材料5。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装在供水管路中的磁化装置,由壳体永久磁化体和设在壳体内的夹距槽和涡流槽组成,装在壳体内的磁化体由若干片永磁材料组成,若干片永磁材料的N极和S极按不同极向组合构成多极多向聚磁场,当自来水进入磁化器后,先经4000-5000高斯的强磁场处理后,再经夹距槽和涡流槽流出完成了水的磁化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磁力强度高,双氧水含量高,磁化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实用、方便的磁化装置。文档编号C02F1/48GK2233401SQ95213989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乃斌, 李文兵 申请人:李乃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流式多极多向磁化器,包括壳体、永久磁铁和设在壳体两端的进出水口,其特征是装在壳体2内的磁化体由若干片永磁材料组成,固定在壳体2内壁上的支架8上,若干片永磁材料4的N极和S极按不同极向组合,同极之间夹一层导磁材料5构成多极多向组合聚磁场,磁化体与壳体2内壁构成夹距槽,出水口1的联接端伸进壳体2内与内壁和侧平面构成涡流槽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乃斌李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李乃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