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378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充电电压检测端的快速充电芯片、电感L1、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手机CPU和手机电池;快速充电芯片的SW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CSIN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VBAT端和手机电池正极;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电压检测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手机CPU的GATEDRV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手机CPU的ISENSE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机电池正极及手机CPU的BATSNS端;快速充电芯片通过集成电路总线与手机CPU通信连接。该充电电路能以较低成本完成对手机终端的快速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机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通信以及上网等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手机来完成的。随着对手机厚度越来越薄的要求,综合考虑制造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手机电池的容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鉴于手机较高的使用频率,手机中各功耗部件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从而导致手机的续航能力表现出很大的不足。在手机生产中,为了方便用户给手机充电,手机中的充电电路多设计采用线性充电电路,这种线性充电电路的充电效率比较低且充电电流不能设定太大,否则会因为发热较大而烧坏充电MOS管。因此,线性充电电路的充电方式一般设定充电电流最大为1A,然而1A的充电电流对于现有市场上主流的3000mAh及以上容量的大容量电池来说,充电速度太慢。例如,按照1A的充电电流,要充满这些大容量电池可能需要5~6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可见,线性充电电路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客户对短时间内快速充电的需求了,因而又衍生出了快速充电芯片。目前采用的快速充电芯片有1.5A、2.5A以及3A等几档充电电流档位的芯片。对于3000mAh及以上容量的大容量电池,要实现在1.5~2小时内完成充电,就需要采用2.5A~3A充电电流的快速充电芯片。然而,如果仅仅采用单个快速充电芯片实现如此大的充电电流,不仅要求快速充电芯片的体积要尽量小,而且还要快速充电芯片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这对快速充电芯片的生产设计工艺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从而导致单个快速充电芯片的成本会较高,通常是线性充电电路的十几倍甚至更高。因此,鉴于目前大电流充电以及低成本电路设计的双重要求,如何设计一种快速充电电路,以适应手机快速充电需要成为目前手机终端电路设计中的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该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能够完成对手机终端的快速充电,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电路的设计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充电电压检测端的快速充电芯片、电感L1、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手机CPU和手机电池;其中:所述快速充电芯片的SW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CSIN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VBAT端和手机电池的正极;所述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电压检测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手机CPU的GATEDRV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手机CPU的ISENSE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机电池的正极以及手机CPU的BATSNS端;所述快速充电芯片通过集成电路总线与手机CPU通信连接。为了使得该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能够满足当前2.5A电流的充电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压检测端的电压为4.5V~6V,电感L1为1UH,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68m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0.22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通过在目前线性充电电路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快速充电芯片、电感L1以及充电检测电阻R1,由快速充电芯片根据CSIN端和VBAT端2个端脚的电压,得到流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也就是快速充电电路部分的实际充电电流,并且快速充电芯片可以根据检测的手机电池的实时电压来调整该部分的充电电流的大小;手机CPU通过检测BATSNS端的电压值、ISENSE端的电压,并根据手机CPU预设的充电电流值,实时调整该部分充电电流大小,从而最终将快速充电芯片控制调整的实际充电电流以及手机CPU控制调整的实际充电电流进行合流,并将合流后的电流作为给手机电池充电的实际充电电流,实现了快速、高效率地为手机终端充电,极大限度地增大了单独采用线性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值,并以极低的生成成本达到了2.5A~3A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效果;另外,手机终端的制造商基于该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还可以根据充电电流的实际需要,去掉快速充电芯片控制的快速充电电路部分,进而只需单独贴设手机CPU控制充电电流的线性充电电路部分,从而更加灵活地实现了给手机进行小电流充电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包括具有充电电压检测端(又称充电线路正极充电电压端或VCHG端)的快速充电芯片、电感L1、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手机CPU和手机电池(Battery);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电压检测端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的电源,例如外部的充电器,并且快速充电芯片可以通过该充电电压检测端检测到外部电源的电压;其中,快速充电芯片的SW(switchingnode开关节点,简称SW)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CSIN(currentsenseinput电流检测输入,简称CSIN)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VBAT(batteryvoltage电池电压,简称VBAT)端和手机电池的正极;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电压检测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手机CPU的GATEDRV(chargercurrentdriveroutput充电电流驱动输出,简称GATEDRV)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手机CPU的ISENSE(positiveterminalforbattery’schargingcurrentsensingresistor电池充电电流检测电阻的正极,简称ISENSE)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机电池的正极以及手机CPU的BATSNS(negativeterminalforbattery’schargingcurrentsensingresistor电池充电电流检测电阻的负极,简称BATSNS)端;快速充电芯片通过集成电路总线与手机CPU通信连接。在该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别作为充电检测电阻。其中,在图1所示的电路图中,A部分电路为快速充电电路,B部分为线性充电电路。为了使得该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能够满足当前2.5A电流的充电需要,进一步地,充电电压检测端的电压为4.5V~6V,电感L1为1UH,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68m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0.22Ω。本实施例中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手机插入到充电器中的时候,电路中的充电电压检测端(也就是VCHG端)与充电器进行电性连接,然后手机CPU检测充电器的充电电压,也就是此时VCHG端的电压,当充电电压满足手机CPU设定的充电电压范围,例如充电电压范围是4.5V~6V时,则手机CPU开始调用充电流程:(1)关于A部分的快速充电电路:手机CPU通过集成电路总线(SDA信号线,SCL信号线)与快速充电芯片进行通信,设定好最大充电电流、充电截止电压、充电截止电流、2次充电电压等信息,之后的充电过程由快速充电芯片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充电电压检测端的快速充电芯片、电感L1、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手机CPU和手机电池;其中:所述快速充电芯片的SW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CSIN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VBAT端和手机电池的正极;所述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电压检测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手机CPU的GATEDRV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手机CPU的ISENSE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机电池的正极以及手机CPU的BATSNS端;所述快速充电芯片通过集成电路总线与手机CPU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充电电压检测端的快速充电芯片、电感L1、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手机CPU和手机电池;其中:所述快速充电芯片的SW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CSIN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快速充电芯片的VBAT端和手机电池的正极;所述快速充电芯片的充电电压检测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小兰唐瀛李慧芬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波导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