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388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工件加工装置和工件固定装置;工件加工装置包括龙门架和加工机头部;龙门架横跨安装于工作台的上端面;加工机头部包括支撑座,z轴单轴机器人,托板和加工机头;支撑座固定于龙门架的横梁上,z轴单轴机器人固定于支撑座上,托板安装于z轴单轴机器人的输出端;加工机头与托板固定;工件固定装置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夹持部,工作台面板,x轴单轴机器人和y轴单轴机器人;夹持部与工作台面板固定;x轴单轴机器人和y轴单轴机器人分别连接工作台面板,驱动工作台面板沿x轴和y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复杂工件实现一次性加工,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用于加工零部件的加工工作台现在已经是自动化加工领域常见的一种设备了。其包括工作台本体和安装于工作台本体上的工件加工装置和工件固定装置。现有的工作台为单工位二维工作台,这种工作台只能在z轴方向上调节加工机头和待加工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且同一时间只能对单一工件进行加工。存在加工效率较为低下,且对复杂工件加工维度的局限性较大,需要进行多次调整工件的角度才能最终完成加工。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更先进的工作台,提高零部件加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其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工件加工装置和工件固定装置;所述工件加工装置包括龙门架和加工机头部;所述龙门架横跨安装于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加工机头部共有两个,对称分布于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加工机头部包括支撑座,z轴单轴机器人,托板和加工机头;所述支撑座固定于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z轴单轴机器人固定于支撑座上,所述托板安装于z轴单轴机器人的输出端、由z轴单轴机器人驱动沿z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加工机头与托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工件固定装置固定于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夹持部,工作台面板,x轴单轴机器人和y轴单轴机器人;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待加工的零件,所述夹持部于工作台面板固定为一体;所述x轴单轴机器人连接工作台面板,驱动工作台面板沿x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y轴单轴机器人连接工作台面板,驱动工作台面板沿y轴方向作往复运动。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夹持部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夹持,通过x轴单轴机器人和y轴单轴机器人分别实现对夹持部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同时,以z轴单轴机器人实现加工机头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由此,实现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上对加工机头和待加工工件之间的位置调整。破了对复杂工件加工维度的局限。同时,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两个加工机头部,实现一人多工位的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优选的是,上述三维双工位工作台中:所述工件加工装置还包括照明灯组,所述照明灯组安装于z轴单轴机器人的输出端、由z轴单轴机器人驱动,在z轴方向上与所述托板作同步往复运动。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照明灯组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对加工部件的辅助照明。更优选的是,上述三维双工位工作台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固定座,伺服电机,转动台和卡盘;所述固定座固定于工作台面板上,所述卡盘通过转动台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转动台,驱动转动台沿轴向旋转。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台旋转,实现卡盘在轴向角度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对复杂工件的加工角度的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突破了对复杂工件加工维度的局限,对复杂工件实现一次性加工,及实现一人多工位的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工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工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和具体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1、工作台;2、工件加工装置;3、工件固定装置;11、工作台本体;12、操作系统;21、龙门架;22、加工机头部;23、照明灯组;221、支撑座;222、z轴单轴机器人;223、托板;224、加工机头;31、夹持部;32、工作台面板;33、x轴单轴机器人;34、y轴单轴机器人;311、固定座;312、伺服电机;313、转动台;314、卡盘。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件加工装置2和工件固定装置3。其中,所述工作台1包括工作台本体11和安装于工作台本体11上的操作系统12。所述工件加工装置2包括龙门架21,加工机头部22和照明灯组23;所述龙门架21横跨安装于工作台本体11的上端面。其中,所述加工机头部22共有左右两个,两个加工机头部22对称固定于龙门架21的横梁上。具体的,所述加工机头部22包括支撑座221,z轴单轴机器人222,托板223和加工机头224;所述支撑座221固定于龙门架21的横梁上,所述z轴单轴机器人222固定于支撑座221上,所述托板223和所述照明灯组23安装于z轴单轴机器人222的输出端、由z轴单轴机器人222驱动沿z轴方向作同步往复运动,以照明灯组23实现辅助照明。所述加工机头224与托板223固定为一体,随托板223作同步运动。所述工件固定装置3固定于工作台本体11的上端面;所述工件固定装置3包括夹持部31,工作台面板32,x轴单轴机器人33和y轴单轴机器人34;所述夹持部31用于夹持待加工的零件,所述夹持部31于工作台面板32固定为一体;所述x轴单轴机器人33连接工作台面板32,驱动工作台面板32沿x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y轴单轴机器人34连接工作台面板32,驱动工作台面板32沿y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夹持部31包括固定座311,伺服电机312,转动台313和卡盘314;所述固定座311固定于工作台面板32上;所述卡盘314通过转动台313固定于固定座311上,所述伺服电机312连接转动台313,驱动转动台313沿轴向旋转。操作系统12分别与照明灯组23、x轴单轴机器人33、y轴单轴机器人34和z轴单轴机器人222电连接,实现对照明灯组23、x轴单轴机器人33、y轴单轴机器人34和z轴单轴机器人222的运动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件加工装置(2)和工件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加工装置(2)包括龙门架(21)和加工机头部(22);所述龙门架(21)横跨安装于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加工机头部(22)共有两个,对称分布于龙门架(21)的横梁上;所述加工机头部(22)包括支撑座(221),z轴单轴机器人(222),托板(223)和加工机头(224);所述支撑座(221)固定于龙门架(21)的横梁上,所述z轴单轴机器人(222)固定于支撑座(221)上,所述托板(223)安装于z轴单轴机器人(222)的输出端、由z轴单轴机器人(222)驱动沿z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加工机头(224)与托板(223)固定为一体;所述工件固定装置(3)固定于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工件固定装置(3)包括夹持部(31),工作台面板(32),x轴单轴机器人(33)和y轴单轴机器人(34);所述夹持部(31)用于夹持待加工的零件,所述夹持部(31)于工作台面板(32)固定为一体;所述x轴单轴机器人(33)连接工作台面板(32),驱动工作台面板(32)沿x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y轴单轴机器人(34)连接工作台面板(32),驱动工作台面板(32)沿y轴方向作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双工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件加工装置(2)和工件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加工装置(2)包括龙门架(21)和加工机头部(22);所述龙门架(21)横跨安装于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加工机头部(22)共有两个,对称分布于龙门架(21)的横梁上;所述加工机头部(22)包括支撑座(221),z轴单轴机器人(222),托板(223)和加工机头(224);所述支撑座(221)固定于龙门架(21)的横梁上,所述z轴单轴机器人(222)固定于支撑座(221)上,所述托板(223)安装于z轴单轴机器人(222)的输出端、由z轴单轴机器人(222)驱动沿z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加工机头(224)与托板(223)固定为一体;所述工件固定装置(3)固定于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工件固定装置(3)包括夹持部(31),工作台面板(32),x轴单轴机器人(33)和y轴单轴机器人(34);所述夹持部(31)用于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盐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