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771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8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源模块,包含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波长转换层。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定位于基板上,并具有以900纳米至1000纳米波长的放射;波长转换层定位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方,并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放射发生波长转换并产生小于900纳米波长的放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半导体元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光源模块
技术介绍
车牌辨识系统是一种在影像处理领域中常见的影像辨识技术。为了提高辨识效果,车牌辨识系统中用以撷取车牌影像所需的发光模块及收光模块多会依据车牌颜色调整其适用波段。然而,当车牌辨识系统的适用波段落在红光频谱,且此车牌辨识系统应用于一般道路时,车牌辨识系统发出的红光可能导致用路人将车牌辨识用红光误认为交通号志中的红色灯号,进而影响道路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依据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包含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波长转换层。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定位于基板上,并具有以900纳米至1000纳米波长的放射;波长转换层定位于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方,波长转换层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部分放射发生波长转换并产生小于900纳米波长的放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层可呈圆弧状地定位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方,且波长转换层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部分放射发生波长转换并可产生可见光。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还可包含透光胶体层,其可呈圆弧状地包覆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波长转换层。在本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还可以包含第二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源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定位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以900纳米至1000纳米波长的放射;以及一波长转换层,定位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方,其中,该波长转换层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部分放射发生波长转换并产生小于900纳米波长的的放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定位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以900纳米至1000纳米波长的放射;以及一波长转换层,定位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方,其中,该波长转换层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部分放射发生波长转换并产生小于900纳米波长的的放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层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部分放射发生波长转换并产生可见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层呈圆弧状地定位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方。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透光胶体层,包覆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该波长转换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胶体层呈圆弧状地包覆该第一发光二级体芯片及该波长转换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定位于该基板上并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以660纳米至900纳米波长的放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层同时包覆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形成串联电连接。9.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定位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以900纳米至1000纳米波长的放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宏吴明昌吴健旸林坤立陈政廷
申请(专利权)人:研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